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小國與北京翻臉:要將中國告上聯合國

@ 2016-06-01

又一小國與北京翻臉:要將中國告上聯合國

今年3月19日,中國漁船在印度尼西亞納土納群島的專屬經濟區(EEZ)捕魚,被印尼巡邏艇逮個正著。當印尼巡邏艇準備拖走中國漁船時,中國海警船突然前來干預,中國漁船乘機逃脫,但是八名中國漁民已遭扣押。

印尼漁業部長蘇西事後將該事件公諸於世,並揚言要傳召中國駐印尼大使問話;印尼外交部長雷特諾隨後也向中國提出抗議。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事發海域是中國的傳統漁場,中國漁船在此進行正常的生產作業。

3月19日,有關漁船被印尼武裝船隻襲擾後,中國海警船前往施援,並未進入印尼領海。中方已於第一時間要求印尼方立即釋放被扣押的中國漁民並保障其人身安全。希望印尼方從兩國關係大局出發,妥善處理此次事件。」

中國外交部還說:「印尼對中國南沙群島沒有提出領土要求。納土納群島主權屬於印尼,中方對此也無異議。對於雙方在海上的分歧,應通過雙邊協商妥善解決。」

然而,中共黨報《人民日報》評論員丁剛,在英文《環球時報》對此事卻有不同的評論。他寫道:「中國與印尼在南(中國)海沒有領土的爭執。雅加達宣稱中國船隻在納土納群島的印尼專屬經濟區捕魚,但是這個海域與中國的九段線重疊。」

如果我們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以及中共《人民日報》評論員發表的談話比較,可以看到有趣的差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重申印尼擁有納土納群島的主權,但是沒有提到它的專屬經濟區與九段線。

她也說中國漁船是在「中國傳統漁場」捕魚,沒有侵入印尼領海。換言之,從中國外交部的角度而言,印尼擁有納土納群島的主權,但不包括專屬經濟區。

應該指出的是,印尼當局從來就不承認中國提出的九段線。從印尼的觀點來看,中印兩國都是《聯合國海洋公約》的簽署國,中國理所當然地會承認專屬經濟區的概念,即納土納群島擁有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

基於上述原因,中印重複聲明兩國「沒有領土的糾紛」。但是,丁剛在《環球時報》的文章,卻公開宣布北京與雅加達之間有納土納「專屬經濟區」的爭執,因為「這個海域與九段線重疊。」

他建議中印兩國以鄧小平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解決爭端。在文章中,他刪除了這句話原句的「主權屬我」四個字。

丁剛的言論,其實公開宣布中印兩國在南中國海有「專屬經濟區」的糾紛。這麼一來,他將印尼列入與中國在南中國海具有「領土爭執」的國家。言外之意,納土納「專屬經濟區」的主權問題尚未解決。

最近的納土納事件將如何解決?中印之間是否會公然為納土納專屬經濟區兵戎相見?還是會像往日一樣,私底下解決這棘手的南中國海的問題?這對今後的印中關係,會有深遠的影響。

領土與捕魚權的分歧

其實,中國漁船在3月19日進入納土納海域捕魚以及中國海警從中協助,並不是頭一次。蘇西說,在尤多約諾當總統時,類似事件曾在2013年3月26日發生。不過,中印兩國都不想將事情鬧大,印尼方面更希望此事不會重演。

可是,佐科上台後,此事再次發生,強勢的漁業部長蘇西公開指控中國漁船偷魚,及中國海警侵入印尼海域,並且要將中國控上國際法庭。印尼外長雷特諾及國防部長里亞古,都分別表示要傳召中國大使問話。這反映佐科政府內閣的協調工作有問題。

納土納事件引起印尼國內外的關注。印尼首都大報對於此事分為強硬派與溫和派,但是強硬派似乎占多數,他們支持蘇西的行動,要求政府譴責北京,以保衛印尼領土的完整。

《羅盤報》還發表一名印尼大學教授尤瓦那(Juwana)的文章,指出在海洋國際法上沒有「傳統漁場」,只有「傳統捕魚權」的概念;

