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網特稿》小西瓜很小的時候麻麻就給我起了一個綽號叫「小屁孩」,原因是小西瓜從小就特別愛放屁(羞羞……)。可你造嗎?小西瓜其實是在通過放屁給麻麻傳達信號哦,從每一個屁中,麻麻都可以知道小西瓜的健康狀況,甚至連小西瓜是不是餓了,都可以從屁屁中了解哦。本期《麻麻不懂我》就由小西瓜為大家解讀一下寶寶放屁的秘密。捂著鼻子,一起來嘛!
寶寶健康不健康,看「屁」就知道
說到寶寶放屁,可能很多麻麻都會不以為然,因為小寶寶放屁實在是太平常了。可你發現了嗎,寶寶的屁也是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多屁、臭屁、連續不斷的屁、伴隨肚子咕嚕咕嚕響的屁……屁屁以什麼形式出場,可不是我們隨意選擇的哦。因為不同的屁,都是寶寶身體健康狀況的真實反映。
育兒專家說,寶寶放屁多是很多原因引起的,一般而言,嬰兒期寶寶的腸胃發育不成熟,造成各階段腸道蠕動不協調,從而引起腸道脹氣,出現放屁的情況。寶寶放屁也分正常和不正常兩種情況,麻麻可以仔細觀察一下以作判斷:
如果寶寶在放屁的時候表情輕鬆,身體沒有扭動,看起來沒有不適感,那麻麻就可以放心了,寶寶的消化系統正在正常運作中。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寶寶在吃東西的時候吸進去了一些空氣,或是吃的奶裡面乳糖沒有完全消化掉,發酵成了氣,需要放屁排出。相反,如果寶寶放屁時,身體不停的扭動,好像肚子不舒服的樣子,小臉蛋也憋得紅紅的,這就表明寶寶可能消化不良了,麻麻應該給寶寶調理一下腸胃了。
還有一種情況,如果寶寶老是放屁,肚子咕嚕咕嚕響不停,並且經常莫名其妙的哭鬧,這時寶寶可能出現腸絞痛了。腸絞痛多發生在3-4個月的寶寶身上,但如果飲食不當、消化不良,6個月以上,甚至1、2歲的寶寶也是可能出現腸絞痛的,麻麻應該注意了。嬰兒腸絞痛屬於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常見現象,並非一種疾病,麻麻可以通過按摩撫觸來幫助寶寶緩解不適感。若情況嚴重,也可以請醫生開一些改善胃腸蠕動的藥物促進症狀緩解。
寶寶4種「屁」,麻麻要注意
小西瓜剛出生的時候就老愛放屁,麻麻說放屁好,說明小西瓜腸胃通暢,消化好。其實不一定哦,寶寶不同的屁暗含著不同的健康秘密,如果寶寶出現以下的四種「屁」,麻麻們就應該注意了。
1、臭屁:消化不良
如果寶寶有段時間經常放屁,聞起來有點酸臭味(麻麻真不容易,寶寶放屁不能捂鼻還得細細「品味」),並且不停的打嗝,這很可能是由於寶寶最近脂肪和蛋白質攝入過多了,引起消化不良。
對策:
(1)適當減少奶量,不用擔心餓著寶寶,他消化不良的時候也不會太有食慾,你多喂他也不一定願意吃;
(2)將喂養的食物調稀一點,並多喂開水,開水是調理腸胃最好的食物;
(3)已添加輔食的寶寶應減少脂肪和高蛋白食物的攝入;
(4)適當添加含雙歧因子的奶伴葡萄糖,雙歧因子在胃腸道內可轉換為雙歧桿菌,有抑制大腸桿菌和促進食物消化吸收的作用。
2、空屁:寶寶餓了
要是麻麻聽見寶寶斷斷續續不停地放屁,而且大多是空屁,沒有臭味,這可能是寶寶餓了。寶寶放空屁,是由於胃腸排空了,飢餓引起腸蠕動增強,所以這時麻麻若湊近寶寶的小肚子,還可能會聽見陣陣的腸鳴音。
對策:給寶寶喂食!
3、多屁、多糞便:奶吃多了
如果寶寶特別愛放屁,而且拉得也多,通常是由於寶寶吃了過多澱粉含量高的食物引起的。對於母乳喂養的寶寶,則是由於攝入前奶(含水份多)過多,而後奶(脂肪多)較少,寶寶的胃部迅速排空,並向腸道排入過量乳糖,導致腸道發酵增加,需要排氣。
對策:
(1)減少澱粉含量高的食物的攝入量,增加蛋白質、脂肪類食物。
(2)母乳喂養的麻麻儘量讓寶寶前奶後奶一起吃,建議每次只應給寶寶喂一側的奶,然後過1.5-2小時再另一側吃奶。
(3)母乳喂養的麻麻少吃水果、果汁、咖啡、酵母、花生、花生醬以及一些產氣的蔬菜(如豆角、包菜和洋蔥)。
4、多屁、肚子咕咕響:吞入過量空氣
寶寶屁特別多,並且伴隨肚子咕咕響,這表明寶寶在進食過程中吸入了過量的空氣。寶寶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善,如果大量的空氣通過腸道,寶寶會覺得不舒服,所以麻麻應該注意減少寶寶進食時空氣的吸入。
對策:
(1)每次喂奶前及喂奶中都要讓嬰兒打嗝排氣;
(2)母乳寶寶在喂奶時要保持半坐的姿勢,並讓寶寶把乳 頭、乳暈一起含在嘴裡,這樣能夠更好地控制奶流的緩急,也不易因喂奶間斷而吸入過多空氣;
(3)給寶寶選購奶瓶時,注意選擇橡皮奶 頭刺孔不要過大或過小;
(4)不要讓寶寶空吸人工奶 頭/安撫奶嘴。
「小屁孩」輔食學問多 營養均衡才健康
臭屁、空屁、多屁,寶寶的那點「屁事兒」卻時刻牽動著麻麻的心。想要寶寶健康成長,自然要在飲食上花點心思,尤其是已經添加輔食的大寶寶,更要注意飲食調節,營養均衡又適量,才是健康的飲食。
1、少吃多餐:寶寶的胃容量有限,一次吃太多會加重胃腸負擔。建議1歲半前的寶寶實行「3+2」的飲食安排,即三餐正餐加下午、晚間兩次點心,1歲半後可減少為「3+1」,晚間點心可減少。但要注意,點心要適量,太多會影響下一頓正餐,太少則吃不飽,並且點心的時間不能距正餐太近。
2、蔬菜水果少不得:蔬菜水果是輔食寶寶每天營養的主要來源,特別是西紅柿、胡蘿蔔、油菜等橙綠色蔬菜,應多給寶寶食用。
3、動植物蛋白要適量:肉類、魚類、豆類和蛋類中含有大量優質蛋白,寶寶應每天適量攝入。對於咀嚼能力較差的小寶寶,可以將這些食物燉湯,或做成肉沫、魚丸、豆腐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再給寶寶吃。
4、牛奶不要太早戒:有些麻麻認為寶寶能吃面吃飯了,不必再吃牛奶,就給寶寶斷奶了。但其實,牛奶營養豐富,尤其是鈣質豐富,更有利於寶寶吸收。一般認為,寶寶3歲前不能斷配方奶粉,3歲後則可以用酸奶、鮮奶等替代,每天保證攝入250-500毫升。
5、補充膳食纖維:膳食纖維能夠調節寶寶腸道健康,促進正常消化吸收功能,還有助於促進身體對微量元素的吸收,控制體重。全麥穀類食品、堅果、大豆、水果、蔬菜等,都是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