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客雷達評分:★★★★☆(4.5/5)
敗客雷達評語:「這是我們2016年最佳經濟型公路車評測中的優勝車款,Allez E5 Sport延續了該系列車款的口碑。」
亮點:幾何較為適中,舒適性不錯,剎車可靠,輪組不拖後腿。
缺點:車重不是很理想,車座表面下方的邊緣較為鋒利。
目標受眾:如果你在尋找一輛出色性價比公路車來開始你的公路車生涯的話,就選它吧。
Allez這個系列在閃電的歷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時至今日,Allez依舊代表了閃電出品的鋁合金公路車,並成為了越來越多入門車手鍾愛的入門戰車。
展望2016年,Allez系列產品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巔峰,這款車的存在繼續向車友們說明一個道理:即使在今天,金屬材料的車架依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作為入門級別產品,Allez E5 Sport並沒有高階產品上的那些特性與高科技,不過依舊與頂級產品在某些方面一脈相承。
入門價位最佳操控性
在此前的入門級公路車橫測中,Allez經過試騎之後榮獲了我們的「編輯選擇獎」。能勝出其它公路車的Allez自然有其獨特之處,雖然這個價位的入門公路車有很多問題是難以避免的。雖然有些入門公路車可能在配置上讓你耳目一新,但是作為自行車,在公路上的騎乘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考慮到這一點,我們認為Allez提供了我們所沒有預料到的舒適、操控性,以及性能這三者間的平衡。整車重量9.41kg,可能讓你稍稍皺了眉頭——不過相信我,這輛Allez騎起來的感覺要「貴」得多。
Allez E5 Sport整車提供六個尺碼,我們測試的這輛是54cm的。觀察車架,發現頭管部位足夠長,提供給車手足夠舒適的騎行姿勢,但如果你追求低伏姿勢的話,稍加調整也可以獲得激進的幾何。假如你的後背或者脖子有舊傷的話,可能你需要找車行要一根100mm或者更短一些的把立。不過對於一般車友來說,原配的幾何設定稍加調整就已經很舒適了。
雖然原配的外胎上標有25c字樣,不過24.5mm寬度的原裝輪圈最多可以支持28mm的寬外胎。這樣的設計,可以想像到會對騎行治療帶來提升,保證了車輛可以順暢通過路面的顛簸。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寬胎會讓騎行變得緩慢,但實際上卻正好相反,更加順暢的滾動會提升你的踩踏效率,從而提高你的速度。
雖然外胎對路感的影響非常重要,但是車架的影響也不能忽視。Allez E5 Sport的鋁合金車架意味著形變不會很大,27.2mm的坐管也對騎乘感受有一定提升,這種坐管在鋁合金車架上也很常見。
值得一提的是,一輛公路車不能一味追求舒適性,這樣會造成操控感的過於遲鈍麻木,甚至對路面情況毫無反應。這種情況在鋁合金材料的Allez上自然不會出現,這款車會提供給車手足夠的路面反饋。
高速下坡最能測試一輛公路車的操控性,車手必須將自己的提供平衡在公路車的前後輪組之間。對於我們測試車手來說,測試一輛新車的下坡之前,我們要先做一到兩次測試騎行來了解這輛車的調性。但是這次在Allez的測試中,我們卻有種「老朋友」的感覺,這輛車的調性非常容易熟悉。這款車的原配外胎在剎車力提升方面作用不小。
當你全力前進或者是向陡坡發動進攻的時候還是能感受到,作為入門級公路車,重量問題依舊是Allez的短板,阻礙了公路車加速的反應。也就是說,雖然與我們測試的其它入門公路車相比,Allez E5 Sport僅僅多出了300克的重量,不過這300克已經明顯影響了騎乘感受。
除了重量問題,這款車的其他部分都很均衡完美,不會阻礙你對於速度的追求。雖然論衝刺的話這款車可能比不過更高階的公路車,不過舒適的幾何設定以及範圍夠廣的飛輪保證可以讓你安穩坐在車座上來一次長距離的訓練。
價位夠低,但沒有做出不可原諒的妥協
就像之前提過的一樣,Allez E5 Sport的車架沒有搭載閃電最新的SmartWeld技術,該技術可以在不犧牲強度的情況下降低車架重量。雖然沒有搭載最新技術,不過E5 Sport的車架依舊採用了液壓成型技術,尤其是非常細窄的後上叉部位。
雖然高階版本的車架上會使用造型苗條的破風前叉來提供更好的前端剛性,不過E5 Sport依舊採用了設計較為簡單的直管前叉。前叉雙腿為碳纖維材料,內管依舊為鋁合金材料。
打算使用Allez車款來通勤使用的人們會很高興,因為這款車上設計了前後的擋泥板安裝座。不過實話實說,一般入門級鋁合金車架上都會配備這玩意。
就像我們之前測試過的其它入門級公路車一樣,E5 Sport也採用了禧馬諾Sora九速套件。STI手變頭就像我們所預料的一樣,與高階產品相比,Sora的手變頭比較大,這對於小手的車友來說可能不太舒服。
出於成本考慮,飛輪採用了Sunrace的產品,不過對於變速倒是沒有什麼影響,11-32t的齒比範圍搭配50-34t的禧馬諾Sora壓縮盤,非常適合入門車友的使用。
Allez所使用的輪組框高在入門公路車中非常搶眼,值得一提的是,更高的框高會帶給輪組更好的剛性,同時持久性也會更好。
外胎方面,閃電為這款車配備了自家的25c Espoir Sport外胎,帶有防刺穿保護。雖然外胎重量上不佔優勢,但是保護作用不可忽視。
除了輪組之外,夾器也使用了「Axis」品牌,剛需足夠,相較於同價位的夾器來說表現非常優異。雖然這款夾器可能也是Tektro工廠代工的,不過它確實提供了足夠的剎車力度,易於更換的剎車塊也是這款夾器的優點之一。
車座方面,這款車沒理由不採用閃電自家的產品。143mm寬度的Toupe與高階版本的車座在外型上沒有什麼區別,不過填充物更軟,材料也更基礎。據我們的測試車手反映,這款車座舒適性不錯,不過鋒利的座包邊緣設計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抱怨。
整車配置的彎把同樣不錯,人體工程學的造型設計使得上把位騎行握把非常舒適。
總結:簡單好用,入門級無敵手
簡單來說,這就是2016款入門車型中最棒的一款了。極佳的操控感是由對配件的精挑細選堆砌出來的。不過如果你的目標是競賽的話,可能佳能戴爾CAAD8 Sora 7會是更好的選擇,對於其它情況,選擇Allez E5 Sport不會讓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