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航母戰鬥群有難言之隱!中國周邊都不敢長久停靠

@ 2016-05-22

別看斯坦尼斯在海上鬧得挺歡實,但是它停在哪讓美軍很著急。近來,美國海軍「約翰·C·斯坦尼斯」號(John C. Stennis)航母在太平洋海域鬧得挺歡,又是在海上進行實彈射擊演習,又是讓航母大兵跳下大海練游泳,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樣讓人很討厭。但是,航母作戰不可能總飄在海面上,回港補充是個大問題,目前的例行巡航已經曝露了這方面難題,未來的戰時補給也將會是美軍航母戰鬥群的難言之隱。

2016年4月28日,中國人民政府嚴辭拒絕「約翰?C?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及其他幾艘附庸艦艇停靠香港,美國軍方和一部分參議員都大呼戰時補給問題太難,有國會議員為美國海軍支招稱,美軍可以考慮讓航母戰鬥群停靠在中國台灣地區進行補給。美國參議員們的思路不能不說非常活躍,但是現在已經不是1970年代中美建交之前,台軍海軍參謀長回應道:台灣地區沒有港口能夠停靠航母。

因此,美國海軍評估戰時航母戰鬥群在西太平洋補給問題時表示,從軍事角度講,中國台灣地區的確不適合作為美軍航母的戰時補給基地,要想搞補給,美軍還是要跑回日本的橫須賀海軍基地。橫須賀原來就是美國海軍「全球戰略」的重要基地,為第7艦隊提供維修和補給能力。而且,橫須賀是第7艦隊目前惟一能夠維修航母的基地,否則就要開回夏威夷,或者航行14天回到美國的西海岸。

橫須賀海軍補給站的補給能力非常全面,基地對岸港內的吾妻島貯存約4000萬升艦艇和飛機用的燃油。基地附近的浦鄉負責補給彈藥,設施面積18萬平方米,並有完善的碼頭裝卸設備。另外,作為美國國土以外唯一具有航空母艦母港機能的港口,橫須賀海軍基地擁有優秀的人員與設施,也能夠為美軍提供維修補給野戰技術支持。

如果未來亞太地區爆發軍事衝突,那麼日本的橫須賀海軍基地必將是雙方關注的焦點,美軍和日本自衛隊要拚命守住這個航母作戰的大本營,美軍的作戰對手則會千方百計排除萬難地擊毀這個基地。由於現代戰場對於海軍基地的打擊手段已經非常多樣,艦載武器、作戰飛機、岸基戰術飛彈、戰略飛彈都能將其癱瘓,美軍現在考慮航母后勤補給還是非常精明的選擇。

「尼米茲」級航母

但是,美國媒體都承認戰時將台灣地區作為航母補給基地並不靠譜。從港口的水深和長度來看,高雄港作為最大的港口有一定的潛力,如果只是容納美軍「尼米茲」級航母還有可能。「尼米茲」級長約310米,排水量高達10萬噸,面積相當於2個多足球場,一般的港口的確不具備停靠能力。但是航母在港口不是停停了事,補給作戰物資才是關鍵,顯然沒有航母的台軍使用的高雄港無法完成臨時補給任務。

航母入港補給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常規物資補給,比如淡水、冷凍食物。二是油料物資,品種有航空汽油、噴氣機油料、汽車汽油、柴油機重油等8種油料。三是武器彈藥,由於艦載武器種類很多,這類補充一般只能在母港進行。四是維修保障服務,能夠對航母進行常規維修的應急搶修。要想把這四項同時完成,台灣地區的所有港口顯然都不具備實力,美國參議員們的提議很難成為現實。

綜合分析,中國周邊的港口滿足這些條件的很少,即使有的港口可以勉強充當補給基地使用,由於和中國大陸距離太近,戰時也容易遭到解放軍的專項打擊,反艦飛彈和常規飛彈都能對港口實施點穴式癱瘓。從美軍航母本身來講,如果在西太沿岸任何港口長期停靠,都會被解放軍鎖定,遭到摧毀的機率也會大增,從這個角度講美軍航母也沒有可能在中國周邊停靠。因此,美軍航母在西太衝突中的長期「介入」並不實現,相關國家抱美國大腿的幻想也可能並不好變成現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