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休息,洗個舒服的澡,是每個人每天都會做的事。但洗澡其實也有個大學問,不僅只是用水沖沖這麼容易噢!你知道嗎?洗錯時間,竟會有健康上的危險!
那洗熱水澡時該注意什麼呢?除了水溫不宜過高、不可直接洗頭(要從四肢末梢開始)外,在時間點上,還有一些不適合的時機點:
一、吃飽後:此時洗澡會造成全身皮表血管因熱水刺激而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可能會引起低血糖、虛脫、昏倒。
二、酒後:酒後洗澡會讓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
三、勞動後:無論是體力還是腦力的勞動,均要休息一下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臟、腦部供血不足,容易發生暈眩或昏厥。
四、早上起床馬上洗澡:由於剛起床是空腹的狀態,血糖低,容易發生暈眩或昏倒的現象;建議若要早上沐浴,在早餐後半小時為宜。
五、 睡前洗澡:熱水會使體溫升高,延遲大腦釋放「睡眠激素」導致不易入眠的狀況,建議在睡前兩小時洗澡為佳。
六、按摩或拔罐後:當然你可以用精油幫自己按摩,由於按摩會增加人體皮膚表面及肌肉的血液循環,若此時再接觸熱水洗澡,會讓更多的血液充於體表,導致體內臟器會有相對缺血、缺氧的現象,可能會有暈眩、昏厥的風險。而拔罐後皮膚因受損,若洗澡可能會導致皮膚發炎等狀況。切記,按摩或拔罐後的前後一小時盡量不要洗澡!
七、天氣冷馬上洗澡:由於此時洗熱水澡,會讓身體在短時間內產生極大的溫差,血管瞬間擴張,容易有胸悶、呼吸困難的問題,更有致命的風險,尤其患有心血管疾病者更要避免。
而除了上述的這幾個時間點外,像是有洗冷水澡習慣,對於抵抗力較差的朋友較不適合;或是洗熱水澡時間過長、晚上不洗澡直接就寢等,都是有害健康的生活習慣!
辛苦在外工作一整天,回家好好洗、泡個舒服的澡,真是人生一大享受啊!一直以為洗澡是很簡單很生活化的事情,沒想到背後還藏有這麼多的「良辰吉時」要注意!在放鬆與享受的同時,多留心這幾個不適合的時間點,洗對時間,讓你簡單洗澡,也可以「澡」到健康與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