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稱樂見美國解禁對越軍售 美媒: 出人意料

@ 2016-05-25

美媒稱,歐巴馬總統23日宣布美國將開始向越南出售武器,中國對此的反應有些含糊不清:表面上對結束禁運表示歡迎,儘管這被認為是對中國在南中國海進攻策略的抗衡。

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網站5月23日刊文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說:「我們樂見越南同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國家發展正常關係,希望這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

文章稱,鑒於中國與越南和南中國海其他鄰國的關係,再加上對美國介入該地區領土糾紛的態度,中國的反應的確出人意料。不過,至少一名分析人士說,這表明了這兩個大國之間關係的複雜。

「目前來說,中國外交部的回應是合理的,」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朱峰對《華爾街日報》說:「我們不希望表現得過於敏感或惱怒,因為美中關係非常複雜,也很重要。」

朱峰說,解除禁運向北京的領導者傳遞了一個該地區可能發生的力量平衡變化的清醒信號,但是在沒有看到美國計劃採取的其他行動之前還很難判斷其真正的影響。

【還有分歧難化解】

歐巴馬宣布解除對越南武器禁運,擺出了與越南交好的姿態。不過,新華社駐河內記者樂艷娜分析,當前仍舊有兩道分歧橫亘在美越之間。

第一是所謂人權問題。一方面,歐巴馬在越南大秀親近。另一方面,美國國務院發表的2015年國別人權報告把越南稱作「獨裁國家」。一些美國人聲稱,大約有100名越南「異議人士」受到監禁。

白宮在向媒體記者介紹歐巴馬越南之行時表示,美國希望越南強大、繁榮和獨立,也希望越南「尊重人權和法治」。

每次在美國人權報告出台後,越南從官方到媒體都會進行駁斥,認為越南近年來人權情況大有改善,政府尊重人權和法治。

歐巴馬到達河內當日,越南剛剛舉行完國會代表和各級人民議會投票選舉。越通社說,投票率高達98%以上,如此高的投票率「證明全國各地,不分社會成分、宗教的所有選民已享有公民權利,並行履行好他們的責任」。

第二是雙方在美國重返亞太問題上並不是十分合拍。西方媒體普遍認為,歐巴馬借這次訪越,推動越南在亞太再平衡里扮演重要角色。

但是,樂艷娜說,越南奉行的是不結盟政策,在大國之間尋求均衡,並利用多邊機制提升國際地位。兩國可能在南海等問題上加強合作,但越南不太可能完全站在美國一邊。

【實際意義有多大?】

2016年是歐巴馬總統任期的最後一年。有分析人士認為,去年是美越建交20周年,歐巴馬避開了去年,選擇在任期最後一年前往越南,這意味著在歐巴馬看來,美越關係並非像他所展示的那樣,是「重中之重」。

回顧歐巴馬7年多任期,東盟10國中,只有越南、寮國和汶萊沒有訪問過。今年除了越南,美國官方已經放出歐巴馬將前往寮國出席東盟會議的消息。簡單而言,對於歐巴馬而言,此次訪越是一次「補全」之旅,也是在為任期內的外交政績圓滿打基礎。

歐巴馬上任後比較重視與東盟之間的關係,把東盟看成是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重要部分,希望拉攏東盟制衡中國。只不過,除了菲律賓阿基諾政府,東盟各國政府都不太願意成為美國的棋子。

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研究員代帆認為,越南有可能與美國改善關係,但是不太可能完全倒向美國。

一方面,在越南國內,由於越戰等歷史原因,依舊存在著不小的反美聲音;另一方面,中國是大國,也是越南鄰國,與越南有著非常密切的經貿聯繫,難以想像越南方面會捨近求遠,採取敵視中國的政策。

代帆說,在南海問題上,中越雙方的確有分歧,越南方面更有可能把美國當作一張「牌」來打。但從大局來看,越南在大國間平衡自處的原則不會有太大改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