9旬老奶奶生了3個智障兒擔心自己死去沒人照顧他們,就70年沒離開過村子為她的3兒留下最後的母愛

@ 2016-06-08

桂小正說

為不讓三個智障、聾啞又無自理能力的兒子在自己去世後挨餓,湖北母親孟阿香用數年時間,攢下上千斤的三缸稻穀。之前縱年近九旬,她仍在吆牛耕地,插秧種菜。為照顧三個兒子,她至少70年沒有離開過村子。現在,92歲的她一病不起。這三缸稻穀或許是這位平凡母親留下的最後母愛……

1

她最放不下的,

是三個兒子…

湖北通山縣黃沙鋪鎮孟壟村四門灣,位於該鎮九折嶺山腳下,在一排新民居的後面,有一座孤零破敗的老屋,老屋裡面住著92歲的孟阿香和她的三個智障兒子。

一直以來,都是老母親照顧著她的三個兒子。

但一個半月前,孟阿香病倒了。她唯一正常的四兒子樂建九,從打工的溫州回來,將母親送往醫院救治。由於老人上了年歲,肺部老化無法根治,且隨時有去世的可能。遵循「落葉歸根」的觀念,樂建九將母親接回自家休養。

自從母親病後被接走照顧,稍具意識的二兒子樂建作每天都會往返1.5公里來看母親一眼,再靜靜坐一會兒。語言和智力的障礙讓他們無法交流,卻無法切斷血脈和親情。

對於是否牽掛著三個智障兒子,孟阿香用含混的嗓音說:「我現在要死了,也掛念不了了。」但就在幾天前,她還在叮囑四兒子,待自己百年之後,一定要掙錢照顧好三個哥哥,「不要讓別人笑話我們」。

2

表親結婚養育七孩,

這個媽媽承擔了太多

年輕時孟阿香不但是大家閨秀,還是遠近聞名的美女。自從嫁給四門灣的嫡親表哥後,一共生了9個兒女,養活了7個。

由於是近親結婚,除3個女兒和一個小兒子智力稍微正常外,還有3個身高不足1.5米、又聾又啞、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智障兒子。

1997年,隨著丈夫因意外摔傷去世,照顧三個智障兒子的重擔,全落在孟阿香一人身上。

生活雖窘困,她骨子裡卻要強得很,不允許三個兒子去別人家討吃的,至於農活家務,更是孟阿香一人獨當。三年前,還有村民看見她拖著年近九旬的身軀,在地裡吆牛犁地、插秧種田。

為了守著三個兒子,孟阿香至少有70年沒離開過四門灣,就連8公里外的小女兒家,她都沒法去走動。

鎮裡知曉了她的情況,提出要把他們一家四口接入敬老院,供他們食宿終老。但孟阿香堅決不肯。她認為只要自己活著,就有能力照顧兒子。

3

三大缸穀子,

是沉甸甸的母愛…

萬一自己去世之後,三個兒子怎麼辦?這是孟阿香最擔心的。

從幾年前開始,她便將自己耕種和女兒送來的糧食攢下來,每天只吃一兩頓米飯,其餘一頓吃玉米糊糊。幾年下來,竟攢下四大木缸稻米。除去孟阿香不能勞作後吃掉的一缸,目前還剩滿滿三缸,合計約有上千斤。為防止生蟲,稻米都沒有去殼。

而據樂建九介紹,除了三缸稻米,母親留給三個哥哥的還有一兩百斤玉米、兩三百斤榨油的菜子,三隻肉雞及耕牛一頭。

村民介紹說,四年前,孟阿香88歲時,還能耕種,她每年都會將糧缸裝滿。她說:「哪天我走了,三個兒子可以多吃幾頓。「

除了 留下糧食,孟阿香還教會了二兒子基本的生活技能。教智障兒勞動並非易事,單就做飯一項,如何生火洗菜,何時下米,何時煮麵放油鹽,又如何盛飯洗鍋碗,每一個動作,孟阿香都要拆解成無數手勢一遍遍地教……

可就在5月31日,孟阿香最牽掛的三個智障兒中的老大——72歲的樂建瑞因病去世。從獲悉噩耗至今日,孟阿香難過得不再進食和喝水。

「她能活這麼久,我覺得就是母愛在支撐著她。」有村民這麼說。

在老屋的柴垛邊,一口橫著的棺材早已被她備好。只聽著她偶爾用含混的嗓音說:「我現在要死了,也掛念不了了。」

對於母親的掛念,四兒子樂建九深知,對未來生活,他也早已有了計劃。為了家裡有足夠的糧食,他又租下了三畝稻田。一旦母親去世,他也不再外出務工,改由在家養牛養豬,也好照顧兩個哥哥。

而村黨支部書記介紹,孟阿香母子四人多年來一直享有低保,今年當地也將三個兒子的低保轉為了更高的五保,每人每年可獲補5800元。除此之外,他們每月還有一定的老齡補助。

另外介於樂家老屋已危,村裡將出資三萬元,加之樂家自行籌借的兩萬元,已在樂建九家附近為其選好了一塊宅基地,隨後將依縣上的扶貧政策,按每人25平米的標準建造平房。而建房的一切費用,由政府承擔。

這樣的結果,對孟阿香而言或是最後的慰藉。她不願離去,卻又不得不離去,在與時間的漫長拉鋸中,終究還是走向了終點……

但我們會記得,在樂家老屋的二層昏暗的隔間裡,靜靜擺放著三大缸稻米。這是一位母親留給兒子們最後的愛……

來源|法制晚報、楚天都市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