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韓飛彈潛艇競賽 又給日本天賜良機

@ 2016-05-28

不久前,朝 鮮成功試射了自己的潛射彈道飛彈,使得東北亞局勢迅速發生了巨變,韓國和日本都打開了飛彈的注意。特別是韓國,以朝 鮮威脅為名,實際行擴軍之實的把戲又上演了。據韓國《中央日報》27日報道,韓國在去年11月27日開始為國產可搭載彈道飛彈的潛艇切割第一塊鋼板,本月的17日正式開工建造3000噸級潛艇(張保皋-Ⅲ)。而現在,韓國軍方正給製造中的這型潛艇上設置垂直發射台,這意味著韓國軍方已著手開發潛射彈道飛彈(SLBM),並將在2020開發完成。

韓國自稱是世界上第12個可自行設計製造潛艇的國家,其潛艇技術來德國,從引進209型潛艇開始,建立了本國的潛艇製造業。從上世紀80年代末引進建造的1200噸級的209型稱為KSS-Ⅰ(張保皋-Ⅰ),後續又引進更先進的1800噸級的214型稱為KSS-Ⅱ(張保皋-Ⅱ,也叫孫元一級),兩級潛艇均計劃各建造9艘。目前,KSS-Ⅰ的9艘早已成為韓國海軍潛艇部隊的主力,而KSS-Ⅱ已服役5艘,下水2艘,在建2艘,正在逐步替代KSS-Ⅰ成為韓國潛艇部隊的新主力。KSS-Ⅱ在韓國首次使用了AIP技術,可在水下連續潛航14天,能攜帶14枚魚雷,還可發射潛射「魚叉」飛彈,後期又增加了魚雷管發射「海星」巡航飛彈的能力,因而戰鬥力大大強於KSS-Ⅰ。

現在剛開始建造中的KSS-Ⅲ(張保皋-Ⅲ)是韓國首次完全自主設計潛艇,因此韓國軍內外對其寄望很大,希望藉此成為潛艇製造和出口大國。從噸位上來看,KSS-Ⅲ達到了3000噸,正好是前兩型潛艇的噸位之和,因此從技術上對韓國來說難度也不小。根據韓國的說法,這種3000噸級的潛艇,雖然仍為常規動力,但是AIP技術更強悍,可使其在水下連續待21天,是所謂的准核潛艇。

最重要的是,韓國將計劃為該艇安裝6個潛射飛彈垂直發射裝置,用於發射韓國自行研製的射程在500公里以上的「玄武-2B」型彈道飛彈。本來,研發飛彈潛艇最難的一關是突破飛彈水下發射難題,但是現在韓國和朝 鮮幾乎均輕易就實現了,究其原因,原來是利用了俄羅斯提供的技術。對於朝 鮮來說,其潛射彈道飛彈KN-11有著傳說的俄羅斯血統,據韓國分析還採用了S-300的垂直發射技術。而韓國這次的「玄武-2B」型彈道飛彈垂直發射技術,也來自俄羅斯,據稱是在為俄羅斯提供經濟合作貸款時交換得到的,但要比朝 鮮先進一代,是採用S-400的冷發射技術。

韓國計劃為KSS-Ⅲ配備的潛射「玄武-2B」型彈道飛彈,據說是在「玄武-2」型彈道飛彈減少彈頭載荷基礎上開發的增程型號,由後者的300千米延伸到500千米。關於這種飛彈,外界推測其外形和尺寸均與俄羅斯著名的「伊斯坎德爾」十分相像,是否有兩者有著某種血緣?即使是不是直接得自俄羅斯的技術,也至少是借鑑了「伊斯坎德爾」的增程方式,可能還有很相像的特殊外形。此前,陸基版本的「玄武-2」型彈道飛彈已經研發成功,使用的就是單個發射筒的垂直發射技術,可以說十分成功。如今再把其移植到KSS-Ⅲ上,雖有一定的難度,但不大,預計韓國能夠突破。

按照韓國開發彈道飛彈潛艇的計劃,KSS-Ⅲ可能在明年中期下水,在試驗和完善一定時間之後,要在2019年交付,在2020年服役。KSS-Ⅲ的服役,毫無疑問將加強韓國海軍的作戰能力,更能大幅增強韓國的反擊能力,可以使韓國不再懼怕朝 鮮的核威懾。根據韓軍的規劃,攜帶「玄武-2B」型潛射彈道飛彈的KSS-Ⅲ可游弋在朝 鮮近海,一旦發現朝 鮮軍方有異常動向,即可即時發射「玄武-2B」型潛射彈道飛彈摧毀朝 鮮的核基地,不使其有攻擊韓國的機會。但部署在黃海中北部的韓國潛艇的飛彈,理論上也可以打擊中國沿海目標,因此這種威懾並非只針對一個國家。而且,這還是KSS-Ⅲ的第一批次計劃,後續的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計劃,還將能攜帶更遠射程的潛射彈道飛彈,這麼遠的飛彈射程,威脅的可不僅僅是朝 鮮,很還能還有中國首都北京和經濟中心上海。

同時,由於東北亞的複雜局勢,韓日兩國也是存在著很大的競爭關係的,KSS-Ⅲ也有很強的對付日本的考量,這一點日本也不是不知道。因此來看,當朝韓紛紛發展飛彈潛艇的時候,日本表面上不說,但是暗中卻在積極準備。日本現有的「蒼龍」級潛艇本身就是世界最大的常規潛艇,以日本的技術,在該級潛艇上裝備一種潛射飛彈想必也不是難事。因此,一旦朝韓的飛彈潛艇紛紛服役,日本必然不會善罷甘休,其以這兩個國家的飛彈威脅為藉口,可以很自然地發展同類武器應對,到時美國也不好說什麼,更何況日本也並不是專門對付朝韓的,其中很大的成分當然是瞄準中國。所以,當東北亞的飛彈潛艇進入競賽階段時,各國互不相讓,而受害最深的必然是中國,最得意的當然是美國。而這種以常規潛艇搭載彈道飛彈的模式,也很難被外界採取措施加以制止,所以這一地區的這輪飛彈潛艇競賽,再加上日韓國內不斷湧起的擁核聲音,必將深深考驗中國的大國外交智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