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職總了解,今年接下來還會有至少1000名員工被裁。不過,職總助理秘書長詹惠鳳強調,勞動力市場目前仍緊俏,被裁員工一般都能找到新的就業機會,關鍵是員工是否具備市場所需技能。
今年首四個月,設有工會的企業已裁退約1380名員工,接下來預料還會有至少1000人被裁。換言之,設有工會的企業今年裁退的員工總人數將與去年相近,甚至可能更高。
不過,職總助理秘書長詹惠鳳強調,勞動力市場目前仍緊俏,被裁員工一般都能找到新的就業機會,關鍵是員工是否具備市場所需技能。
她日前接受《聯合早報》專訪時透露,今年1月至4月間裁員的企業主要來自製造業(如設計各種機器、固定裝置和架構的精密工程)、服務業(如石油能源相關的諮詢服務)和造船與海事業。
詹惠鳳說:「這些企業因不同原因裁員,如業務不理想、母公司整頓全球業務等……所幸一些遭油價下滑等周期性問題影響的企業,如吉寶集團,仍在設法保住團隊中的新加坡人,主要是通過提前終止外籍員工的合約,不更新期滿的工作準證,或不雇用已達重新受僱年齡頂限的年長員工來縮減團隊。」
吉寶集團較早時宣布將陸續縮減其全球團隊,預計減6000人,其新加坡分包(sub-contract)勞動團隊則將減7900人。
詹惠鳳指出,許多企業都是分階段裁員,有些早至兩三年前已開始進行。以今年4月為例,有18家公司裁退了271名員工,部分在此之前已開始裁員。
據職總了解,今年接下來至少還有1000名員工被裁。
詹惠鳳說,金融與保險、運輸與倉儲、專業服務和資訊通信等領域,接下來都有企業要裁員,當中包括因土地被政府徵用,必須在今年底結束營業的裕廊鄉村俱樂部。超過100名員工將因俱樂部關閉而受影響。
電子與電器工業工友聯合會秘書長陳勇良受詢時說,製造業的整體前景依然「充滿挑戰」。他說:「電子業容易受全球需求周期性下降的影響,今年預計將困難重重。我們已觀察到不少公司透過精簡業務轉型,我們將與它們密切合作,為受影響的員工找新的工作並安排技能培訓等。」
目前設有工會的企業大約有1500家,當中中小企業為數不多,抱怨人手不足的小型餐飲和零售業者就不包括在裡頭。去年,共有45家設有工會的公司裁退2512名員工,這比前年的2246人高。根據工會至今已知、全年有近2400人被裁來推算,今年的裁員情況不會有所改善。
但詹惠鳳相信,今年的冗員情況會比2009年金融風暴席捲全球時來得好。她說:「只要還有足夠的就業機會就不成問題,關鍵是協助工人向價值鏈上游挺進,協助他們掌握合適的技能從事同個行業里高增值的工作,或投身不同的行業。」
她也呼籲有意裁員的企業儘早通知工會,讓工會能更好地為員工配對工作,或推薦和安排技能培訓課程。一般而言,設有工會的企業會按照集體協定,在裁員前至少兩個月通知工會,再與工會商議何時通知受影響的員工,並會避免在佳節前這麼做。
檢討冗員管理指導原則 企業要裁員應先通知人力部
儘管法律沒有規定,但人力部發言人受詢時透露,部分有意裁員的企業會主動通知人力部。人力部也會從新加坡勞動力發展局和職總就業與職能培訓中心等機構獲取消息,與企業交流,鼓勵企業採取負責任的裁員行動。
發言人說:「勞資政協作夥伴也在檢討《勞資政冗員管理指導原則》,確保原則仍適用。有意裁員的企業應及早通知人力部,讓人力部和相關機構能夠共同與企業合作,儘早為受影響的員工提供援助。」
據聯合早報了解,勞資政協作夥伴將於近期推出修定後的指導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