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不在狀態。懶散,不想動彈。有一種爬上屋頂把自己攤開曬鹹菜的蠢動。
好像應該做點什麼,卻懶得動彈。想起曾經設想的咖喱塊版咖喱洋蔥戚風蛋糕,如果一定要做點什麼的話。拖延症,直到日落西山,終於開動。
早就盤算好,咖喱塊中各種調味油脂豐富,蛋黃糊中的油鹽糖大可以省去。甚至炒洋蔥用的鹽與胡椒粉也盡可以不用。兩塊咖喱膏,味道應該足夠,至少,宜淡不宜濃。水稍許加熱將咖喱塊化開,調出蛋黃糊。轉過頭開始打蛋白,一切似乎還算正常。蛋白打發有沒有一點太快?光速閃過的念頭,來不及捕捉。混合蛋白與蛋黃,第一次知道什麼叫消泡。三分之一的蛋白在與蛋黃糊的混合中漸漸叫人產生一種水樣的感覺。開始手忙腳亂,胡亂劃拉,潛意識裡想讓結果不要太糟糕。蛋白打發不夠?有蛋黃混入?咖喱膏會消泡?。。。。一連串一閃即逝的問號。試圖在記憶中搜尋細節,卻只有一片模糊混沌的印象。事已至此,好像拌和太均勻也沒多大意義。就這麼入模算了。三個蛋,在6寸厚戚風與8寸薄戚風之間選擇的8寸,而今只能是一個8寸薄餅了。所有的不在狀態在最後達到高潮——竟然看錯了溫度,計劃中的一百五六被擰到了一百八九。上色比預想中提前了許多,即使恍然大悟降低溫度,也於事無補。半小時後決定結束烘烤,一個薄餅,應該會熟透的。
果然是一個蛋餅,脫模,切開。沒有戚風的鬆軟,或許接近於冷卻的馬芬,但又稍許顯得蓬鬆一些。忘記它曾經是一個想像中的戚風吧,這麼樣的一個蛋餅,吃起來其實也還不錯。早知道就直接做成馬芬了。。。
用料:蛋黃3個,水50克,咖喱塊2塊,蛋白3個,洋蔥40克,細砂糖20克
水稍許加熱,同咖喱塊一起放入碗中。攪拌至咖喱塊完全溶化。洋蔥切碎,放入鍋中,炒香炒軟,晾涼備用。將蛋黃倒入咖喱液中,攪拌均勻。篩入麵粉。拌成均勻麵糊。加入洋蔥碎。拌勻,備用。
蛋白攪打成粗泡,分三次加糖攪打。成帶小彎勾的9分髮狀態。取三分之一蛋白到蛋黃糊中,翻拌均勻。倒回剩下的蛋白中,拌勻。
倒入8寸活底圓模。放入烤箱,中下層,上下火180度,烤約30分鐘。表面上色後出爐,立即倒扣至冷卻。翻面。脫模,切塊食用。
其實,作為蛋餅亦或馬芬,都挺不錯,為什麼非要想它是戚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