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竟被她迷倒 一個中國農婦從白手起家到身價20億
2016-05-22 12:29
一提到巴菲特,大家肯定第一時間想到「世界首富」、「股神」這些高大上的標籤。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巴菲特竟被一個中國農婦迷倒,親自為她拍攝宣傳視頻,還留下親切合照。什麼樣的農婦,竟有如此本事,讓股神巴菲特都情不自禁,她又如何從白手起家到身價10億的呢?
1、窮鄉僻壤的農民企業家
李桂蓮,1946年出生於大連普蘭店的一個農村家庭。由於家庭貧困,她只讀到4年級,那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能穿上質量好點、漂亮點的衣服。她回憶道:冬天,父親在田裡幹活,單褲上纏著草繩保暖。
1979年,她30歲,只念過4年書的李桂蓮卻已經做了8年生產大隊支部書記。9月,李桂蓮在自己的家鄉——距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60多公里外的楊樹房鎮,創辦了新金縣(現普蘭店市)楊樹房服裝廠。
經過3天的考試後,她留下了第一批工人——85名婦女。由於貨源和技術的局限,她們只能加工椅墊、套袖等,舉步維艱。儘管如此,李桂蓮,這個只讀過4年書的廠長卻立下了大目標:「要做就做最好」。
1981年的春天,市內一家大服裝廠廠長找到李桂蓮,說他們與一家美國公司簽訂了一項條絨西服加工合同,每件西服由46塊面料組成,要求3天內拿出樣品,準備去西歐參加博覽會。如3天拿不出樣品,另選廠家,還要索賠。
為了保質保量準時完成任務,李桂蓮與員工們乾了三天三夜,400件西服終於趕製出來。當李桂蓮和技術人員趕到機場把樣品送到外商面前時,外商吃驚了。他對樣品很滿意,但不相信是農村小廠做出來的,當即退了機票,非要到工廠親眼看看不可。
他們來到工廠就直奔車間,順著車間流水線逐道工序查看,並撕破一件西服做破壞性試驗。最後他滿意地笑了,連聲夸「OK,OK」,並當場拍板,16000件條絨西服全在這裡做。
2、跨出國門做生意
1992年,她的公司獲得了外經貿部授予的進出口自營權,從而可以直接與外國公司接訂單、做生意,走出國門尋找市場和目標客戶。從此,國際市場的大門向著小小的服裝廠開啟。
1997年,她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中國服裝創立世界名牌新聞發布會」,並向世界宣布:「讓中國服裝與世界大牌一爭高下」。
當時很多人持懷疑態度,但李桂蓮毫不遲疑,她請來義大利、日本著名的服裝設計師為自己服裝做設計,請來美國營銷專家做推廣。2006年,她重金聘請了阿瑪尼的前首席設計師凱特林·伊萬諾加盟,擔任創世品牌的設計總監。
3、巴菲特幫她做宣傳
2009年5月,應世界股神巴菲特的邀請,李桂蓮赴美國訪問,參加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東年會。
2009年9月,世界股神沃倫·巴菲特先生專程錄製的祝賀李桂蓮公司成立30年視頻正式對外公布。視頻中,78歲的巴菲特盛讚李桂蓮的西服讓自己70多年來首次被人誇獎帥氣。他甚至開玩笑地聲稱自己和比爾·蓋茨應該開一家專賣店去銷售中國的西服,並戲稱自己會是一名出色的推銷員。
如今,這家李桂蓮創立的服裝小廠已發展成為擁有直屬成員企業40多家,員工7000多人的上市公司,產品遠銷海內外。李桂蓮總資產也達10億元,並多次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如今的李桂蓮,把集團交給兒子石曉東管理。退休後,她投資近千萬元,在遼寧貧困地區創辦了十餘所希望學校。
其實大家也不用羨慕她,她是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才會有今天的成就。我們也要努力的去尋找各種賺錢的機會來賺更多的錢,比如股票投資,也許大家會覺得風險很大,但是風險與機會是並存的。股票投資,機會很重要,但還要看你能否抓的住機會,如果你不會,沒關係。只要你能選擇跟對人就可以。只要有名師與你交流方法,一定會事半功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