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下降的低溫,一時間讓人無法適應,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脖子又酸又硬,根本是雙重打擊啊!一離開溫暖的棉被,頓時有一種渾渾噩噩的感覺,無論怎麼扭、怎麼搥,就是不會通,沒繼續惡化算是運氣好。
就在這時,救星來了!隔壁那位看似粗魯的男同事,忽然豎起了他的「一陽指」,往我的「風池穴」一戳......咦?好像有點用處了,難道古代人說的點穴是真的嗎?
後來,認真的去找尋一些相關資料,瞭解到原來是這麼回事啊!
位於頸部上、髮際線凹陷處的這個穴道,在中醫學稱為風池穴,因運行至此的經血在成為陽熱風氣擴散至腦部故稱之,風池穴主要對應頭痛、暈眩、肩頸痛等症狀。呼!不過這樣的說法好教科書,其實就是肩頸覺得疲勞、僵硬的時候,適當地對「風池穴」施加一些壓力,順暢的話是會直達頭頂,氣血通暢。
當然,穴道的療法只是暫時舒緩的方法,我們還是要找到根本原因的,總不能每次冬天一來、人一疲勞,肩頸老毛病就發作一次吧?特別是我們女孩子,肩頸這邊可是相當重要的!不過有關肩頸方面的問題,需要調整的層面是很廣的,我們可以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1.睡得安穩嗎?
床的軟硬度有沒有適中、支撐好脊椎,枕頭的大小或角度有沒有調整好,這些都會影響到脖子甚至是全身骨頭的放鬆,要特別留意。
2.睡姿有沒有壓迫到神經?
一般來說,有些人會習慣側睡,但側睡的角度如果一直壓迫在同一點上,往往最直接影響的就是肩頸的神經。
3.心情的變化?
睡前有沒有讓自己徹底放鬆?心理影響生理的層面也是很重要的
綜合上面這些問題,再加上天氣的變化,有時候真的是會加倍感到不適。所以,確實的調整好這些狀況,再搭配前面說的穴道療法,讓這個冬天的肩頸可以不再僵硬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