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愛人帶兒子回家過年 想叫爸媽口難開

@ 2016-05-29

同志愛人帶兒子回家過年 想叫爸媽口難開

Tommy在微博曬出的一家三口照片。

Tommy一家三口今年的春節,從大年初二開始。

一個巴掌大小的手持收音機,兩頂毛絨的英式圓頂帽子,一條圍巾。這是Joe左思右想後選中的禮物。

收音機要給Tommy的父親,因為老爺子喜歡聽粵劇,送給他母親的是帽子和圍巾。

「媽媽很早就想要一頂帽子,Joe怕她不滿意,買了兩頂。」Tommy也擔心不合兩位老人的心意,又給他們各自包了兩千塊的紅包。

年前,Tommy曾試探著問父母,「我訂了票了,春節帶joe和jack回來過年」。

Joe是他的同性伴侶,Jack是他們的兒子。

出乎他意料的是,母親說,好啊。父親也說,回來吧。

Tommy想再說些什麼,卻開不了口,「我怕自己問多了他們又反悔。」掂量不出來父母的真實態度,他又拜託妹妹去打探,妹妹告訴他,沒問題,帶回來吧。

看到照片第一眼就喜歡上他了

從廣州到南寧,坐高鐵只有四個多小時,而這一條回鄉路,他們走了十多年。

1997年,Tommy還在廣州做記者,有一天,接到了一封奇怪的來信。

信是23歲的Joe寫給他的,傾訴了自己看過他的一篇有關變性人的報道之後,心裡的猶豫與疑問。在信中,他說,感覺自己好像喜歡男生。

「我當時比較無聊,就讓他寄了一張照片給我,看到他照片第一眼,我就喜歡他了。」Tommy於是約了他見面。

Joe毫無保留地傾訴了自己的困惑與痛苦,這讓Tommy更加確定,Joe是同性戀,只是對自己的認知還不夠。

那個時候,人們對於同性戀的了解少之又少。早在1957年,中國的有關司法解釋還明確規定同性戀構成流氓罪,直到2001年4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才把「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單中刪除。

Tommy在上中學時就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性取向。當時,他在學校的閱讀室讀一本醫學生活的雜誌,看到了有關同性戀的介紹。他對號入座,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

和Tommy不同,Joe來自相對比較封閉的農村,17歲進城務工,到了20來歲差不多該成家的時候,就跟同鄉的一位姑娘結了婚。

然而婚後,Joe越來越覺得不對勁,但又說不上哪裡不對勁,在看到Tommy的報道之後,他決定找Tommy聊聊。

就這樣,Tommy在向Joe解答了疑惑的同時,展開了追求。沒過多久,兩人便確立了情侶關係。

圖文無關

激烈的出櫃

初二下午5點多,他們回到了Tommy的老家南寧。

進了家門,Joe就把禮物遞給老人。拿到收音機,Tommy的父親研究了好一會兒,滿意地收回到房間裡去。Tommy的母親不住地說,紅包太多了。

這,已經算是令人驚喜的開頭了。

2001年,在跟Joe確立了伴侶關係,又把Joe兩歲多的兒子接到身邊之後,Tommy決定,把父母接到廣州來過年。

生活安定之後,Tommy越來越希望自己和Joe的關係能夠得到父母的接納,為此,他決定進行一次嘗試。

Joe雖然有點忐忑,還是同意了。他們統一口徑,就說兩人是好朋友,Tommy認了Joe的兒子做乾兒子。

Tommy高估了父母的接受能力。

他們來了沒兩天,氣氛就漸漸冷掉了,在離開的前一晚,父親找Tommy進行了一次嚴肅的談話,告訴他,好朋友歸好朋友,但還是應該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

回去之後,Tommy感覺到父母對他逼婚的力度空前加強,每次打電話,三句不離這個主題。

有一次,父子聊得很不愉快,父親讓Tommy把joe叫來接電話,他對joe說,你是結過婚的,有兒子了,我們家阿娃還沒結婚呢,你就不要跟他在一起了。

這讓Joe很內疚。

他面對的困難要小一些。自17歲出來打工養家之後,他的大部分事情都是自己做主。

在接受了Tommy的追求之後,Joe選擇了直接向妻子坦白,「我是同性戀,我喜歡上了一個男的,我要和他過日子去。」

Joe的妻子開始是震驚,但也接受了這一現實,很快,兩人以和平分手結束。兒子Jack跟著姥姥姥爺留在重慶,兩歲多的時候回到Tommy和Joe身邊。

因為有兒子的存在,前妻也與他們一家維持著比較密切的來往。

Tommy向父母出櫃,則要激烈得多。

2003年,Tommy回家過年,母親帶他回老家祭祖,甚至帶他去拜神婆。神婆告訴他是女鬼附身,需要做法事趕走女鬼,才能安心交女朋友。

「我忍無可忍,當場就發作了——你們才發神經!我不要做什麼鬼法,信不信我把這裡砸了!」那一日,Tommy決定向父母出櫃,並坦陳自己已經有了伴侶,就是曾經在家裡見過的好朋友Joe。

