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黃國鎮、阮振等的武裝抗日
以溫水溪後大埔羌仔寮的黃國鎮為主軸並自稱為皇帝
、大埔的葉裕、竹仔林的李烏貓、三界埔的張德福、張頭筐、南門外街的許萬枝、白芒埔的陳貓甓、陳祥、枋仔林的陳蕃仔、赤蘭埔的黃乞食、二佃的何?、大士烏的葉通以上十二人插血為盟,義結金蘭稱為「十二虎」。
大糠榔堡蒜頭莊的黃貓騫、蔡進發、蔡來成、同堡田尾莊的陳豬屎、內埔的郭金水、李欺頭、十八重溪橫山的阮振等。
內埔的郭金水及凍仔腳的林添丁。店仔口(白河)大客莊的陳尚義、陳曉峰父子。雲林的賴福來,天公會的劉榮、陳提、黃茂松、簡水壽、簡施玉、葉德生、周岱等諸首領。?吧哖口霄里莊長.張添壽,六甲官田莊胡細漢。林大頭、林福來、黃透、陳登發、潘萬力、陳有忠、林枝、陳臭、王壽、陳慾、田廷、簡施玉等。
時間: 一八九六年一月起至一九○二年五月止計五年半。
改元「大靖」
圍攻嘉義城
黃國鎮在一八九六年七月十日召集溫水溪地區的各地抗日義民,並連合了十八重溪橫山的阮振。共率台灣義民軍八百餘人,以「攻嘉義、滅日軍、以回復清政」為口號,大舉圍攻嘉義城。守城日軍適在雲林被鐵國山抗日義民軍所打敗,所以一聞抗日義民軍又來攻擊,雖然是在南部遠離中部的鐵國山,一時日人無不心驚膽顫,無心應戰即退守城內。黃國鎮率領抗日軍團團圍住嘉義城至五天之後,與日方援軍大戰於八掌溪邊。於七月十五日,黃國鎮與阮振共同商議,認為雖有旺盛的士氣但日軍火力強大應以智取,即化整為零,散歸於溫水溪各地。
成立獨立自治區
從一八九七年一月起至一八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止,計近二年的時間。黃國鎮把嘉義東堡(山地)的四十九個村莊完全控制於勢力範圍之內,組織聯莊自衛、支配了各村莊的總理莊長等地方士紳。並透過他們征糧抽稅以充軍餉武器。也就是獨立於日本統治之外。以黃國鎮為皇帝。
日軍於一八九七年八月十二日出兵指向黃國鎮,以溫水溪地區為主要目標,襲擊各處可疑的抗日據點。黃國鎮與部屬皆輕易逃散於山中而避過日軍瘋狂的燒殺。日軍亦不敢久留,故在九月二日退出佔領三十天的嘉義東堡,返回嘉義城駐守。
一八九八年五月黃國鎮乃聯合內埔的郭金水及凍仔腳的林添丁等,襲擊北港埔姜崙等各地的警察派出所。
九月黃國鎮與林添丁、各率抗日義民一百人,聯合進攻嘉義東保三層崎。擊斃了日軍指揮官千葉少尉以下十六名,而後安全退回各基地。
十月當總督府開始徵收「地方稅」,黃國鎮看出台灣人的不滿,即動員一般百姓參加義民軍對日抗戰。
十月二十日攻擊日人在店仔口(白河)辦務署
十月三十日攻擊店仔口(白河)竹仔門警察派出所
十一月二十日攻擊鹽水港辦務署。
日軍無法集中全力向黃國鎮攻擊是,因為同一時期有多處遭受台灣人義民軍抗日的戰爭。其組織領袖及分布地區如下:
1. 溫水溪地區的黃國鎮、林添丁、李欺頭。
2. 阿緱地區的林小貓等。
3. 蕃仔山地區的陳發、蔡愛。
4. 鳳山下淡水溪左岸地區的陳魚、郭騰、簡慶、魏開、張石定。
5. 鳳山下水溪右岸地區的鄭吉生。
6. 十八重溪地區的阮振。
