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原武官:絕不能低估敵對勢力對國家安全的威脅

@ 2016-05-27

我國正在推進的深化國防與軍隊建設改革,必將使中國的軍事力量發生質的飛躍和發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同時,我們也要時刻警惕在看不見硝煙的戰場的鬥爭,強化我們的國家安全意識,築牢全黨、全軍、全民的心理防線。

本文首發於國防參考 作者: 楊毅少將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原武官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國家安全工作,多次強調要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變化的新特點新趨勢,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當前,我國正處於從大到強的發展新起點,我們的機遇前所未有,面臨的戰略挑戰也是空前複雜嚴峻,我們必須全面領悟習總書記關於國家安全的重要論述,始終牢記,在我們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上,警鐘仍須長鳴!

2015年12月中旬,筆者參加了《環球時報》舉辦的「敵對勢力在多大程度存在」的討論會。在討論中,參與者的意見、觀點不同實屬正常,然而一些觀點卻令人震驚與擔憂。

某些大學教授、學者在發言中,更多的是在「敵對勢力」概念字眼上下功夫,直接或間接地否認存在針對我國的敵對勢力。他們認為國內只有「犯罪嫌疑人」,不存在敵對勢力;在國際上只有競爭對手和夥伴,不存在敵對勢力。這些觀點絕不是簡單的個人看法,在相當程度上代表了社會上存在的一種思潮。

在筆者看來,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學術分歧,而是大是大非問題。我國正處在實現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衝刺階段,各種敵對勢力絕不願意看到我們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的順利推進,必然千方百計地進行破壞和阻撓,對此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正確、準確地判斷我國安全利益與發展利益面臨的安全威脅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必須重視各條戰線、各種不同「戰場」的鬥爭,不是只有拿著武器的敵人才叫「敵對勢力」。經過6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我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包括軍事力量在內的綜合國力已經讓任何企圖入侵我國的敵對勢力望而卻步。

但是,威脅我國安全的局部戰爭,特別是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的危險依然存在。在東海、南海方向,與蠶食我國領土和海洋權益勢力的鬥爭有可能引發軍事衝突;面對台灣島內的「台獨」勢力分裂國家的危險更需要解放軍將士枕戈待旦。

各種敵對勢力對我國的國家安全虎視眈眈,因此,我們絕不能對「敵對勢力」是否存在作盲目樂觀的估計。

第一,進入我國的便衣敵對勢力為數不少。可以說,穿著軍裝、拿著武器的敵人不敢貿然入侵我國。但是,境外敵對勢力派遣大批間諜,以經商、旅遊、學術交流、非政府組織、基金會援助項目等為名滲透到我國社會的各個角落,用各種手段腐蝕拉攏黨、政、軍官員,發展間諜、尋找代理人。

有的國家還直接派人到我國重要軍事基地和設施拍照、測繪,我國國家安全機關破獲的多起案件都令人觸目驚心。

第二,在意識形態領域內的鬥爭也是異常激烈。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人們往往容易放鬆警惕。冷戰結束後,特別是我國改革開放以後,國人的意識形態觀念在逐漸淡化。

但是,西方國家在意識形態方面不但沒有淡化,反而在強化「攻勢」。他們以推廣經過包裝的西方 「普世價值」 為名,企圖挖空、否定我們的核心價值觀。

他們的代理人通過否定我國歷史上文天祥、岳飛等民族英雄,否定邱少雲、黃繼光等現代英雄,否定焦裕祿、雷鋒等人民的公僕,進而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的民族解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從而顛覆我國幾千年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粹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摧毀我國人民的政治信念。

第三,以「為民請命」的面目出現,企圖達到煽動社會動亂的目的。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力抓黨風廉政建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贏得了人民群眾高度評價。

值得警惕的是,一些敵對勢力躲在陰暗的角落裡造謠生事,以誇大事實、扭曲事實、編造事實等手段,利用少數官員的腐敗現象和某些社會問題,煽動「仇視執政黨、仇視政府、仇視軍隊、仇視執法機關」情緒,干擾公正的司法程序,破壞社會穩定。

第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放大歪理邪說對國內安全的殺傷力和破壞力。信息技術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的交流提供了快捷和高效的平台,同時,也為敵對勢力破壞我國家安全提供了機會。

他們利用各種社交網站,通過微博、微信傳播謠言、虛假信息,通過一些語言生動的「段子」,編造令人難辨真偽的信息,在虛擬空間上廣泛、快速傳播。一些缺乏政治辨別力的人們,特別是一些所謂「公知」和網絡「大V」,推波助瀾,在網絡上採取「先入為主」的手法,製造思想混亂和社會動盪。

在看不見硝煙的戰場,鬥爭更加隱蔽複雜,我們必須提高自身的戰略警覺。對以上敵對勢力威脅我國國家安全的種種手段,必須高度警覺。這些敵對勢力在平時可以達到煽動動亂、破壞社會穩定的目的,在戰時,就可以達到擾亂民心、動搖軍心的效果。

我國正在推進的深化國防與軍隊建設改革,必將使中國的軍事力量發生質的飛躍和發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同時,我們也要時刻警惕在看不見硝煙的戰場的鬥爭,強化我們的國家安全意識,築牢全黨、全軍、全民的心理防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