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約145-208) 東漢末醫學家,漢族。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據文獻記載,神醫華佗是被曹操殺死的。
曹操為什麼要殺死一個能給自己治病的醫生呢?
這是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迄今為止,主要有兩種說法:
一說華佗為了得到官職要挾曹操,惹惱了曹操;
一說是曹操懷疑華佗想要害死自己,為關羽報仇。
為了得到官職要挾曹操之說。
主張要挾說的是歷史學家,范曄《後漢書》和陳壽《三國志》,都主此說。《後漢書·方術列傳》直言華佗「為人性惡,難得意」,稱他在後悔和自責的同時,也在等待入仕的機遇。顯然,范曄認為,華佗把給曹操治頭疼病當作跟曹操要官的籌碼。陳壽似乎也有這個意思,只是沒有確鑿言之,留了活扣。《三國志·魏書·方技列傳》華佗傳在列舉華佗眾多神醫事跡之後,筆鋒一轉,「…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就不再往明亮處說了。至於曹操說華佗「小人養吾病,欲以自重」,也是可以作多種理解的,不一定就是為了索取官職。按照曹操善於變通的性格,為了活命,他應該不會吝嗇到捨不得給華佗一官半職。
懷疑華佗為關羽報仇害命之說。
提出報仇說的是羅貫中,他在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第七十八回「治風疾神醫身死,傳遺命奸雄數終」)中提出了一種富有文學傳奇色彩的解釋:因為曹操懷疑華佗藉口給他開顱醫治,置自己於死地,是為了給關羽報仇。
曹操為了修建新宮殿,去一座寺廟砍伐一株巨大的梨樹。結果惹怒神樹,落下頭疼(頭風)的疾病。遍求良醫,均無法治癒。危急時刻,華歆推薦神醫華佗給曹操診治。
華佗診斷之後,提出了如下治療方案:「先飲麻肺湯,然後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方可根除。」也就是說,麻醉之後,做開顱手術。
曹操一聽,立即大怒,質問華佗:「汝要殺孤耶?」
華佗說,比起給關雲長刮骨療瘡,開顱手術不過是一個小手術。
華佗曾給關公刮骨療瘡。
不提關雲長則已,一提關雲長,無異於火上澆油,曹操更加生氣,斷言道:「臂痛可刮,腦袋安可砍開?汝必與關公情熟,乘此機會,欲報仇耳!」當場就命令把華佗關進牢獄,進行審問。
不久,華佗被害死於獄中。
以上兩種說法,我認為都不成立。
先看看第一種說,《後漢書》本傳記載,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
很難想像,一個年近百歲的人,還會那麼熱衷於仕途,竟然把曹操的疾病作為索取官職的機會。一代名醫,豈能如此不重視自己的醫術名聲名節?
再看第二種報仇說。
醫生要置曹操於死地,用利斧砍開曹操腦袋,哪裡比得上在藥里加一點兒東西(比如毒藥)來得輕巧方便,神不知鬼不覺?
相比之下,我認為另一種說法較為靠譜一些。
這種說法,可以稱之為繩之以法說。
按照漢律,華佗犯了兩條罪:一是欺騙罪,二是不從徵召罪。漢律中有「大不敬」罪,對「虧禮廢節」者要處以重刑,《漢書·申屠嘉傳》便載有人「通小臣,戲殿上,大不敬,當斬」的案例。就是說,曹操是按照當時法律,處死華佗的。
從「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短歌行》)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等詩句看,曹操無疑是一個胸懷大志、一心想要建功立業的人;為了做事,他需要令行禁止,對敢於違背他意志的人,他當然是不會手軟的。這在邏輯上比較容易說得通。
但是,這也有一個問題:殺死華佗應該是曹操晚年的事情了,這個時候,曹操未必還那麼在意令行禁止。
從《三國志》華佗傳的記載看,我認為,曹操之所以下決心殺死華佗,除了「怒其不敬」之外,還有「覺其無用」一點。
曹操得病,讓華佗專門給他治療。
華佗說:「此近難濟,恆事攻治,可延歲月。」並且藉口家裡有事,告假回家。
回家之後,又謊稱妻子有病,幾次要求延期,賴在家裡不走。最終惹惱曹操,招致殺身大禍。
許多人不相信華佗的話,認定他那是託詞。我認為,這是過分相信華佗頭上的「神醫」高帽所致,真以為華佗沒有治不了的病。他們忘了,世上歷來都有無法治癒的疾病。所謂神醫,不過是醫術相對高明一些而已,誰也無法包治百病。
況且,頭疼疾病,病因複雜,多屬疑難雜症。就是今天,現代醫學也每每束手無策。
如實相告無法治癒,告假回家,藉口妻子生病,遲遲不歸,當然足以使曹操怒從心頭起;但是,讓曹操惡向膽邊生,終於下令殺死華佗的,還是:曹操認定,華佗已經沒有利用價值。
華佗藉口妻子生病,不肯返回替曹操治病。
曹操曾經多次寫信,催他回去,還曾命令郡縣官員將華佗遣送回去,華佗還是不肯應命。
曹操大怒,派人前去查看,如果華佗的妻子果真病了,就賜給四十斛小豆,並放寬省親期限;如果華佗說謊,就拘捕並押送他回去。
於是,華佗就被收押於許地(今天河南許昌)監獄。
荀彧替華佗向曹操求情說:「佗術實工,人命所懸,宜含宥之。」
曹操的回答是:「不憂,天下當無此鼠輩耶?」
顯然,曹操認為,像華佗這樣的人有的是,不足珍貴。
華佗被殺害之後,曹操的疾病還是沒找到能夠治癒的人。這個時候,曹操又認為,華佗原本是有能力給他治癒的,他之所以不給自己治癒,是為了自重身價。他有些自我安慰地說,即使自己不殺死華佗,華佗也是不會替他根治疾病的。
等到後來曹操的兒子倉舒(曹沖)病重,無人能治的時候,曹操這才感嘆道:「吾悔殺華佗,令此兒彊死也。」
曹操之所以後悔殺死華佗,是兒子的猝死讓他認識到,華佗還是有用的。
作者:頭條號 / 朝經暮史楊小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