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注意了!寶寶常抓耳朵,可能是患病了!

@ 2016-05-26

林女士前年生了一個兒子,對孩子的疼愛那是捧在手裡怕摔,含在嘴裡怕化,寶寶的一舉一動都在她的視線範圍內。不過最近,林女士發現一歲的兒子總是抓耳朵,不管是在玩耍時還是睡覺時,這種情況都有,有時睡著了,又突然醒來抓耳朵,這天晚上寶寶發燒了,拿體溫計量了量,天啊,差不多40度,林女士趕緊送寶寶去醫院醫治,沒想到檢查出寶寶竟得了中耳炎!

幸虧發現的早,不然寶寶這麼小,根本不會表達身體的不適,如果時間長了,沒有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聽力障礙,甚至造成語言發展遲緩和學習能力差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因為耳朵就在大腦旁邊,大腦支配五官,而中耳炎是呼吸道感染引發的。

中中耳炎病發原因: 中耳炎是小兒常見病之一,發病率極其高,由於寶寶出生不久,免疫功能還沒發育完全,而患上中耳炎的原因是寶寶中耳結構不健全,咽鼓管的發育也不完善,咽鼓管又短又直,管腔比較寬,咽鼓管的生理性狹窄處還沒有形成,管道接近水平位,這樣,咽鼓管的另一端即鼻咽部開口端就幾乎與鼻底相平。由於咽鼓管的這一特點,嬰兒一旦患上呼吸道感染,鼻咽部的細菌很容易沿著咽鼓管咽口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症。

寶寶患上中耳炎有哪些表現:

抓耳朵:要認真觀察寶寶在平日裡是否經常有抓、揪、摸耳朵等情況,如果有就要注意寶寶可能患中耳炎了

發燒:連續幾天發高燒(37.5℃以上),就算吃了藥也沒多達效用,寶寶依然哭鬧不止,那就要及時送醫院,並向醫生說明情況,讓他檢查寶寶是否患中耳炎了。

耳朵有黃色不明分泌物流出或有積水:有這種情況,馬上送去醫院,因為這有可能是急性中耳炎了,它會造成耳朵鼓膜穿孔

哭鬧:孩子喜歡哭鬧很正常,但那是在白天清醒時,如果在晚上睡覺時,突然醒了放聲大哭,怎麼也勸不住,而且晚上睡不著,那要帶寶寶去看醫生。

防止中耳炎:

1.洗澡時,及時清理掉寶寶耳朵的積水,因為有些媽媽幫孩子洗澡,常常有水進入寶寶的耳朵也不知道。

2.防止寶寶感冒,中耳炎就是呼吸感染引起的。

3.注意寶寶耳朵周圍的衛生

4.哺乳時應避免躺著喂奶,應把寶寶抱起來,取半坐位哺乳。讓寶寶少含奶嘴,因為頻繁的吸吮動作容易使病菌從鼻腔後端進入咽鼓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