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知識│魚缸渾濁的三種原因
生物渾濁(細菌性渾濁,藻類渾濁)
最典型的例子是綠水,這類渾濁是游離在魚缸水中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導致的,不去說微生物本身是否有害,過量了就會導致缸內環境的突變。中國金魚能很好的在綠水環境下生活,但是對於我們觀賞還是追求能避免綠水,野外的河流往往也是充滿藻類而表現為綠色,但是在缸內我們卻力求控制。
同時各類其他微生物過度滋長也會發生水霧化等狀態,這類渾濁帶來的最大危害是競爭缸內有限的資源,比如耗氧,消耗養份等導致本來平衡的系統因一家獨大而導致系統崩潰。並且在渾濁後會其本身的屍體會成為新的源頭從而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另一種平衡,這種新的平衡往往不是我們需要的。
帶來這類混濁的原因在於營養元素的剩餘,由於生態系統會自己選擇物種來填補生態空缺相位.比如當缸里的矽酸鹽類營養過多了就產生硅藻所以解決的方法就是阻斷渾濁的能量供應。
過度繁殖的微生物也會自己殺死自己,比如某種菌類大量繁殖導致渾濁,但是過了一天兩天你會發現突然水變得很清了,這種現象叫做「咬清「是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短期內消耗了過多的能量源從而使子孫後代沒飯吃了。這種咬清過程帶來得其實是整個系統由於其過度消耗而貧瘠化。不是我們追求的狀態。
物理性渾濁
這類渾濁最典型的是開缸初期的顆粒懸浮。只要你的物理過濾功能夠強應該可以迅速解決。物理性渾濁除非在你的水流配置不合理或缸內長期存在廢物源的情況下才可能長期存在,通常都比較容易治理。物理過濾是生化過濾的前置,在水流交換足量的情況下不難處理。
化學性渾濁
這類渾濁往往被人忽視,由於化學物質本身很多在水中有很好的溶解度。他們往往表現為水依然透明,但是水色開始變化。
養殖水中所稱的琥珀色「老水「 其實就是化學渾濁的一種,只是他帶給魚缸的不一定是惡果。比如很多飼養特殊南美魚類的朋友在具備了一定經驗的水準下會去模擬黑水。
而有些時候化學渾濁積累到一定程度某些物質過量就會體現出很多負面影響,比如爆發藍藻等.化學渾濁很難被肉眼直觀的判斷因此被很多人忽略,而最終導致的結果是表現在其他生化方面。
魚缸水混濁
養魚換水後魚缸水混濁是因為硝化系統尚未建立完整的原故,硝化菌是吸附在缸壁、底砂及過濾器內之生化棉,並提供建立硝化系統方式給你,建立硝化系統方式有二種,一種是藉由硝化菌用品,另一種則是自然形成,前者硝化系統形成較快速,後者則比較慢。
魚缸水混濁白色的問題該怎麼解決
硝化菌液可以快速形成魚缸內硝化系統解決魚缸水混濁白色的問題,在魚缸剛設立初期可添加硝化菌液至魚缸內,經過幾天天之後硝化菌系統大致就會慢慢形成,之後每次換水時都要適當地添加以補充換水時魚缸內損失的硝化菌,記得魚缸內整個硝化系統完全建立的時候就可以暫時不用再添加。
光合菌也可以解決換水後水混濁的情形,不妨買來配合硝化菌使用會更好唷!養水是養魚過程中蠻重要的一個動作,其用途是用來消除自來水中殘留氯氣,因為氯氣對魚會造成傷害所以要藉由養水來消除,養水方法也有快、慢之分,視你的需求而定。
正常的硝化菌液是無臭無味的,記得打開後要妥善保存,站長的建議是最好使用期限前一個月使用完畢。如果選擇自然形成硝化菌的話大約要經過兩三個星期的時間,而使用硝化菌液的話會快很多,在魚缸建立初期每二天換水1/5而且要注意放慢換水速度以預防水質變化太大,硝化系統建立完成後再定期換水就可以了。
魚缸水維護及管理
要維護良好水質避免魚缸水混濁的問題,管理重點就是要養水、定期換水、換水速度慢及適量餵食,這些都是維護良好水質的重點步驟,建議要養成習慣,平時就要落實去做,這樣對魚才是最好的。常常會有人問為何魚缸水會變得越來越混濁,雖然配備都有而且有水質淨化劑及有過濾器,過濾綿花都經常換,但為何會這樣呢?
每次一遇到水混濁的情況就令人想起要換水換濾水器,不過這可能更弄巧成拙,但其實大部分都是因為經常換水,洗濾水器而造成無法養出硝化系統,有時候也是因為你買到了比較差的硝化菌液以及光合菌造成的。
站長所推薦的硝化菌液以及光合菌產品目前口碑都非常地好,解決了不少魚友魚缸水混濁的惱人問題,如果你也碰到了同樣的問題不妨買來試試,相信一定比你以前所買過的國外進口的產品更好更便宜,因為站長也用過不少的國外牌子,水族店的老闆都嘛是會推薦,但是結果效果都不好,讓當時開始養魚的我可是吃了不少苦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