而後者必須由涉案的兩國簽訂條約,但是北京與雅加達並沒有此條約。尤瓦那還呼籲佐科總統中止印中合作的項目,因為這種合作會損害印尼的國家利益。

印尼有影響力的《時代周刊》批評中國態度「傲慢」,代表回教的《共和報》則說,此事是中印關係的考驗。

印尼國會也討論此事,聲稱中國海警船侵入印尼領海,意味著中國想染指印尼海域,要求佐科總統親自處理此事。國會也通過在納土納建立軍事設備的預算案,有意將納土納島發展成為「珍珠港」。

印尼軍方歷來對於中國疑心重重。統籌安全與法律部長盧胡特對於納土納事件深表關注,他拒絕北京的要求,在事情解決前釋放扣押的中國漁民。

然而,印尼國防部長里亞古都卻認為,中國海警船闖入印尼海域,可能是海警私自的決定,並不是北京當局的指示,所以他要召見中國大使問個清楚。當然,國防部長召見外國使節,並不符合國際外交的禮節。但是,里亞古都對此事件的說法,與印尼軍方的看法相左。

納土納事件一時之間使印中關係緊張起來。其實,中國本身在南中國海遇到諸多問題,其強勢的態度使東協許多國家對於北京有諸多不滿,中國對此也有了解。

根據彭博社的報道,在納土納事件發生後數小時,中國一名高級官員致電印尼部長,要求後者不要將事件張揚,私下化解這個糾紛,但是印尼部長不願讓步。

實際上,在納土納事件上,印尼有兩種看法。一是中印兩國的領土爭執;另一則純粹是非法捕魚事件。

前者的看法把印尼當成是與中國在南中國海有「專屬經濟區」爭執的國家,與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以及汶萊一樣都是聲索國,所以印尼不可能在南中國海問題上扮演和事老的角色,而是應該與其他聲索國聯合起來。

印尼軍方領導人,一些部長,以及許多親西方的知識分子,都具有這樣的觀點,並且認為應該將這個糾紛交由國際法庭來解決。

然而,印尼外交部與政府卻把此事當成是在印尼領海內的非法捕魚事件,不是領土的爭執。於是雅加達要求北京尊重印尼的「專屬經濟區」,並且拒絕承認「中國傳統漁場」的概念。

據報道,印尼駐倫敦大使里沙爾·蘇克瑪(Rizal Sukma)是現政府外交政策的策劃者。他在此事件發生後發表文章,呼籲中國儘快解決非法捕魚的問題。

他說,印尼是中國的「戰略夥伴」,中國應該尊重印尼領土的主權,確保這類不愉快的事件不再發生。顯而易見,佐科政府是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針對這個事件,美國學者威德比教授說,印尼的外交政策不再是「既獨立又主動」而是「既不獨立又被動」。

佐科的立場

雅加達不願與北京對峙,這是因為佐科政府需要中國的投資與經濟援助,以進行它的基礎建設。此外,這也可解決印尼當前的經濟衰退,從而保持社會的穩定,並實現印尼的「海洋強國夢」。

另一方面,北京也希望與印尼保持「戰略夥伴」的關係,以便能夠實現「一帶一路」的戰略。此外,北京不願雅加達加入東協聲索國的行列,也不願將印尼推向美國的陣營。

在納土納事件餘波未了之際,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宋濤4月13日會見佐科,並帶了習進平的問候。兩人會面後不久,印尼內閣秘書長柏拉莫諾·阿儂向報界發表談話,表明納土納事件「是一種誤會,如今已獲解決」。其談話並沒有說明解決的過程。

然而,柏拉莫諾指出,南中國海的問題「將在沒有外界(pihak lain)的參與下以和平的方式解決。」他也相信,「在將來,中印兩國都會尊重彼此的領海。」上述的談話頗為含糊,同時此談話並非由印尼外長發表。

顯然的,佐科有意給北京面子。英文《雅加達郵報》在隔天報道:「雅加達與北京都表示有強烈的願望改善兩國在各方面的關係。」

正當納土納事件看似暫告一段落時,印尼巡邏船又在5月27日發現中國漁船在納土納海域捕魚。這一次,印尼巡邏船逮捕了八名中國漁民,並將漁船拖走。由於印尼驅逐艦在場,中國海警船不敢搶救。

中國外交部在例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對於事發海域,中國與印尼有不同的看法,中國漁船在進行正常的生產作業」,要印尼釋放被扣押的漁民。雙方如今還在交涉中。

納土納事件看來還沒有真正的解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