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遇上這麼一個人,他盡做出那些反對你的行為,讓你煩惱:亂評價你,歧視你,或是從身體上傷害你。你會注意到,他對你做出的這些侵害行為,就好像這都是你應得的一樣。
無論是表現得很強烈,危害極大,還是一些表現輕微的無意識行為,反對他人的行為有一些共同特徵。簡單來說,它們有如下特點:
侵害者通常認為自己的強制行為是必要的,甚至是正確的。
反對他人的目的通常在於控制住對方,結果卻總是適得其反。
反對他人的行為來自於對事情的曲解與無知。侵害者幾乎都認為他們很清醒、很明白。事實並非如此。
為什麼那麼多人想要控制別人
反對別人的時候,人們無法意識的是什麼呢?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我們知道他們的無知所在,我們就可以回答以下的關鍵問題:「為什麼那麼多人想要控制別人?」
我一直無法忘記幾年前我碰上的一件事:
有個男人變得很難相處,於是他的妻子離他而去,搬到了幾個街區之外的公寓去了。她忍受了他愈演愈烈的惡劣行為長達20多年,最後選擇了離家出走。她曾抱有希望,以為他會變好,可以變得溫柔體貼、富有愛心,並且希望多年來付出的時間和精力,能換得與丈夫之間的親密關係。
她的丈夫一直希望她回來,甚至在兩年之後還耿耿於懷。在妻子的建議下,他決定和我談談。在我們談話的過程中,我問他是否知道妻子希望他能改變自己的願望,如果知道,他能改變什麼來使她回心轉意?
「她是因為我暴怒才走的,我怎麼能對她好點呢?我就是這麼個脾氣。」
在我們接下來的談話中,他處理問題的方式越來越清楚了。說不出什麼理由,他就覺得如果他表現得十分狂暴與憤怒;如果使勁吵鬧,讓妻子認為是她使他發了瘋;如果大肆羞辱和脅迫她,告訴她死了自己做主的心;甚至乾脆飽揍她一頓——就能夠使妻子認為離開丈夫是錯的,就會乖乖地回到他的身邊。
很明顯,正是他強烈的控制慾,迫使妻子離去,這就是他沒有意識到的東西。這並不意味著他在發神經。與所有侵害者一樣,他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那些製造緊張關係的人,並不是在自覺的情況下傷害了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與他們的初衷背道而馳。
在前面的例子中,妻子和丈夫都渴望親密的關係。但對於不同的人,親密有不同的含義。對於什麼叫親密,如何做才能達到親密,雙方的觀點恰恰相反。一個人對於建立親密的關係存在錯誤的見解,居然還付諸於實踐,這實際上消滅了建立親密關係的可能性。
關係往往成了控制的理由
目的很好,結果卻不一定好。我們已經知道,習慣性反對別人的行為,經常發生於逆向情境中。大多數控制慾太強的人,無論有意識或無意識,改採取的強制性行為,都是為滿足某種特殊需求的,這種需求很可能違背他們原本良好的目的。
由於受到誤導,他們會採用破壞性的行為來滿足需求,其實多數時候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需求是什麼。結果當然是破壞性行為,無法實現所謂的需求,這樣就陷入了惡性循環。
無視別人的存在,即使目的很好,結果卻不好
雖然很多控制者的目的,是想正確地對待別人,並希望別人也如此對待自己。可多數情況下,他們良好的目的總是沒法實現,因此付出的努力總是付諸東流。
有個古老的故事,叫做「米勒的女兒」:一個叫米勒的人,和魔鬼進行了一場交易,用自己的一部分地產(後花園)以及上面的東西換終生的富貴。他極爽快地同意了這筆交易,因為他覺得只是損失後花園和花園裡的一棵蘋果樹而已。但是他「考慮」得太不全面,他女兒當時正好在後花園玩耍,因此女兒也被魔鬼帶走了。
當妻子告訴他這個噩耗時,為時已晚。米勒和妻子遭受了巨大的精神折磨。他們的女兒非常痛苦,經受了各種折磨,才逃脫魔鬼的控制。米勒想得到更多的財富,這個目的並不壞,但是他忽視了更重要的東西。
從某種意義上,在魔鬼掠走他女兒之前,他就已經「失去」了女兒。正因為他沒真正把女兒當回事,所以當有情況時,也想不起女兒來。如果他真把妻女放在心上,在做這件事情之前,至少應該和她們商量一下。這樣他就會知道,女兒當時還呆在後花園中,也就不會和魔鬼進行這樣的交易。或者,他女兒知道了他的打算,就可以提前離開後花園了。
但米勒沒有這麼做。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像米勒一樣,做事的目的很好,就是不考慮別人,這樣仍然會事與願違。這個古老的寓言,今天仍然具有實際意義。
不去理解或考慮別人,這樣的人做事情常常適得其反,即使他本來的目的是想幫助別人。
再好的舵,也需要頭腦清醒的舵手來掌控
目的就像船上的舵,它設定了我們的行動路線,引導我們去實現一些目標。但是,即使有最好的目的,有些人還是失敗了。他們意識到出了問題,但他們認定自己的目的是好的而不做任何調整,最後他們得到的也只能是負面的結果。
想想下面這個情境,我們就可以明白這些人所處的困境。
有一條船,順著水流走了很長時間,我們總以為水流會把我們送到目的地。但是,我們突然變得不安,因為碰到了一些暗流,我們的輪船偏離了航向。
輪船受到了新水流的影響,沒有保持航線,所以沒法到達我們的目的地。有些人會適應這種變化,進行必要的調整,重新調整舵的方向;但是,有一些人則沒有意識到輪船已經偏離了航向,他們確認自己沒有弄錯目的地後就會堅持錯誤的航線,這樣只是更快地到達他們不想去的地方。
只有當面前出現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時,這些人才明白走錯了路。即使在那個時候,他們也不明白發生錯誤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無論再怎麼相信舵,他們的目的還是沒有達到,因為一種莫名的力量發揮了作用,這就是一種更深的、更強大的、更隱蔽的水流,一種強大的壓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