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拍胸脯說這橋保80年不壞,他們贏了,百多年了,還好好的

@ 2016-05-28

在照相機發明之前,人們靠文字記錄歷史。有了照相機之後,後人便能看到實實在在的「古代」。這不能不說是現代人的幸運。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中國各地近百年前與如今的對比圖,看哪些變了,哪些沒變。

第一圖是1910年的蘭州,中圖,1930年,下圖是現在。主景觀,黃河鐵橋。此橋1908年2月開工,至1909年7月通車。耗銀31萬餘兩。合同簽訂於1906年,德國人承建。當時計劃用銀14萬餘兩。摺子遞上去之後,最終得到了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的首肯。德國人拍著胸脯講,「若如所議章程架修鐵橋,甘願保固八十年」。當然,這是有前提的,鐵橋的一切零件,都從德國運來……從天津港到蘭州,數千里地,先是火車,再是馬拉驢拖,光運費,就用了12萬多兩——當然,此橋的性價比,超高。從竣工至今,馬上就107年了,它仍在黃河上矗立著。

宜賓,變化太大了。

1900年和現在的西湖。哪個更漂亮呢?看起來是現在,楊柳依依,路面乾淨。但當年,沒這麼多遊人啊,雖然主要是泥土地面,卻滿是自然的氣息。如果說以前是淡妝,現在是濃妝,正應了蘇東坡那句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各有各的好。

1921年和現在的西安。城樓和城牆基本還是原樣,但原來的荒野,現在已成了繁華之所。上圖中,有一個小孩帶著他的狗,百無聊賴地玩著。下圖,有個騎摩托的人,停在路邊,玩著手機,也挺無聊的。

西安,1949年和2016年。

2016年的漢口總商會,與85年前,基本沒什麼變化。

1920年和2016年的上海。上圖船多,下圖房多。那些房子裡,說不定哪天就發生什麼風靡網絡的事情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