之後Tommy奪門而出,冷靜下來之後,給妹妹打了個電話,讓她去照看下父母。妹妹是他關係最好的親人,聽完他的事情,沒有多問,就趕去給父母「滅火」。

那一夜是在父親的沉默與母親的眼淚中過去的。第二天一早,Tommy就趕回了廣州。

沉默半年之後,父母又開始打電話,避而不談Joe和Jack,只是將結婚提到了日程上。

在僵持中,Tommy的母親爆發了,在電話里跟他暴吼:「你不聽我們的,我買包老鼠藥去廣州,把你們毒死我再自殺!」

其實,Tommy一開始就樂觀地覺得父母肯定會接納他的,因為他從小就很聽話,學習成績好,父母也很寵他。他們的反對,讓Tommy感到特別挫敗。

父親跟他說狠話,「不管你事業做得多成功,不結婚不生孩子,就是失敗的,家裡就不會認可你。」

Tommy在那一刻清醒了過來,他知道,不能再抱任何幻想試圖去改變父母。可以不屈從,但不能再硬碰硬。

他的底線是,父母不能受到傷害。

想叫他們爸媽又怕他們不開心

初二晚飯開飯前,Tommy的父親主動來教Jack摺紙元寶,並帶著Tommy和Jack一起給祖宗牌位上了香。

此舉讓Joe一直懸著的心也落了下來。

他其實早就想過,既然已經跟Tommy組建了家庭,他的兒子就相當於Tommy的兒子,過繼到Tommy名下,不僅名正言順,而且還能讓他的父母不那麼難以接受。

Joe就去民政局打聽這個事情,而民政部門規定,過繼領養要在孩子14歲以前,當時Jack已經過了14歲,沒有辦法辦手續。

在母親激烈地反對之後,Tommy採取了曲線救國的方法。

他會有意無意地給父母講些Jack的故事。Jack上高一的時候,他把他們一家三口在學校的合照發給了父母。那時候,Jack的個頭已經比兩位老爸都高了。

慢慢地,Tommy再與他們交流時,他們也開始偶爾問起Joe、問起Jack來。

雖然Jack跟著Tommy祭了祖,但Joe還是稱老人叫叔叔阿姨。他心裡明白,老人只是接受了孫子,對於他和Tommy的關係,二老還沒有從心裡接受。

「我內心是很想叫他們爸爸媽媽的,但又怕他們不開心。」Joe說。

大年初四,Tommy一家三口陪父母到公園散步。他特意讓Jack攙著父親,讓Joe攙著母親。

單獨跟Tommy聊天時,父親還是表達了憂慮,他覺得不管怎麼樣,結婚生孩子是人生要走的路,「郎平五十多歲了還再婚,說明人老了還是要有個伴。」父親堅持道。

如今,Tommy年屆50,父親已經86歲了。在他的記憶中,一家人從未有促膝長談這一說。就連他與妹妹之間,也維持著親密有間的默契。能說到這一步,已經算是父子之間為數不多的交心了。

「我告訴他,Joe對我很好。我們是不會敞開談這個事了,畢竟他們年紀也大了,只要能接受這個事就好了。」Tommy說。

也曾帶著「女朋友」回老家

雖然同意了他們回家過年,母親還是私下裡跟Tommy說,回來就好,但不要回老家了。城裡的親戚們不太多,但第二天,陸續前來拜年的也有十多個。

大家都知道Tommy帶了兒子回來,好奇而又心照不宣。介紹兩人的時候,Tommy就簡單說,Jack是他領養的小孩,Joe是小孩的生父。

Joe和親戚們打了個招呼,發了紅包,就回到了房間,留Tommy陪著親人聊天。

「你接受不接受都可以,不要當著我的面說三道四。」Tommy覺得,「我沒必要向親戚們交代什麼,至於他們背後怎麼想、怎麼說,就不管了。」

Tommy不是沒想過形婚。

形婚,在中國的同志群體中是一種常見的做法。根據北京同志中心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在2014年的調查顯示,調查樣本中有婚史的同志,有28.57%為形婚。

