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快節奏的一線城市,你是不是總覺得時間不夠用?
然而在韓國的最大城市首爾,人們卻非常奢侈地抽出了一個多小時來發獃,而且還頗具創意地辦成了比賽。
來源: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5月22日,韓國首都首爾的漢江公園就舉行了一場長達90分鐘的發獃比賽。
約60名參賽選手來自各行各業和各個年齡層。當天下午3點開始,在30多度的高溫下,參賽者面無表情、目光呆滯,不能看錶,不玩手機、不聊天、不睡覺、不吃東西、不聽音樂,或者大幅度的移動。那些接聽電話、看書、睡覺、打盹的人會被淘汰,但允許撓頭、摳鼻、摳腳等小動作。在90分鐘里心跳最穩定最慢的人勝出。另外,評委們還會參考現場觀眾的投票。獎品包括一個獎盃、一本證書和一筆現金。
本次活動的口號是「放鬆你的大腦」。「讓我們從未在智慧型手機、電視或電腦的信息過量中解脫的大腦休息吧!」官方聲明說道,「讓我們享受放空的一刻。」
今年的冠軍是28歲的說唱歌手申孝燮。他說:「我平時準備唱片都會身心俱疲,報名比賽只是單純地想好好放鬆一下。」他強烈推薦那些有偏頭疼和想法太多的人士參賽。
申孝燮是粉絲們無意間發現的,他們還給他的準備活動錄了像。隨後他把現場的圖片上傳到了Instagram上分享。
韓國是世界上數字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該國有5042萬人口,其中80%有智慧型手機。越來越高的數字化依賴被認為是一個嚴重問題。據官方數據,韓國的智慧型手機用戶每天花了4小時用來刷Twitter、聊天或玩遊戲,其中15%出現了上癮的症狀。
2014年10月27日,當地的活動人士自發發起了第一次發獃大賽。獲勝者是個9歲的小學生金智明。金智明的勝出多少令人意外,畢竟她還處於接受新事物的活躍期。她的媽媽這樣說讓女兒參賽的原因:「她的老師告訴我她上課老發獃,回家後我還罵了她。」當年,很多人還以為這是一則「洋蔥新聞」。
2014年10月27日,當地的活動人士自發發起了第一次發獃大賽。獲勝者是個9歲的小學生金智明。
源於韓國的「發獃大賽」後來也傳播到了中國。2015年7月,第二屆國際發獃大賽在北京舉行,80名來自不同行業的發獃選手參賽。剛畢業的男子素描模特辛時雨獲得冠軍。
2015年7月,辛時雨獲得冠軍。金智明還為他頒了獎。
2014年12月20日下午,浙江首次發獃大賽在寧波文化廣場舉行,現場200多名參賽選手在寒風中作呆萌狀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從天亮比到了天黑,並且中途要接受舞蹈《小蘋果》、卡通人偶等各種各樣搞怪的干擾。
《赫芬頓郵報》的創始人Arianna Huffington曾說「未來的贏家是那些能在鬧市中獲得安靜的人」,你要不要試著放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