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巫小詩
小學的時候練書法,周末要背著墨水瓶去老師家,瓶子沒擰緊,墨水把包里的文具都染髒了,生悶氣,覺得書法太討厭,難學又惹禍,學了幾天再不願意去。
後來念高中,語文作文總拿不到理想的分數,硬著頭皮問老師原因,他說「文筆不錯,可惜字丑了些。」
學校組織作文比賽的時候,老師甚至主動建議我,「寫完找個字好看的同學幫你抄一遍,否則得獎的可能性很小。」
◆ ◆ ◆ ◆ ◆
大二的時候考駕照,帶我的教練脾氣很不好,我被罵哭兩次,羞辱智商N次,跟自己賭氣,說過陣子再學,後來乾脆就沒再去駕校,如今即將畢業的我,依然沒有駕照。 過年回家,我所在的小城市的計程車,春節是不開計價器的,10塊錢的路程,能漫天要價地說30,不坐拉倒。 家人在忙,家中有閒置的車,可是我不會開啊,我只能去攔計程車,送上門給他們宰客。 還有半途而廢的游泳,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美術,明天再背吧的單詞……它們都在後來某個猝不及防的瞬間,跳出來為難我。 因果報應真的是恆久存在的真理,所有偷過的懶,都會變成打臉的巴掌。
◆ ◆ ◆ ◆ ◆
新家裝修的時候,有一部分家具是手工現做的,木工師傅在我家工作的時候,大門敞開著通風,一位來鄰居家走親戚的老伯,特意進來旁觀。 老伯說,自己現在還在遺憾,當年沒有好好學做木匠。 他年輕的時候跟著老師傅一起學木匠,覺得太精細太麻煩,還被割傷過手,於是就不願意學了,想做一些輕鬆簡單的活兒,然後跟著親戚一起去沿海打工。 沒有一技之長的他,去過搬磚的工地,去過流水線的工廠,最後忙忙碌碌十幾年,依然沒在大城市安下家,只好回家鄉做點小買賣。 曾經跟自己一起學木匠的夥伴,如今一個個成了當地令人尊敬的手藝人,甚至開起了自己的家具製造廠,而他,只能站在陌生人的門邊,欣賞別人「展示」著他曾放棄的技術。
◆ ◆ ◆ ◆ ◆
記得蔡康永寫過: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真的是這樣。
◆ ◆ ◆ ◆ ◆
減肥的時候偷懶,夏天滿大街瘦長腿的時候,你只能對著自己的肥肉生悶氣。 上學的時候偷懶,同學們一個個念名校入名企的時候,你又只能在深更半夜裡抱怨懷才不遇。 所有偷過的懶,都會變成打臉的巴掌。 我不知道怎樣去勸服一個懶人改過自新。 我只知道:
打臉會疼,臉腫了會丑。
*作者:巫小詩,90後自由撰稿人、文章首發在微信公眾號:巫小詩(ID:bywuxiaoshi)、作者微博@巫小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