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擾:何時應該找復健科醫師? 復健科醫師跟骨科醫師、物理治療師在專業上以及治療方式上又有何不同?
骨科醫師
骨科醫師的英文是:Orthopedic Doctor. 「ortho」 的意思是「正位」,也意味著骨頭排列良好;「 Pedic」 是小孩、兒童的意思。所以 Orthopedic 隱含的意義,就是要將人體重新矯正到如同兒童時期一般排列良好的骨骼曲線,以及良好的骨骼肌肉功能。如同建築師,骨頭就有如建築物的鋼筋、水泥部分。如果骨頭有斷裂、排列嚴重錯位等問題,骨科醫師會根據臨床判斷以及相關影像檢查後,用手術的方式做矯正,以求恢復骨骼肌肉系統的功能。
X光片-初步檢查原因 ©Flickr
物理治療師
顧名思義就是以物理性的手法來處理人體的問題。不打針、不吃藥(法律上物理治療師也不能執行這兩種業務)的情形下,物理治療師擁有多樣化的治療方式,舉凡物理治療儀器、徒手治療、運動治療、貼紮等等,都是物理治療師臨床上的武器。
隨著國人對於運動風氣的重視,物理治療師的專業也越來越被凸顯出來。不僅僅是治療,在動作矯治、心肺功能訓練、神經疾患等領域都有學有專精的物理治療師,為各種不同的病患以及客戶治療。
復健科醫師
最早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誕生的一個專科領域。當時有著相當多的戰後受傷的士兵,返國後需要接受治療以及復健。常見的如肢體殘障後的義肢裝配、訓練,子彈造成的腦傷等,都需要有一名專業的醫師來統籌整個復健團隊,讓整個復健的過程還有治療成效能夠有最好的發揮以及掌握。此外,復健科醫師的領域也擴及小兒復健、心肺復健、腦中風、脊髓損傷以及骨骼肌肉系統的問題。
骨頭肌肉超音波是復健科很大的醫學進展
骨骼肌肉超音波攜帶便利、照射細微,可以判別軟組織的狀態
隨著高層次骨骼肌肉超音波儀器的快速進展,復健科醫師可以說是在這個領域上投入心力最多的一個專科。也因此,復健科醫師在運動醫學領域的參與度也日趨升高。
傳統上的X光檢查,僅能照出骨頭的問題,而軟組織必須倚靠磁振造影。問題是,磁振造影機器昂貴,檢查費時,檢查受限條件多,並且無法即時、動態的做檢查以及掃描的動作。而高層次骨骼肌肉超音波儀器剛好擁有輕便,立即動態掃描、價格相對便宜以及能夠搭配超音波影像導引治療,因此讓大批的運動醫學醫師,投入骨骼肌肉超音波的領域研究發展。
康鈞尉醫師解說膝蓋關節中涵蓋骨頭與軟組織(肌肉與韌帶),都對運動有密切相關的影響
如果當下受傷了,承重的骨頭例如:脛骨,或是韌帶,有很嚴重的撕裂傷時,當下痛到沒辦法承重,無法出力時,這時組織都有嚴重、急性的受傷,請先尋求骨科拍攝X光片,骨科醫師判別X光的經驗較集中,如果看完片子後沒有太大問題,回家卻還是感覺疼痛,就必須轉到復健科。也有的人會繼續做核磁共振,但是核磁共振在動態下做不出來,假設是某一個動作才會有疼痛感,這時做了核磁共振一樣是找不到問題,所以復健科醫師可以利用骨骼肌肉超音波與骨科醫師合作,用快速、有效、便利的好處做初步評估。
康醫師會初步詢問病患,是做哪一個動作而感到疼痛?
病患一邊做出動作,康醫師同時利用器材檢測疼痛處發生了什麼狀況,
也許是積水、發炎,都能夠被超音波探照出來
專精於復健科的康均尉醫師,同時神經方面專家、影像儀器研究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