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80、90後這一代人,小時候的我們,常唱的歌謠是「學習雷鋒好榜樣」,「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常做的運動是第八套廣播體操;愛看的動畫是《黑貓警長》和《葫蘆娃》,喜歡的零食是冰糖葫蘆和無花果,眼裡的英雄是狼牙山五壯士、董存瑞炸碉堡。
那時候的我們,雖然沒有如今豐富多彩的各類玩具相伴,但是我們總能無師自通,用自己的雙手做出一個個好玩的玩具,包括毽子、沙包、彈弓、彈珠以及紙飛機等等。而現在的我們慢慢成長,或已為人父人母,卻缺少了那份童真和快樂!那份童年的記憶也已經深深的埋在心底,成為時代的烙印。
只是,過去的終究是過去了,但美好的記憶還能保留在心底,在這個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去追尋曾經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遊戲記憶。
套圈圈遊戲機:不算真正意義上的遊戲機
具體也不知道怎麼稱呼,就根據其遊戲玩法來命名了。這款遊戲機其實也算不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遊戲機,不用充電就能玩,而且還不存在任何操作技巧,只要你左右按鍵可以控制噴出水流,而水流會促使裡面的圈圈進行移動,把所有圈圈套進遊戲中間的兩根撞針就算是結束遊戲,當然我也從來沒有成功過。
俄羅斯方塊機:感受方塊消除的魅力
這是兒時接觸的第一代掌機,長大後才知道最早是蘇聯的遊戲製作人Alex Pajitnov設計的,不過我玩的那款估計都是國內山寨版吧。遊戲里的規則上手簡單,最初是只能消除方塊,後來還有包括用方塊搭建成的賽車、飛機/坦克作戰樣式的各類益智小遊戲。
小霸王遊戲機——小霸王其樂無窮啊!
想當年有多少人是打著「學習」的旗號購買了這樣一款小霸王學習機呢?經典的紅白配色陪著我們這一代人度過了一個歡樂的童年,一起來說說你們都打爆了多少盤遊戲卡帶呢?
在小霸王遊戲機的時代,相信大家都能脫口說出一大堆經典遊戲,比如《魂斗羅》、《坦克大戰》、《冒險島》、《超級馬里奧》等這些耳熟能詳的經典系列。現在看來,這些遊戲依舊承載了太多的快樂和年青時候的記憶,也算是正式開啟了新的遊戲世界。
不過在當時,為了能痛快的跟小夥伴聯機玩上一把,常常被家長要求籤訂各種「喪權辱身」的條約,包括「期末考試成績需要達到多少分」,「平常只能玩一個小時」等等。雖然那時候百般掙扎,這會兒想想也是蠻歡樂的一件事,畢竟有過掙扎才能更加感受到那得之不易的快樂。
街機——遊戲幣玩街霸、三國志、恐龍快打等遊戲
那會兒,總能在街上看到一些零零散散的街機店。印象中,那時候一放學,就跟著小夥伴們一起跑過去,買了幾個遊戲幣就開始玩。最經常玩的就是街頭霸王,相當經典的一款格鬥街機遊戲,也算是在KOF之前最搶手的街機。那時候為了玩上一把,排隊都要排好久,要是有人能一個幣通關的,就會成為我們心中崇拜的超級偶像。
文曲星:學習之餘還可以這樣玩
上學那會兒,身邊的人都買了這個——文曲星,當然多數人主要是為了學習英語了。不過在學習之餘,發現裡面還內置了很多遊戲,包括貪吃蛇、五子棋以及數獨這類單機小遊戲。也正因為這個,讓這款學習工具一度在學生群體中風靡起來。
再之後,相信很多小夥伴還擁有過屬於自己的Game Boy遊戲機,緊接著便是「PS」派和「土星」派,土星和PS的出現也是大大開闊了我們對於遊戲的眼界。等到大學時代,就是PC的天下了。這些有沒有戳中你的童年記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