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離不開呼吸。人每分每秒都在進行呼吸運動,但你卻未必呼吸得正確。英國一項研究顯示,90%以上的成年人都不會有意識地調節呼吸。
而據我國呼吸科專家統計,城市中一半以上人呼吸方式不正確,短淺的呼吸不僅讓許多人大腦缺氧,容易疲憊,而且還容易誘發多種疾病!
呼吸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命活動之一。"呼吸既包括肺部換氣,又包括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和交換。人們通常所理解的呼吸,多指呼吸運動,也就是胸廓有節律地擴大和縮小,完成吸氣與呼氣。
這能為身體提供氧氣,排出二氧化碳,保證生命的正常運行。人的肺平均有兩個足球大肺是體內外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雖然體積不大,但肺泡壁面積約有70平方米。
英國一位瑜伽大師曾指出,人的肺平均有兩個足球那麼大,但很多人因為呼吸太短促,使空氣不能深入肺葉下端時,導致換氣量小,所以大多數人一生中只使用了肺的1/3。
簡單的一呼一吸,其實有很多種方式,主要分為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現代人由於常坐辦公室,缺少運動,許多人呼吸又淺又短,僅用胸式呼吸。
專家指出,這種呼吸方式每次換氣量非常小,在正常呼吸頻率下通氣不足,會使體內的二氧化碳累積,導致腦部缺氧,出現頭暈、乏力的症狀。
為了更好地發揮呼吸器官的潛力,人們應該有意識地加深呼吸,避免快而淺的呼吸。
雖然人常常意識不到自己在呼吸,但這"一口氣"卻能左右人的身心狀態,呼吸就等於生命力,也是更新和代謝的力量。呼吸的方式,就是人的 生活方式。
例如性格暴躁的人,呼吸也不會安穩不少現代人呼吸變得淺短無力,血液中含氧量降低,再加上飲食失衡、運動不足,各種慢性病隨之發生。
如果能糾正呼吸的習慣,培養良好的呼吸質量,"就可以擁有一本邁向身心健康的護照。如何學會正確呼吸最關鍵的有兩點,一是要緩和吸,也就是吸氣的時候,要均勻緩慢,儘量深吸,讓氣體能充滿肺泡;
二是要用力吐,吐的乾淨,這樣才能將廢棄全部排出體外,保障交換的氣體多一些。最科學的呼吸方法為:"吸---停(屏氣10-20秒鐘)---呼"的呼吸形式,可使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也可使腸鳴次數增加,有利於消化吸收,從而有益於健康長壽。
以深長的腹式呼吸為基礎,逐步使肺、肋骨、橫膈膜等肌肉群在呼吸時運動到最大幅度,讓空氣充滿肺部的"全體呼吸法"。
剛開始雖要刻意練習,最終目標卻是融入生活,各種姿勢和動作都結合呼吸法去做。如此將更能掌握身體的力量和節奏,提高效率。
例如用呼吸法攀登高山時,比較不會出現頭痛等高山症狀;打高爾夫揮桿能揮得更遠。這種呼吸方法,在公車上、走路時、工作間隙,或者對著公園的樹都能練習。尤其面對突如其來的負面情境時,呼吸法更能適時調節身心、穩定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