以上各地區的抗日領袖亦透過各種管道相互聯繫。日方再大的武力一時也無法打開困境,甚至於顧此失彼而疲於奔命。而抗日義民軍大都平時務農,一旦有警即奮起而戰,黃國鎮等經常以游擊方式使各地的日本憲兵警察苦不堪言。
阿公店(岡山)大虐殺事件
一八九八年十一月總督兒玉源太郎命令在台中、台南二縣同時開始軍事大掃蕩,台南縣即自十一月二十五日至十二月二十七日之間,日軍第三旅團會同第十憲兵隊及各地警察署,「討伐」了嘉義、曾文溪、溫水溪、十八重溪、蕃仔山、下淡水溪左岸等各地區。據總督府的統計:
1. 被殺戮者二千○五十三人。
2. 被捕二千○四十三人。
3. 被焚燒民房五千八百一十三家。
4. 被獲槍枝一千一百七十四枝
總督府在台南縣所施展的燒殺暴行是殘酷及徹底。其中對阿公店的大屠殺大焚燬最為殘忍,這被當時的人稱為「阿公店大虐殺事件」。同時在東堡的獨立自治區也消失了。
歸順的條件與日本人的欺詐誘降
日軍前來圍攻黃國鎮,於十一月二十七日在後大埔交戰。兒玉總督無法以軍事取勝,所以加強運用誘降故技。以組織良好的御用紳士出面,用美好的言辭,大大的遠景,向抗日義民軍耳邊蜜語。在一八九九年中僅在台南縣受騙而歸順日本者竟達二千一百零八人。其中包括黃國鎮之父親黃響及阿公店(岡山)的陳魚在內。利用黃響是父親的關係及石弄莊長林烏毛誘勸黃國鎮來歸順。
黃國鎮受不了父親的勸說,即開出了一些含有要日人撤兵的要求的歸順條件如下:
1. 任命黃響(黃國鎮之父)為後大埔的莊長。
2. 每月支給三百二十圓,平均分配給四十位部屬。亦即是每人每月八圓
3. 撤退駐守後大埔的守備隊與憲兵隊等。
原本以為日本人不可能接受的回復自治區的條件,但在台北的總督府確下令給白井新太郎接受這幾個條件。在一八九九年三月黃國鎮、林添丁等才下山歸順。
十八重溪的阮振也同樣在三月、提出條件即:
1. 台灣人自行處理地方行政,設置「保安局」。
2. 把前大埔一帶為保安局的保護地區。
3. 同意阮振保有一百人部屬、每人每月支結六圓補助金。
4. 分給槍枝、子彈。
5. 由阮振負責保護地區內的治安。
6. 歸順後若有人控訴阮振等,則交給保安局處理,日本不得加以干涉。
7. 撤退駐防前大埔的日軍守備隊。
8. 不問保護地區居民的前非。
9. 因日軍的燒殺、掠奪所受損失略達一萬四千圓。必由日本當局補償。
10. 出示招回逃散的居民、以便防止田地荒廢等。
總督府對上述的條件僅不允設置保安局,其他的條件皆表示可以接受。於是、阮振乃在同年四月歸順於前大埔警察派出所。
黃國鎮、阮振等再次起來抗戰
日人佔據台灣後發現在店仔口(白河)大客莊的陳尚義在嘉義、台南地方有號召力,人緣好,有信譽。所以台南縣日本當局積極地籠絡他。就任命他為壯丁團長,又任命其子陳曉峰為辦務署參事。但不久日本當局因懷疑他在私底下串通抗日義民軍,以致搜捕他的一些重要部屬。為此陳尚義極為不滿,立即連絡業已歸順的黃國鎮、阮振、黃茂松等抗日首領。並計劃一大手筆準備攻台南縣下的各地支廳。及至獄中劫回被捕的部屬。
(下圖義民軍之家屬被枷鎖示眾之情形。)
