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釀啤酒」這個充滿浪漫情調的生活樂趣,就像英文俗諺中所說的「Buy a man a beer,and he wastes an hour.Teach a man to brew,and he wastes a lifetime.」,「自釀啤酒」這個充滿浪漫情調的生活樂趣,體驗過一次釀酒樂趣與成就感之後,真的會欲罷不能,想要一釀再釀啊~
透過自己手釀的過程,更能感受啤酒的美味與每支啤酒之間的細微差異。雖然便利性完全不能與超商販售的啤酒相比,但絕妙的風味加上背後的情感,絕對值得把時間與精神花在上頭。
而今天小編將會教大家「自釀啤酒」,喜歡嘗試,勇於創挑戰的人們也可以上網找尋更多相關數據,試著做出不一樣專屬啤酒!
器具與資料分別是:陽光大道麥芽包、Cascad香花(啤酒花)、Centennia苦香花(啤酒花)、Fermentis Safale S-04酵母、三件式空氣單向閥、食品級矽膠瓶塞、純棉濾袋、溫度計、保冷袋,以及照片上沒出現的4300cc發酵瓶與說明書。
首先在大鍋裏加入5公升的飲用水,並且加熱到74度C,將乾淨的濾袋套在鍋的邊緣。
將麥芽全數倒入鍋中並均勻攪拌,確認每顆麥芽都能吸收到水份。
蓋上鍋蓋靜置一個小時,每隔十分鐘檢查溫度是否維持在64度C至67度C之間,若溫度下降可開小火使加溫。這個階段是釀啤酒的第一步驟「醣化」,利用熱水將麥芽中的澱粉凝膠化,再藉由釋放出的酵素轉變成可發酵的醣類。
等待的過程中不用一直盯著鍋子看,只需要記得回來檢查溫度即可,一個小時過後便可以將濾袋拿起,且儘量將袋中的麥汁擠出,但要注意此時袋子仍然高溫,千萬小心別被燙傷。
過濾出的麥汁依舊混濁,顏色也和大家印象中的啤酒不太一樣。此時需要將鍋中的麥汁加熱至沸騰,但切記不能把鍋蓋蓋上。
沸騰後將爐火轉至小火,讓麥汁維持在小滾狀態一個小時。此時需要注意的事項與前個步驟相同,加熱時不需要蓋上鍋蓋,而且要將火勢控制在小火的狀態,因為此時的麥汁中的水份會不斷蒸發,如果火勢太大,屆時能釀出的啤酒就剩下不多了。
在這個一小時的過程中可以隨時加入香花與苦花兩種啤酒花,此為釀啤酒的第二步驟「煮沸/煮花」,啤酒的決定性風味便是在此時形成。
至於要在何時加入啤酒花則是控制香味與苦味的關鍵,原則上苦花會隨著煮沸的時間新增而變得越來越苦,而香花則是會越煮越不香,不管想喝甜一點,或是想喝苦一點,都可以自由的調配,每次釀酒的過程都是一種成長,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風味也是釀酒的最大樂趣之一。
接著開始進入釀啤酒的第三步驟「冷卻」,大家可以選擇蓋上鍋蓋,讓麥汁降溫到適合的溫度,而決定自釀啤酒是否能成功的關鍵就在煮花後的所有過程,因為煮沸麥汁是為了殺菌與蒸發雜質,當鍋子離火後便要留意不能讓麥汁污染,不只所有的用具都要清潔殺菌,就連講話噴口水也可能影響,需要特別當心。
如同剛才所提到「乾淨」是釀酒時絕對重要的條件,而幫助大家完成任務的好幫手,正是各大藥局均有販售的75%藥用酒精!只要是麥汁會接觸到的容器與器具都需要先用酒精消毒,不管是直接倒或裝進噴霧罐裏噴灑都沒問題。
接著過濾麥汁,把較粗糙的雜質給過過濾掉。
裝入已完成清潔消毒的發酵瓶中。
釀啤酒的第四步驟「發酵」,也是啤酒之所以能成為「酒」的原因。而投入酵母的理想溫度是在27度以下。
最後把乾淨且乾燥的「矽膠瓶塞+三件式空氣單向閥」塞住瓶口。
打開空氣單向閥的上蓋,倒入米酒,最後只要關上就一切大功告成了!
第一天的發酵瓶中的液體會呈現稍微混濁的狀態,第二天發酵最活躍時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並把底下的沉澱物沖起,出現不斷冒泡又超級混濁的狀況。
接下來等酵母吃飽醣分去睡覺時,雜質會開始沈澱,液體會漸漸變得澄清。
裝瓶後的發酵瓶需要放置在20度左右的室溫下慢慢發酵,不可以直接曬到太陽,靜置7至10天以上便可以蓋上瓶蓋,放入冰櫃準備飲用囉!
影片
雖然每個人對於好喝的定義不同,但普遍來說已此種方式釀出來的啤酒較能感受到大麥的香甜味,啤酒特有的苦味也可以隨著自己的喜好來調配。
如果你愛喝啤酒,想一起體驗在家釀啤酒的樂趣與浪漫,或許可以把這這個套組當成出發點,一同進入博大精深的啤酒世界!如果你覺得有用,那麼就把它分享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