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最後一天,我們來進行一趟愛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愛,而究竟什麼是真愛呢?
愛,不會使用拳頭。
愛,不會批評你胖、懶或是丑。
愛,不會在朋友面前嘲笑你。
愛,不會以傷害你的自尊為樂。
愛,是一種以氦氣為基礎的情緒;愛,總是走高雅路線。
愛,不會讓你乞討。
愛,不會讓你掏錢給她。
愛,絕對永遠永遠不會把小孩牽扯進來。
愛,不會要求或希望你改變;然而,如果你做了改變,愛會和你一樣對此感到興奮。當你又走上回頭路,愛亦會與你共行。
愛,不會列舉你的缺陷和弱點。
愛,相信你。
愛,是有耐心……
愛,是有耐心的;愛,不會對你強調耐心是什麼。了解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很重要。
耐心只有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才會展現出來,而由此你才能感受到它。
然而,當你在你的伴侶臉上看到一種表情寫著:「我對你很有耐心。」這可能是一個警示,暗示你正處在一段暴力關係中。
肢體暴力是一種傷害,情緒暴力則是另一種傷害。這些攻擊也傳達了含義。人們經常說,情緒暴力關乎的言語是:肥、丑、笨、懶……但重點其實不在於這些字眼兒上,因為一個在情緒上具有攻擊性的人不會總揮舞著言語的大棍子,反而是訴諸無跡可尋的言語毒藥。
事實上,他們可能會對你說出甜言蜜語,而且總是支持你身邊的事物。但他們潛藏的傷害會以一種細微的、狡猾的方式逐漸滲透。所以,這個影響是循序漸進的,而不像拳頭打在臉上那樣實在。
一位具有攻擊性的伴侶總會掌握大局,他們有著強烈的控制欲。他們也許會特別羞怯地與你分享一些明知會激怒你的信息。為了把重要事物的決定權攬在自己手上,他們也可能會提出合理的論點來說服你。
如果你擁有某種才華,或是天生就對於某項特殊技能很上手,而你的伴侶為此感到嫉妒,那麼他可能會以削弱它的消極方式來傷害你:一點兒也不提起你的才華,沒有絲毫讚美或支持。或許,他還會對你拋出一段看似微不足道卻又完美無瑕的批評。
當你們之間出現了必須經過討論才能解決的問題時,他卻選擇用沉默作為工具,讓你感到挫折或是難過,甚至故意勾起你的其他情緒,這也是另一種傷害的方式。
情感暴力是為了自己而採取的行為,那是一種破壞或動搖他人信心的過程。
具有攻擊性的人永遠不會改變。倘若一段關係中的某一方是這樣的人,尋求夫妻治療根本就毫無意義可言。心理醫生也許會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說的可是非營利的事實:施暴者是不會改變他的本性的。
情況只會惡化。
人們之所以在暴力關係中不採取任何行動,理由就和他們維持愛人關係是一樣的:他們已經共築了一段人生,有小孩、有財務利益、有共同的嗜好,如此等等。
然而,也許最主要的原因只是在於,他們並沒有意識到對彼此的傷害。
當我們想到家庭暴力時,腦中浮現的會是一個強有力的施暴者和一個脆弱的受害者:具有雄性氣概的惡霸和弱勢被動的女子。你不認為這是你的情況,所以這不可能是你。
那麼,讓我從醫學角度出發,告訴你家庭暴力實際上是什麼樣的,也許會有所幫助。以下是來自全美家庭暴力防治熱線(NationalDomestic Violence Hotline)的檢驗清單。你不妨自己問問看,你的另一半是否有以下情況:
·以奚落的語氣或行為使你感到難堪
·以令人害怕的方式看著你或做事
·掌控你的行為、你交談的對象或是你的行蹤
·阻止你與朋友或家人見面
·拿走你的財物,讓你必須向他要錢,甚至拒絕給你錢
·負責做所有決定
·批評你是一個糟糕的父親或母親,或者威脅你要帶走甚至傷害你的孩子
·不准你工作或念書
·擺出一副他的侮辱沒什麼大不了的樣子,好像一切都是你的錯,甚至否認自己的行為
·摧毀你的所有物,或者威脅你要殺掉你的寵物
·以槍枝、刀刃或其他武器恐嚇你
·推擠你、掐你或是打你
·強迫你去嘗試,然後把過錯怪到你的頭上
·以自殺來威脅你
·威脅說要殺了你
家庭暴力發生時,你真的很難檢測到它,因為你覺得家庭暴力總是發生在別人身上,你夠機靈也夠老練,絕不可能有和具有攻擊性的人相處一分鐘。這種想法更為荒唐:家庭暴力是下層社會的問題,只有在那些住在以鋁牆板搭建成屋子的家庭里才會發生。
更何況,如果你受到了欺負,你一定會知道。
但事實上,有些事情就是太可怕而不可得知,太難承受而不可親見,太痛苦而無法理解,太痛心而無法面對。
你可能身處在一段暴力關係中,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其實是看不見暴力的真相的
有時候,真相必須被緩慢地抽絲剝繭,因為我們不可能一次抓住所有事實。或許有一天,你將有能力瞥見自己身處關係中的暴力問題。
假以時日,你就能看到更多真相。
因為如果你允許自己接受一丁點兒的真實,那困難的部分、晦澀的部分就結束了。最終,你將能夠看到其他餘下的部分。
此外,你愈是覺得自己不可能處在一段暴力關係中,就必須愈仔細地檢視你與伴侶的關係。不是因為你想要試圖看見不存在的危險,而是因為如果真有暴力存在,你會比其他人更有可能視而不見。
請注意,針對他種種的言行,你要問自己:「如果他對我的朋友說出這些話,我是否會覺得他不懷好意?」
試著真正地聆聽他人對你說的內容,試著像是第一次聽見它一般,試著看看這一番話是否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操縱。
這是一張波譜。也許你的另一半不是完全的「具有攻擊性」,只是有一點兒控制欲。這種情況是很容易察覺的。
真正難以覺悟的是當你與一個火力全開的施暴者交往。儘管在其他人眼中,這個現象再明顯不過了,而對你來說卻還是如此難以明察,也許原因之一是缺乏對照。他們具有控制欲和攻擊性,但這就是他們啊。
如果你有小孩,而你的另一半對他們實施肢體上、心理上或是性方面的暴力行為,現在就立刻離開。
離開不需要勇氣。
離開需要的是愛。
作者 | 奧古斯丁·巴勒斯
節選自《如何生存的非生存能力》
···
奧古斯丁·巴勒斯是一位經歷與眾不同的作家,他沒有什麼學歷背景,卻能以其幽默的文風、獨特的視角、深邃的思想吸引了眾多的讀者。
在書中,巴勒斯將他自己及身邊人的親身經歷一一道來,以此引出28種「如何生存的非生存能力」。小到體重問題、單身問題、工作問題,大到看到事實背後的真相、在絕望中找到希望,巴勒斯就像我們的摯友一樣,在書中一一給出答案。讀過之後,我們將會發現更好的自己,了解自己內心的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希望《如何生存的非生存能力》一書能讓更多的人從此拒絕偽裝的人生,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張德芬
28種「非生存能力」
如何面對一團糟的感覺
如何找到真愛
如何做個胖子
如何做個瘦子
如何有自信
如何粉碎羞愧感
如何面對生病
如何看到事實背後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