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丨6歲女童3分鐘不到被騙走!得知真相,所有人都捏了把冷汗

@ 2016-06-01

近年來,孩子走失的案例越來越多。

馬上就是六一兒童節了,寧波薑山派出所的民警聯合轄區內的幼兒園做了一次誘騙小朋友的實驗,一起來看看孩子們究竟有沒有被騙走!

第一個孩子:用奧利奧誘騙

結果:沒成功

參與實驗的孩子事先都不知情,記者和民警一起躲在監控室,通過幼兒園內的監控來觀察。

第一個小女孩,5歲的涵涵(化名)被幼兒園老師帶著走到了監控範圍內,1樓的一條過道上。

按照事先設計好的劇本,老師只對涵涵說了一句「阿姨先上去了,媽媽等下會來接你,你自己在這裡等媽媽」,然後就先行離開了,留下涵涵一個人站在過道上。

過了一會兒,民警張振扮演的陌生人上場了。

他上去跟小涵搭訕:「小朋友,你在這里幹什麼啊,你叫什麼名字?」

通過監控,涵涵似乎很警惕,兩隻小手在前後搓來搓去,說了什麼之後,就背對著張振。

監控裡,張振貓著腰開始各種搭訕,接著又拿出藏在口袋裡的一整袋奧利奧餅乾,涵涵看了看,又轉過去背對著張振,一副不為所動的樣子。

張振只好在「自言自語」了一陣之後離開了,過了一會兒,涵涵被事先告知的家長接走了。

整個過程,張振和涵涵「僵持」了5分鐘左右,後來他告訴我們,涵涵面對他的搭訕,只回答了一句「我在這裡等媽媽來接。」然後就再也沒搭過茬。

第二個孩子:冒充家長朋友接人

結果:沒成功

10點11分左右,第二個參與實驗的4歲男孩小童被幼兒園阿姨領到過道上,同樣叮囑了一句之後,老師走開。

接著,張振第二次登場,這次,他事先了解了小童的名字和家庭住址這兩個信息,扮演小童爸爸的同事。

張振徑直走到小童身邊,「小童啊,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你家住在XXX是伐?你爸爸沒空來接你,讓我來帶你回家。」

沒想到的是,小童的反應很淡定,站在幼兒園老師帶他站定的位置沒怎麼移動,跟張振交流起來,4分鐘過去了,小童依舊不為所動,再後來,出現了一個女老師,把小童帶走了。

事後張振告訴我們,當時小童面對他的誘騙,回答說:「老師讓我在這裡等爸爸,你去找老師吧,如果老師告訴我可以跟你走,那我就跟你走。」然後,不管張振說什麼,小童都是一句話:「讓老師來。」

這幾句回答,讓現場觀察實驗的記者非常驚訝,小童的警惕心很高,面對陌生人搭訕的反應處置,也很妥當。

第三個孩子:冒充熟人,還送玩具

結果:3分鐘被騙走

第三個出場的是6歲的小女孩沫沫,而「壞人」也換了一個參與實驗的工作人員。10點21分左右,沫沫被獨自留在過道上之後,顯得有些不安分,還走過去看看老師在哪兒。

這時候,工作人員上場,沫沫看到有人向她走去,就迎了上來。

工作人員順勢蹲下來跟沫沫開始交談,而這名工作人員,事先掌握了沫沫的全名、小名,家長的名字,家長在哪裡工作、家庭地址等詳細信息。

交談間,工作人員還拿出了一個小風車說:「這是老師獎勵給你的。」

結果,只用了3分鐘不到的時間,沫沫就牽著工作人員的手,很高興地跟他一起走出了監控畫面。

三組實驗結束之後,警察蜀黍帶著幼兒園老師和家長一起,向孩子們做了情況說明,告訴了他們這是一次實驗,並進行了安撫。

遇到陌生人來接

一句話,「讓老師來」

記者從薑山派出所了解到,從今年初以來,派出所轄區內接警的兒童走失案例已經不下6例,幸好最後孩子都是安全被找到,但這種現像還是應該引起大家的關注。

就拿本次實驗來說,民警所扮演的「壞叔叔」先是提供奧利奧、Ipad、玩具、糖果等不起眼的小玩意,後又謊稱認識孩子的父母、親屬或朋友,甚至能說出孩子的小名,報出家裡的住址......運用一些手段來誘騙單純的孩子。

從結果來看,雖然有小孩上當被騙,但孩子們的做法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比如第一個孩子涵涵,民警「騙」了她5分鐘左右,涵涵只回答了一句「我在這裡等媽媽來接。」然後就沒搭話了。又比如,第三個孩子小童,面對誘騙,回答說:「老師讓我在這裡等爸爸,你去找老師吧,如果老師告訴我可以跟你走,那我就跟你走。」

顯然,這些行之有效的應對方式都是家長或老師在平時教給孩子的。

「現在媒體報導多了,家長和老師對這方面也很重視,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會教孩子怎麼應對騙子。」

民警提醒,家長切記:一定要對孩子強化「不要跟陌生人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