2006年,一位長期關注Tommy博客的女讀者告訴他,願意與他形婚,回老家應付家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ommy在春節帶著「女朋友」回到了老家。

然而,父母在短暫的欣喜之後,還是看出了問題——不是真愛的兩個人,怎麼看怎麼彆扭。最後,Tommy實在過不了自己這一關,打定主意,再也不搞這一套。

在年前父母同意他帶Joe和Jack回家的時候,Tommy在自己的微信公號「三男一宅」上寫下了一篇文章,《花了15年,我終於攜愛人同志和兒子回家過年》,那一日,這篇文章在他的朋友圈裡刷了屏。

知道內情的朋友都紛紛轉發為他祝福,Tommy細心地一一點贊,並截圖保留。

也有朋友替他擔心,你就這麼出櫃了,作為體制內的人,會不會在事業上受到影響?Tommy卻不甚在意,活到我這個年紀,有些事情也看開了。之前是為了保護Jack,現在他也長大了,我的顧慮也就沒那麼多了。

「三男一宅」的日常

能讓Tommy暫時忘掉那些糾結和顧慮的,是他們「三男一宅」的生活。

一家人,Tommy主外,因為工作關係,調到雲南工作了八年,Joe留在廣州一邊照看還在上學的Jack,一邊打理網店。

他們把自己在廣州的家取名「流星花園」,天台上有一個木頭的小長廊,長廊頂上枝蔓纏繞,Joe在長廊周圍種滿花草,擺上桌椅。

和Tommy相比,Joe看上去似乎更為粗線條,而實際上他心思細膩。

「後來Jack住校,Joe給我發天台的照片,跟我說,你不在家,Jack也不在家,我種了這麼多花也沒有人看。」這些話讓Tommy心裡不好受,在外漂泊十來年之後,Tommy調回廣州工作。

Tommy發現自己越來越依賴Joe了,跟他在一起,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急劇下降。

2015年11月30日,是他們相識18周年的日子,Tommy在微博上發了一張他們兩個1998年在深圳世界之窗拍的合影,並寫上「十八年,感謝有你」。

在「三男一宅」的微博里,經常收到一些網友的私信,諮詢一些事情,生活上的、情感上的煩惱等,有空的時候Tommy也會跟他們交流。

這些問題五花八門,從怎樣找到合適的伴侶、時間久了沒有激情怎麼辦,到愛上直男的苦惱、如何看待老少戀等。Tommy總會真誠地給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還有人問,「我跟男友一起7年了,會偶爾約人回來3P,但是不會讓別人介入到我們的生活,請問我們這種行為是不是很齷齪?」

Tommy坦誠回復,建議他多看看李銀河老師的文章,有些事情看著驚世駭俗,從人性的角度看,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前提是不要傷害他人。

很多同志抱怨找不到合適的伴兒,在Tommy看來,其實不是找不到,而是不懂得珍惜彼此,不懂得經營感情,遇見再好的也把握不了,徒留遺憾。所以,更重要的事情是要有愛的能力。

網友也會跟他開開玩笑。

2月4日,Tommy在一條微博里附了一張圖片,圖中角落的一個相框中,他和Joe兩個人互相依偎的合影若隱若現。

有人開始在跟帖中逗趣,「好纏綿的照片」, 「這張照片暴露了你的屬性」,而Tommy也會回復他們一句,「你暴露了你的八卦趣味」,還在後面附上一個呲牙的笑臉。

其實,早在博客時代,Tommy執筆的「三男一宅」就已經很火了,在同志圈子裡有不小的影響力。

年後,Tommy又張羅著,開了一個同志之家的QQ群,這兩天一直有人在申請加入,已經有了八十多個成員。

「很多同志家庭曾找到我們,問該怎麼向自己的孩子解釋家庭關係,其實我也沒有太多的經驗。」Tommy記得,在兒子10歲半開始有一些認知的時候,Joe出面,向他坦承了「老逗」(廣東人對於父親的稱呼)和「老爸」之間的關係,希望他能理解。Jack毫無芥蒂地接受了這一事實。

Tommy相對比較溺愛Jack,跟他更親近一些,而Joe對他學業上的要求比較高。但Tommy但Tommy還是能感覺出來,那種血緣之間的感情,是不可替代的。

剛剛過了成人禮的Jack,長相英俊,個子高高的,不喜歡甚至有點抗拒拍照,尤其很少見到他自拍,用Tommy的話說,「真是個直男性格」。

正月初五,在離家返回廣州時,Tommy的父親拍了拍Jack的肩膀,告訴他,有空多回來,自己回來也可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