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老師與學生喜歡的老師是不一樣的
我們應該怎樣使老師變得讓學生喜歡呢?過去我們更多的是培養讓學生敬佩老師,但我認為,在一般的學校里,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喜歡老師。因為,學生喜歡老師才能喜歡這個學科,喜歡這個學科才能喜歡課堂,喜歡課堂才能喜歡學校。所以,老師是關鍵的關鍵。
怎麼使優質學校的優秀老師變成讓學生喜歡的老師、變成家長敬佩的老師呢?事實上,優秀老師與學生喜歡的老師,與家長敬佩的老師,還是有距離的,是不一樣的。我知道,很多學校的優秀老師並不被家長喜歡,家長將孩子送到其班級,只是為了讓孩子考出好成績,但他見這個老師的時候心裡並不舒服,因為老師總是居高臨下地訓家長,控制孩子。這樣的「優秀老師」並不少。這些優秀老師的素質非常高,作積極性也非常高,就看我們用什麼機制來改變他,使他變成學生喜歡的老師。
學生最看重老師是否有幽默感,是否公平
為了了解學生究竟喜歡什麼樣的老師,我做了一個有十幾個國家學生參與的調查。每到一所學校,我選擇在學生午餐時這一寬鬆環境下發調查表,請學生列出5條最喜歡老師的素質,並說明其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我發現,學生最喜歡的老師跟我們校長最認可的老師或社會上其他人最喜歡的老師,其要素是不一樣的。我們常常把敬業精神、業務水平、能否出教學成績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學生,不管是美國學生、英國學生、新加坡學生、馬來西亞學生,還是中國學生和香港學生,他們都很看重老師是否有幽默感,是否有激情,能不能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他們把這些放在第一位。
一個沒有激情的老師是不會得到學生的喜歡。上課沒有激情,見到學生不會笑,這樣的人不適合做老師。一個老師,即使業務水平再高,如果對學生不公正,也立刻就會在學生中喪失威信。這樣的老師上課,教育效果會大打折扣,也沒有辦法高效率地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學生喜歡什麼樣的老師,可能是我們的一個研究重點。
優秀的老師需要內在的動力
優秀老師之所以成為優秀老師,大部分並不是我們進行師德教育的結果,甚至也不是我們天天搞培訓的結果,最重要的是有一個機遇使他有了內在的動力。比如,有一次他的照片被登在晚報上,報道說他是名師,從那時起,他就決定要成為名師,於是他就水到渠成地成了名師。我在高中的時候,在校門口一個橋頭上玩耍時,我們的一位政治老師,聽有人叫我的名字,就走過來,問:「你就是李希貴?」
我說:「是呀。」「你寫的詩很好。」我當時是學校某雜誌的主編,「以權謀私」把自己寫的詩發表在校報上,他看到了。就這一句話,讓我激動得天天寫詩,上了大學還在寫詩。儘管最終沒有成為詩人,但我還是讀了大量的詩。
優秀老師是從什麼地方獲得了內在的動力?是一種什麼情景?是一本書,還是一位長者、一位校長、一家媒體?培養老師就是要提取優秀老師成長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