在一九○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黃國鎮、林添丁等雖然在後大埔及凍仔腳過著耕田種地的生活,但抗日民族情懷並無消失,又見日人警察仗勢欺人,覺得應肩起照顧同胞的義務。故聯合十八重溪的阮振(也已在土地公坑從農)、雲林的賴福來、天公會的劉榮、陳提、黃茂松、簡水壽、簡施玉、葉德生、周岱等諸首領。並由黃茂松為總指揮,率領義民軍五百餘人攻入樸仔腳(嘉義縣朴子市)支廳,擊斃支廳長、郵便局長、日人醫生以下十多人。抗日義民軍佔領樸仔腳十幾個小時之後,日本援軍趕到。才退出該地。
日人打不贏就騙
在樸仔腳日本人遭受攻擊事件發生後,總督兒玉源太郎及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決定加強武力徹底根除溫水溪及十八重溪的台灣抗日義民軍。並特派新任的警察本署署長.大島久滿次(此人在一九○八年五月接任民政長官)前往嘉義。由大島久滿次召集在嘉義、鹽水港、台南、蕃薯寮(旗山)的四廳長與第三旅團及第十憲兵隊各級幹部共同協議的結果決定工作分配大體為:
1. 據于山地的黃國鎮、林添丁、阮振等抗日首領由軍方以軍隊消滅之。
2. 居住於平地的陳尚義等抗日首領由警察主持攻擊。
3. 利用台奸林武琛等人設計圈套,唆使殺害義民軍夥伴作為允許歸順的條件,製造窩裡反。
於是日軍由第三旅團司令親自主導在十二月三日晨兵分三路大規模進襲後大埔的黃國鎮、凍仔腳的林添丁、十八重溪前大埔的阮振、口霄里的張添壽,但成績並不顯著,僅口霄里的張添壽陣亡,其他全部安全逃脫。同時在平地由警察主導的攻勢於同日向店仔口(白河)大客莊的陳尚義、陳曉峰父子因平日和阮振有交往、六甲官田莊.胡細漢等抗日首領盡被殺害。在三層崎的民房幾乎全被焚燬。
黃國鎮、林添丁接報即率領義民三百餘人迎戰於竹頭崎。擊斃不少日軍,而後分返後大埔及凍仔腳。
一九○二年二月十六日阮振與周岱率五十名義民軍在石壁擊斃後大埔支廳長田中政太郎等。二十四日簡施王在田寮山和打貓支廳長今澤正之所率日軍激戰六小時,簡施王等四人全部陣亡。
但在一九○二年三月二日台奸林武琛甘受日人利用向林添丁之叔父林應提出「保證免除林添丁的死罪,只要將黃國鎮、阮振殺死即可。」的這種說詞向林添丁勸降。三月九日黃國鎮等在牛舌埔被再度來攻的日軍相互開火,不幸黃國鎮戰死在後大埔。十日台奸林武琛又向林添丁開出殺害田聘、蘇阿來等人為新的歸順條件。此次林添丁在三層崎誘殺田聘,並將首級交給日方。
御用紳士林武琛又利用義民軍的林義,由其義父鄭蘭香在四月七日趁林添丁睡時開槍射殺林添丁於生桐腳。抗日變節的林添丁根本也想不到向日人立下殺自己同胞的人,也被同樣的手法殺死,真是死不眠目。抗日領袖阮振及其子阮萬來、阮俊成等也被誘捕後,次日被殺於店仔口(白河)支廳。
如此軍事加上警力全力出擊,加上各地御用紳士甘受利用奔波蜜語,設計製造內部叛變。沒有多久嘉義、台南地區主要的抗日首領前後難逃日人魔掌。被日軍誘騙之毒計而受殺戮的抗日首領及義民,就有林大頭、林福來、黃透、陳登發、潘萬力、陳有忠、林枝、陳臭、王壽、陳慾、田廷、簡施玉等人。
到了一九○二年五月底,加上在五月二十五日在斗六、林杞埔(竹山)、崁頭厝、土庫、他里霧(今斗南)、下湖口共六處,的集體屠殺的「歸順典禮」。嘉義、台南方面的抗日義民軍不問已投敵與否,幾乎全被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