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男寶寶下體出現異常,背後的原因許多家長都沒聽過

@ 2016-05-27

樂樂是個早產的寶寶,在家裡人的精心養育下,生得粉嫩白凈,十分惹人喜愛。然而有一天媽媽在給他洗澡時,發現樂樂的陰囊兩邊不對稱,一側能摸到一個如花生米大小的睪 丸,另一側卻什麼都沒有。家長十分著急,趕緊帶樂樂到醫院去檢查,醫生給樂樂做了仔細檢查後,他被醫生確診為單側隱睪症。

家長一定要警惕寶寶睪丸未下降至陰囊內

隱睪是指男嬰出生後單側或雙側睪丸沒有降到陰囊而停留在其正常下降過程中的任何一處,也就是說陰囊內沒有睪丸或僅有一側有睪丸。隱睪症有三種情況:一是睪丸停留在腹腔里;二是睪丸降落在大腿根部腹股溝區域;三是睪丸位於陰囊上方。

絕大部分男嬰在出生時睪丸就下降到陰囊內,只有約3.4%的男嬰在出生時睪丸未能下降至正常的位置。然而,隨著睪酮水平的升高,大部分患兒的睪丸在 出生後3個月可下降至陰囊內,到1歲時隱睪的發病率僅約0.8-1.5%。也就是說,男嬰一歲之後若睪丸仍未下降到正常位置,則診斷為隱睪症。

隱睪不僅影響孩子性腺的發育,導致成年後的不育症,還可能有癌變的潛在風險,家長需警惕。

家長應從小給寶寶做睪丸體檢

嬰幼兒及兒童青少年時期處在睪丸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如果出現隱睪症狀而沒及時治療,可能對其成年後的生育功能造成無可挽回的影響。

因此,做為家長,從男嬰降生後的第一聲啼哭起,就要仔細檢查寶寶是否有隱睪症狀。早產兒是隱睪的高發人群,育有早產兒的家長們更是要時刻警惕。調查顯示,30%的早產兒在剛出生時會有隱睪的症狀出現,而足月新生兒僅有3%會出現隱睪症狀。

家長檢查寶寶的睪丸,要小心撫摸他的陰囊,查看一下陰囊內是否有兩個狀如小花生米大小的睪丸,動作一定要輕柔。如果未能在陰囊內觸及睪丸,那就沿著 腹股溝輕柔地觸摸,看是否能觸摸到睪丸。如果觸摸到,切勿盲目暴力地強行將睪丸推至陰囊內,應積極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系統的評估及治療。

隱睪需與睪丸回縮、滑動睪丸做鑑別

有些寶寶的睪丸在一歲以前就已經下降至陰囊內了,但細心的家長仍會發現,睪丸有時候又會縮回腹股溝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正常人陰囊的溫度比體溫低1.5-2℃,睪丸自行下降之後,因為環境溫度過低,或者是檢查者手的溫度過低也可導致睪丸暫時性返回腹股溝區。這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