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戰機「毀滅之神」問世:美日俄大驚失色

@ 2016-06-05

殲-31代號「鶻鷹」,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第四代雙發中型隱形戰鬥機,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綜合作戰效能優異,採用單座、雙發、外傾雙垂尾、全動平尾的正常布局,兩側布置大S型彎曲進氣道,配置內埋式武器艙。該機型前輪採用雙輪設計,這是艦載機的典型特徵,利於更穩當地降落在相對狹小且處於運動中的航母跑道上。

如果將殲-31部署在航母上,可以與先前服役的殲-15形成高低搭配的戰鬥群。特別是其新穎的全向矢量噴口,使得其具備了高機動能力和適用於航母甲 板的短距起降能力。殲-31隱身戰鬥機是雙發戰鬥機,使用兩台俄羅斯RD33系列發動機。兩台發動機結結實實的占據了機身關鍵部位,前面就是進氣道和油 箱,幾乎沒有剩下任何空間。中國並沒有合適的更大的發動機,來把殲-31變為單發發動機。而且改單發也就等於設計一台新的戰鬥機,等於一個全新的戰鬥機項 目。

殲-31

殲-31飛機具有高生存力:低雷達可探測性、低紅外輻射特性、優異的電子對抗性能、低易損性設計;多任務能力:強大的目標探測和外部信息綜合能力、 優異的態勢感知和信息共享能力、超視距多目標攻擊和大離軸角全向攻擊格鬥空戰能力、對地和海面目標精確打擊能力、適應複雜氣象條件和廣地域使用能力;

殲-31鶻鷹飛機,是針對國際市場需求研發的第四代中型多用途戰鬥機,綜合作戰效能優異,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鶻鷹飛機採用單座、雙發、外傾雙垂尾、全動平尾的正常式布局,兩側布置大S彎進氣道,配置內埋武器艙。

殲-31

該機的機動性較好,又具有隱身性能,可協助重型殲轟機作戰。戰術安排可由殲-31首先潛入敵後摧毀重要的高價值目標,為非隱形戰機殲-15發動攻擊開路,形成攻擊兩個梯隊,較好地執行特殊作戰任務。

殲-31的翼展比F-35大。殲-31與F-35相比顯得更纖薄,目的就是減少阻力。殲-31的翼展比F-35大,機身比F-35長、薄,截面積比 F-35A小,飛行性能和機動性會有優勢,據簡氏防務周刊引用中航工業消息,稱殲31憑藉內燃油可保證該機作戰半徑可達1250千米,已超F-35。

中國的航空工業從零開始,技術提高的過程也是一步步來的,花費了幾十年時,幾代人的努力,才從仿製別的東西,到研製出自己的東西,如今我們也有了可以拿得出手的產品了,已經成為第二個可以研製五代戰機的國家。

我們的五代機不僅有殲20,還有一個殲31--也擁有可以同時研製兩種第五代戰鬥機的能力,這一點起碼讓俄羅斯羨慕。殲20自然屬於高端五代機,準備與F22一較高下的型號,殲31屬於低檔五代機,但別因此看不起它,怎麼也是五代機。

殲31試飛

自從2012年首飛之後,殲31雖不引人注目,卻沒有停止發展,且一直進展順利。也許唯一讓人感到憂心的是:發動機,中國戰機最大的問題就是缺少國產的高性能發動機,殲31原型機安裝的是俄制發動機,但是國產型號也確實在發展中,那就是WS13發動機,近年有關該發動機的消息不少。

現在隨著發動機的量產,殲31迎來重大喜訊:發動機終於要換了!最後一條攔路虎被解決了。發動機問題算是解決了,性能也有望提升。

WS13發動機

再有,發動機與飛機的生產直接關聯,既然發動機要量產了,那麼殲31的批量生產也就進入倒計時,不再存在我們是否需要殲31,而是何時交付的問題。

同時,殲31一直在試圖尋求出口,畢竟殲20自然要優先國內自用,至少在短期內沒有出口的可能,只有殲31要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事實上,它的一隻腳已踏入國際市場的大門。

以前就傳說,巴基斯坦考驗過殲31,最近更有傳言,巴方飛行員對其進行了試飛,也就是,它在第二架原型機尚沒有露面之時,即開始向國外客戶展示自已的能力了。

無論怎麼說,殲31在國際市場上非常擁有吸引力,當然了,也有競爭對手:F35與T50,由於T50的進度及定位問題,與T50是否會發生競爭尚是一個問號,所以:至少在一個短時間段內殲31隻有F35一個競爭對手。

殲31與F35的定位相同,性能也非常接近,狀態也差不多。表面上看,殲31進度要慢一點,至少尚需幾年來完善。

f35

F35則已開始投產,但是卻受到各種技術問題的困擾,而且做為國際合作項目,它必須優先滿足項目參與國的需求,向非項目參與國的銷售時間不會早了,這樣殲31反而可能更早的進入國際市場。

由於受各種因素影響,兩者各有一片獨占市場,但可以爭奪的市場空間也不小,這才是體現成敗的關健。比如:巴基斯坦。

殲31

殲31擁有不小的優勢,價格比F35要便宜許多,F35過於昂貴的價格絕對是它最大的缺陷。還有不拒絕合作的可能,類似於中巴JF-17項目式的合作絕非不可能的,目前國內網絡上有一種說法,巴有意成為殲31的投資者與第一個購買。

總之,我們的殲31絕對不比F35差什麼,這對於F35可不是一個好消息,美國人可是打算用F35橫掃國際市場,大賺特賺,如今殲31明擺著將擠占美F35的市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