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氣總廚:我只用一招,就讓廚房人員零流失!

@ 2016-05-31

後廚管理,最難的就是人的管理。特別是現在的80、90後,打不得罵不得,該怎麼能保證人員的穩定性呢?來看看這位行政總廚是怎麼做到一年來員工零流失的吧!

一個後廚PK賽搞定80、90後員工

上海某餐廳的員工80%以上為80、90後,小伙子們年紀輕、火氣旺,平日裡喜歡爭強好勝。行政總廚抓住他們的這一心理,每月在後廚舉辦PK大賽,他讓除廚師長之外的12名員工自行組成3個分隊,每隊推選一人當隊長,各隊成員自定隊名、團隊口號以及PK失敗後的懲罰內容,交給廚師長匯總列印後上牆公示。靠著PK大賽,總廚成功搞定了以「任性、散漫」著稱的80、90後,使整間店洋溢著一種積極向上、同心協力的氛圍,而最讓業內同行羨慕的,則是其近一年多來的員工零流失率。

具體的規則和內容整理如下:

規則:一人犯錯,團體減分

後廚PK賽以團隊為整體進行評比,原則是「一人犯錯,團隊減分」。目的是讓各組成員在對外PK的同時,在內部形成一個互相監督、互相幫助的氛圍。在PK大賽舉行之前,店裡總有個別年輕人因為睡懶覺而遲到,現在只要在一次晨會上遲到,其所在小組就會被扣10分,為了不連累隊友,他們即使再困也會逼著自己起床,即使自己不起,隊友也會把他叫起來。而自從舉行PK比賽,店裡再沒有人遲到了。而因為「儀容儀表不符合要求者,其所在小組扣3分」這一條規定,現在隊員們出門之前會互相檢查,原本員工更衣室的整裝鏡的錢也省了。

內容:四大項PK,隊員每月重組

後廚PK的內容基本分為四大項:行動日誌的填寫、團隊的風采展示(每日三次)、學習分享、晨會晨舞。具體PK內容及評分細則確定後,廚師長將其列印出來貼於牆面公示,公示當天即為當月PK起始點。

另外,後廚各隊成員每月會進行一次調換,比如這個月由A(隊長)、B、C、D四人組成第一分隊,到下個月時,B、C、D中有一人或兩人可繼續留在第一分隊,隊長A必須離開,加入第二或第三分隊。本月,A失去被選舉資格,隊長必須在未擔任過領導職務的隊員中推選。

「重組」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防止他們長期呆在一起結成小團伙,二是讓新的小隊成員經過一個月相處後再次產生凝聚力,如此反覆地重組幾次,當每位員工分別與不同的人組成過小隊後,所有後廚員工彼此間有了默契,自然而然地擰成了一股繩兒。

隊長在下個月重組時失去被選舉權,是為了保證後廚的每位成員都有機會成為隊長,從而得以展示和鍛鍊自己的領導能力。而對於總廚來說,則可以通過他們的帶隊表現來挖掘管理人才,一舉兩得。

獎勵:獎品設置貼心實用

有比賽就要有獎勵才能帶動後廚員工的積極性。該餐廳的總廚設置了一系列的獎勵:比如每月得分最高的小隊,能得到《月度爭鋒突擊隊》的榮譽證書,每位隊員還能得到一份獎品。獎品並不固定,通常是買他們最需要的、價值在500元以內的物品,比如某位廚師想要電動洗腳盆送給媽媽,他所在的小組獲勝後,總廚就買了一個送給他。貼心實用,讓員工的幹勁十足!團隊氛圍好,自然也就沒有人願意離開。

後廚PK賽具體實施步驟:

PK內容之晨會 & 晨讀 & 晨舞

一次晨會提士氣 二次晨會說工作

80、90後的年輕人愛玩、愛熱鬧,回到宿舍後幾個人湊在一起,常常玩到凌晨還不休息,第二天早上睡意朦朧,自然工作效率低、服務態度差。

以往開晨會,總是領導在上面安排任務,員工只負責聽和做,本來早晨他們就有點迷糊,聽完一堆拉拉雜雜、催眠式的講話,就更睏了。『一日之計在於晨』,如果不能在上班的第一時間將他們的腦袋叫醒,一整天都會沒有幹勁。

為了提升員工的士氣,總廚將每天早上的晨會分兩次進行,一次晨會由所有員工一同參加,主要目的是激勵士氣,內容為晨讀、晨舞、團隊風采展示,二次晨會由各部門單獨舉行,主要是安排當天的具體工作。

晨讀基本靠吼 跳舞全身要扭

為了讓員工儘快從睡眠狀態中醒過來,總廚要求「晨讀基本靠吼、跳舞全身要扭」。這是從許多老年人早上爬到山頂「吼山」學到的。這樣的好處就是,碰上團隊風采展示,那一聲聲喊叫簡直震耳欲聾。士氣十足!

PK內容之行動日誌

在管理中該餐廳的總廚發現,這些80、90後的年輕人最大的問題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沒有目標,從而失去前進的方向和動力,但如果廚師長、主管們對他們進行約束,則可能會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

沒有目標就創造一個,不願意被人約束就自我約束。於是,總廚訂購了一批行動日誌本發給每位員工,讓他們將每天、每周、每月的目標填入本子中,在每晚、每周末、每月末檢查自己的目標完成度並填寫總結。日誌填寫的目標完成度,是PK大賽考察的一部分內容,如周目標、周總結在周六16:00以前需上交給廚師長,月目標、月總結在當月29日16:00前上交,否則扣掉所在小組10分/人。

PK內容之學習分享

有了行動日誌,員工們開始了自我管理式的學習,但是總廚發現,單靠自主學習,員工的能力提高得太慢,如何能讓他們取得更大的進步?

後來他靈機一動,正所謂,「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如果能讓他們彼此交流每日的學習成果,集思廣益後是不是能激發靈感、加快前進的腳步呢?於是要求各小隊成員在當日的工作結束後,每人寫出一篇「學習心得」,其內容可以是學到的技術、看到的文章、親身經歷的難忘事,或者是對於生活的一點感悟,二次晨會上與本部門成員一同分享,大家共同推選最好的一篇,於周一、周五、周日的一次晨會上,與其它兩隊成員共同分享,而每周末的周會上,則是各隊所有成員從自己本周所寫文章中選取最好的一篇,與所有人共同分享。

員工所寫的「學習心得」每天一換,粘貼在後廚的「學習分享榜」上。分享榜如今已在後廚牆面懸掛了數月,每天中午休息時欣賞他人的「學習心得」,已成為後廚員工的一大樂趣。

編後語:

後廚人員關係複雜,要想招到人還要留住人,並不容易。特別是對於年輕的廚師,以前的管理模式已經不適合他們,行政總廚要懂得「投其所好」,對症下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