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越來越感觸一個重要的能力——深度思考能力。
記得有兩句風格類似的話——你要相信,你所看到的世界,一定是表像;你要相信,我說的每句話,都是錯的。
以前覺得夠偏激,夠閃亮,夠裝B,現在覺得,大多數情況,還真是這麼回事。
當別人告訴你我們這個行業多麼牛逼,賺著一個月6位數的收入,在朋友圈曬著世界旅遊,名牌包包,儼然一副人生贏家的的狀態,忽悠你進來一起合夥的時候,多想幾層。連歷史都不能做到客觀的記錄,何況一個行業。任何行業都有贏家和輸家,這才是商業本質。
只不過贏的人擁有了光環,聚光燈和話語權,而黯然離開的人,不會進入大眾的視野,說話連個迴音都沒有。同樣按照80/20法則,我們視野範圍所看到的,一定是那一小部分,而且還是那一部分金字塔頂端的人的風光。
陽光照亮了他們,而你卻認為一定也能照到自己。因為他們說,我可以,你也可以。
如今自己的圈子大了不少,接觸了一些對於這個這個世界而言所謂「高大上,逼格高,自帶光環」的行業的人。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行外人各種羨慕,行內人各種吐槽。月薪幾萬的金融和月薪幾千的體製內教師,還都彼此羨慕著對方自己所沒有的東西呢。
說白了,沒有什麼是真正的好的行業,也沒有真正的壞行業。關鍵是這個行業帶給你的東西,能不能滿足你的的熱情,匹配你的性格,發揮你的擅長。
都是因人而異的。
既然都是盲人摸象,看不清全貌,很多人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就是所謂的「拒絕被洗腦」。別人給你講一套新的理念,或者新的商業模式,聽不懂跟不上,就說不要給我洗腦,不吃這一套。表面的全盤接受,或者表面的一味拒絕,都是沒有「深度思考」的結果。
中國大陸這幾年,因為網際網路在幾個加速度般的推動下,確實一切都在迅速的更迭。套用一句廣告語:唯一不同,就是一切都不同。
淘寶雙十一的一天900億和你家街邊商鋪的冷清凋敝,租金下調,冰火兩重天,就是在同一時間,同一片土地上發生著。張小龍說過了三個月,微信就已經不是原來的微信了。你還在賣商品,人家已經在賣場景了。
到底是「洗腦」,還是「金礦」,沒多少人有慧眼。
既然說到「洗腦」,這裡忍不住要給這個詞做個正明。我認為只有缺乏深度思考的人,才會有「洗腦」一說。
網際網路時代,為「自由意誌」提供了釋放甚至是宣洩的渠道,但「獨立思想」卻是「自由意誌」的基礎和前提,卻未必人人都得。如今我們肯定不缺信息,而是甄別信息的能力。「深度思考」這個時候就顯得尤為重要,沒有這個,信息氾濫和沒有信息,本質上是一樣的。
有深度思考的人,凡事都會多思考幾層,儘量接近理解事物的本質,有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學和價值觀,他們不會排斥新的理念,反而會更有好奇心去瞭解,去甄別,去選擇,留下真正有營養的東西,拒絕或是執行。
缺乏深度思考的人,看到三四月份股票漲到傻子都賺錢了,結果五月份自己也去開個戶進入掘金......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看到淘寶開店這麼賺錢,O2O那麼盛行,自己也去搞一家,結果悲催發現線上運營推廣的成本現在已經比線下的還高了。
網際網路的行業,好多都是一開始看不懂,到後來就跟不上了。永遠都是前面的人吃肉,後面的人喝湯。但是,一開始人家在做在說在做在普世的時候,你不是說人家在洗腦麼。
全盤接受也不對,一味否定也不行,怎麼破?
深度思考的重要性,浮出水面。
這是時代,話者多,智者少,以下兩點,純個人體會,看官自己甄別哈。
1,用深度思考打開世界的圈層
如今我們都是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卻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圈層,同看一場球賽,你我的世界可能沒有任何的交集。這是網際網路帶給我們的融合,也帶來了分離。所以,多聽一些不用立場的聲音,哪怕是雜音,有助於多方位瞭解事物,看的聽的多了,大概能瞭解大家在關注些什麼,在意些什麼,也許就能發現時代和行業的趨勢。
不然,磕破腦袋也想不明白一個賣書賣情懷賣知識服務的羅胖,怎麼就做到了13.2億美金的估值,而且,這才只是剛開始。
多想想現象背後的動機,尋找看不懂的存在背後的合理性。多思考幾層後,發現很多以前理所當然的事情,多想幾層之後,居然會發現不一樣了。
這個外在形式,叫「頭腦風暴」。
我們需要用自己的大腦去看世界,不然你所看到的,是別人喂給你的世界。
2,用深度思考來解自己,指導生活。
這個世界現在已經越來越熱鬧了,我還是那個觀點,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和不喜歡什麼,直到你做了。在一個在自己不喜歡或者不能發揮自擅長的行業裡做10年,內心始終不能達到高層次的愉悅感,真的沒有比這更大的浪費。好在人有自我調整能力,通過不斷的失錯,慢慢總能找到方向。關鍵是,試錯要趁早。
在這個過程中,用深度思考在發掘自己內心真正的熱愛,優勢和弱點,更深刻的瞭解自己,就會不盲從,不隨從,這比什麼都來的重要。
另外,深度思考如果是一個坐標圖的話,「多思考幾層」是思維的縱向挖掘,而「多思考幾步」是橫向現實拓展。
體現在生活和處事上,比如出門在外,會多想可能發生的狀況,提前做好準備;比如與人交流,多考慮對方的需要和感受,這個外在體現形式,叫做情商;比如做事業,會提前做好規劃和流程。凡事能夠多思考幾步的人,相對比較能做好風險控製,即使輸了,也不至於跌得太慘。
總之,深度思考會很累,但,也會很有趣,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