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日本的F15再不敢硬闖中國領空

@ 2016-05-27

從今天開始日本的F15再不敢硬闖中國領空

【導讀】:日本這一行動充滿了對中國的惡意,不過中國可以大方說,日本這麼鬧騰,真的敢來和中國正面交鋒麼?中國在這方面做的準備,不知道比日本多了多少...

根據全球火力網站的統計,中國的戰鬥機部隊已經成為世界規模第二大的部隊了。中國軍事現代化以來,各種新型戰機不斷服役。殲10B、殲11B、殲11D、殲16、殲20等新型戰鬥機層出不窮。

對於中國來說,此前落後的太多,現在大批戰鬥機的快速服役,其實是為了「補課」。實際上,中國的一些戰鬥機水平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雖然人均水平仍然不及世界先進,但是就整體上來說,已經是一支成熟的空軍了,雖然能力還不足與遠洋作戰,但是面對近處的威脅,中國的航空兵部隊已經可以有足夠強大的能力一一化解了。

中國的戰機可以不再依靠戰鬥意志比對方高來硬著頭皮亮劍,而是可以從容用高科技水平和對方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較量了。

就在不久前,日本新成立了第9航空隊,駐守沖繩,從日本全國抽調了大量的F15戰鬥機和F2戰鬥機來組建這個新的航空隊,而且日本已經直言不諱說了目的:中國空軍最近幾年戰鬥力突飛猛進,之前日本幾個航空隊輪流和中國空軍中國海軍進行較量,這樣已經忙不過來了,現在需要一支專門成立的航空隊來應付中國。

對於中國來說,這不是一個好兆頭,日本這一行動充滿了對中國的惡意,不過中國可以大方說,日本這麼鬧騰,真的敢來和中國正面交鋒麼?中國在這方面做的準備,不知道比日本多了多少。目前來看,中國的殲11戰機和殲16戰機已經批量服役,殲11作為蘇27戰鬥機的改進型號,最新的一批安裝了中國的航電系統和武器系統,在戰鬥力水平上有很大提升。

而且,中國的中國的殲16戰鬥轟炸機,被認為是中國版「鴨嘴獸」戰鬥轟炸機,雖然沒有那麼大,但是其作戰能力不容小視,殲16裝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和PL10紅外成像空空飛彈,探測距離和打擊精度都比F15J高很多,如果日本F15J想跟中國正面衝突,那麼他們還沒有發現中國戰機時,已經被中國的戰鬥機擊落了。

而且,F15J已經非常老化,上世紀80年代的飛機,到現在快40年了還在飛,戰鬥機飛行中受到的負載很大,這對戰鬥機的壽命很有影響,一款運輸機能飛50年,而戰鬥機一般10多年就會減少飛行頻率,而日本的F15J常年很高的飛行頻率,面對嶄新的殲16,日本弱再不自量力,自會吃到苦頭。

美媒稱:日本用F-35很難撼動殲20亞洲霸主地位

據洛·馬公司發言人稱,日本飛行員將在今年年底前首次飛行F-35A戰鬥機。洛·馬公司F-35國際溝通經理Eric W. Schnaible稱,日本的首批4架F-35戰鬥機將在今年11月從沃斯堡生產線下線,日本飛行員將在亞利桑那州盧克空軍基地首次駕駛F-35飛機,澳大利亞、挪威和義大利的有關人員已在該基地學習駕駛F-35。

Schnaible還稱,日本製造的38架F-35的首批飛機將於明年從名古屋下線,新飛機將與美國第35戰鬥機聯隊的F-16一同駐紮在Misawa ,F-35飛行員訓練最終將在日本進行。

日本版F-35A短距起降

F-35 是美國洛馬公司牽頭,與英國航宇公司共同研製,並聯合了多數北約的美英盟國參與的號稱「世界戰鬥機」之稱的第五代戰鬥機。對於日本購進F-35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有媒體分析稱,日本希望用F-35對抗中國的殲-20、殲-31等新一代隱形戰鬥機。

F-35聯合戰鬥機

對於此觀點,筆者認為表示一笑而過就好,據美國媒體報道殲-20將服役40架,所以單單是從裝備數量上看中國就占有絕對優勢。從性能方面看,F-35作為一款輕型戰鬥機,採用單發動機,但是為了隱身性能,需要彈倉內置,於是戰機的內置彈倉只能設置在機腹的兩側,因此導致了戰鬥機顯得異常臃腫,即使採用了比F-22使用的發動機還要先進的F-135型發動機,也無法進行超音速巡航(超音速巡航是四代機的重要指標之一),其航程僅能達到2200公里左右,而作戰半徑估計也就在850公里上下。

