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庭背景不好,而上了大學後我堅持到臺北念書,沒想到等著我的是非常慘痛的大學生涯....

@ 2016-06-07

原po

我剛參加完大學的畢業典禮。

回想四年來的日子,心中五味雜陳。

我是從南部上念書的小孩,家中經濟狀況一直很不好。

我讀的這間學校剛好又沒有學生宿舍又座落在臺灣的首都臺北。

Advertisement

還沒有上來這里生活之前,我就很確定爸媽根本無法支付我在這里的生活費和房租。

但我心裡很堅定,無論如何,我都要來這個城市念書,並且在這里找到一份工作。

所以我上來了。

沒有步入新大學生活的期待,沒有憧憬中的自由自在。

心中只有沉重的負擔,開始一股腦地四處找尋打工的機會。

第一個月的生活費和房租及押金,還有一些必須要買的小家具和筆電,就讓媽媽爸爸煩惱了好一陣子。

Advertisement

著急的我每天心裡想的都是哪裡能夠打工,隨身帶著寫好的簡易履歷。

我都親投,親自到那家我想打工的店面去親手把履歷交給對方。

教科書要花不少錢,學期初的各項雜費支出讓媽媽給我的錢就要見底。

那種內心的煎熬真的很難想像,下個月還有房租,我甚至希望自己不要睡覺就是要快點找到一個立刻上工的打工。

後來我找到了一家餐廳,是間西餐廳。

Advertisement

服務生真的不好當,光是菜單的內容、套餐的種類,還有各種結帳、點餐諸如此類的工作內容花了我很多的時間去學,想當然學校的成績相對的只能勉強在及格邊緣。

每天十點下班卻因為是新人不敢主動下班,常常都做到11、2點卻還是打10點的卡 回到家都凌晨1、2點

大一的課很滿,隔天早八的課不少,還是硬著頭皮爬起來去上課。

那時候的心,想的是不去上課的話為什麼我要堅持來臺北。

每個月薪水九千多,扣掉房租四千多,我有記帳的習慣,那時候的我每個月的伙食費壓在兩千元。

大一都是這樣度過的。

常常一個人在夜深的臺北街頭痛哭。也不敢告訴爸爸媽媽這些事,錢永遠都說夠用,很少回家,常常電話掛了就哭了、甚至邊講邊哭怕被發現。

後來換了打工,比起餐廳簡單且輕鬆了很多。我開始兼兩份工。

最高的紀錄是早上六點半上到下午四點,然後五點到半夜十二點半是另一份打工。

那是我第一次的迷失。

打工變輕鬆了,其實這個時候我打工一個月已經可以領一萬五左右。甚至可以到兩萬。

我其實應該要花更多時間在學業上的,但我並沒有。

那時候的我心裡想的是,養活自己其實也不難,我賺這些錢夠自己花,自己賺自己花也不需要看人臉色,甚至荒唐的想就這樣一輩子。

打工時間越來越多,沒課的時間幾乎都在打工,想也知道學校的課業一定會出狀況。

大三某次期中考,我忽然發現下禮拜要考的科目,我完全沒有概念。

心裡起了逃避的念頭,我沒有去問學校同學,每天乾著急,然後想起自己來臺北的初衷,以及為了生活的辛苦,我崩潰了。

半夜的時候打給我的手足,對著電話痛哭,我猜他一定嚇到了,因為我總是看起來很好,我哭著說,我都忘記來臺北的初衷了,我好累,我想休學。

我想要等準備好了再繼續念書。

那時候的我好愚蠢,天真的為了一個期中考想放棄三年來的努力。

他當然勸退我了,其實花了一陣子的時間說服我,因為我那陣子有點憤世。

覺得家人根本不在乎我好不好,只在乎我有沒有學歷。

但其實根本不是,他們只是不想我莽撞行事。

後來我的貴人出現了,當年我要來臺北的時候

他告訴我:「遇到了這樣的家境,就要想辦法自己面對這樣的困境。」 所以我毅然決然地扛起自己所有的花費。

我慚愧地告訴他,我不夠好。

我沒辦法同時養活自己,也念好書。

他叫我辭了打工,專心念書。

錢的事情,他會幫助我。

大四才有時間去考多益的我, 不久前成績出來, 已經過了學校的畢業門檻。

確定可以畢業了,隔天我到補習班自修,忽然想起這幾年來生活的點點滴滴,眼淚開始不停的落下。

好多好多自己累倒的畫面、好多好多一個人哭的畫面 好多壓力、好多挫折,走偏了幾次才又回到正軌

我好想打電話給爸爸媽媽,給那些幫助我的人

告訴他們我有多感謝他們讓我走到這一步

在臨門一腳的時候,回歸正軌。

如果再回到四年前,填志願卡的時候

我已經預見這一切

我想我依然會填上一樣的志願

來到這個地方,過一樣的生活

犯錯、走偏都無法避免

但難能可貴的是最後我失而復得的心

心中除了滿滿的感謝、珍惜沒有別的

大學畢業比比皆是,沒有什麼了不起。

但只有我一個人知道,多麼不容易。

雖然我沒有優異的成績、搶眼的社團表現。

沒有夜沖、夜唱難忘的回憶。

但我找回了丟失的自己,並且更加堅信自己選擇的路。

我沒有放棄,和四年前的自己一樣,始終望著同一個目標前進。

希望和我一樣,家中無法負擔你的生活費的大家,你們也要記得 都一定要堅持下去,好嗎?

無論如何,莫忘初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