從目前公布的基本參數和作戰性能來看,殲-20的作戰半徑、載彈量、雷達搜索能力、以及信息化指揮能力,與F-35相比都占有絕對優勢。至於殲-31,它現在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具有非常強大的作戰潛力。殲-31採用雙發配置,飛行過程中的穩定性、可靠性遠高於F-35。這些數據足以證明就算日本購進F-35也不能夠對我國空軍構成實際的威脅。

隨著殲-20和殲-31的逐漸服役,對F-35的優勢更將逐漸顯現,作戰能力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大。中國空軍戰機革新時代將隨殲-20的服役而到來,這其中包括航空母艦艦載機的革新上。殲-20戰機具備隱身和超音速巡航能力,並且配有先進的航電系統。所以中國軍方對殲-20登上航空母艦還是充滿期待的。

中國只用600架戰機就能打贏空戰讓美不可思議

根據合眾國際社的在4月份的披露的一份美國空軍最新研究項目的成果稱,現在美國與潛在敵人之間的制空能力的差距正在縮小,尤其是中國和俄羅斯這樣具備完整空天防禦體系的國家,可以抹平美國現有的技術優勢。

美國如果想要打贏這些國家,需要把制空權當做一個贏得勝利的條件,而不是贏得勝利的能力。

意思非常明確,就是制空權再也不是美國人絕對控制了,中俄兩國也可以爭奪制空權,美國想要贏得未來空戰的勝利,需要的不僅僅是裝備上的更新,更是整個戰場認識上的顛覆傳統理念,既美國一定會領先對手這樣的思維定式。

這個項目成果是由美國空軍主管戰略規劃與需求的副參謀長邁克·霍姆斯中將和「事業能力合作小組」(ECCT)的「制空權2030」研究項目負責人亞歷克蘇絲·格林克維奇在美國空軍協會的早餐會上透露的信息。根據他們的研究顯示,儘管中國這樣新型大國擁有超過3000架飛機規模,不過能夠使用的先進戰機大約只有600架。不過這並不耽誤中國贏得制空權,甚至可以說在中國周邊的天空中,沒有人能夠跟中國相匹敵。

根據美國2016年的軍力報告稱,中國正在試飛兩款五代戰鬥機,殲-20戰鬥機和殲-31戰鬥機。殲-20將會在2016年進入部隊服役,但是殲-31處於尚不明朗的態勢中,儘管中國稱它是一種能夠挑戰F-35市場地位的新型戰鬥機。同時中國和俄羅斯之間關於蘇-35的合同仍然在模糊中,儘管蘇-35的機動性和長航程能夠更好的應對遠海威脅,但是這與中國自主研發的戰機有重疊空間,比如殲-16和殲-11D戰鬥機。

儘管如此,中國已經給所有的戰鬥機配備了先進中距空空飛彈,並且接入了中國的C4I指揮網絡中。尤其是中國現在有30架以上各型預警機,可以在區域內對100以上目標進行持續跟蹤。而且先進的第4代空空飛彈可以依靠預警機通過數據鏈指揮,發動對目標超遠程攻擊。

這是中國依靠600架戰鬥機掌握制空權的關鍵,因為儘管不是所有戰鬥機都具備先進中距空戰能力,但是把飛彈發射出去交給預警機來引導,極大的提升了中距空戰中飛彈的命中率。而且中國也正在構建基於預警機作為信息中樞的空天一體打擊網,這也會使得美國原來所以來的所以來的空天信息優勢被抹平。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非對稱性高招。

根據美空軍參謀長邁克·霍姆斯中將的說法:美國是過去25年的全球唯一的大國,但是現在不是了!以前美國有足夠的優勢展開聯合作戰,不過從來沒有遇到過美國和敵人同樣都有隱身戰鬥機,美國和敵人都有精確制導武器的情況。現在美國自認為所擁有的先進技術,敵人也都掌握。這是美國空軍前所未遇到的困境,可以說以現在美國空軍的實力是無法打得贏這樣的空戰。這也是美國罕見表態對中俄這樣的大國沒有打贏的底氣,可以說是服了氣。

根據「事業能力合作小組」的亞歷克蘇絲·格林克維奇的說法稱:美國已經到了無路可退的地步,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走,只能老老實實回歸到按照技術周期辦事,發展比敵人更新更快的裝備上。不過這些裝備的開發周期已經越來越長,在二戰時期開發一款新戰鬥機只需要3個月,現在則需要10年左右。所以要開發更多原型技術投入到實際中,在現實中進行成果驗證。尤其是未來激烈的亞戰場環境不會等美國按部就班的完成全部測試,所以只要確認能夠對未來打贏對手有幫助,就應該開始生產。邊生產邊改進,才能最後戰勝其他對手。

雖然上述二位從事的是美國軍事理論的研究,但是已經可以看出中國經過了30年的努力,在彌合和美國之間技術鴻溝上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對於已經取得的成績自然讓人感到振奮,不過中國仍然需要加強短板建設:例如空中加油機這些方面,我們和美國空軍之間仍然有差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