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28歲的羅海陽剛剛在成都舉行婚禮。現在的他,人稱「羅老闆」,接手了家裡一間服裝工廠,身穿D&G的T恤,脖掛明晃晃的項鍊,看起來就是老闆的派頭。
鮮為人知的是,2年前,他還在新加坡做一名普通的機電維修工人,每天早7晚5,出入客戶的家裡修空調。不過,由於技術過硬、人又勤奮,他曾以維修工的身份,進出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的住宅,是位不折不扣的「御用空調維修工」。
內部選拔,先問有沒有腳臭文身
羅海陽是成都人,2008年從成都市技師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那時候他剛剛20歲,畢業後在成都某光纜公司從事生產線工作。 2012年,經親戚介紹,羅海陽通過新都某外出務工平台來到新加坡,在異國操起專業行當,當起了空調維修工。他的客戶中,既有大街小巷的普通市民,也有美國駐新加坡大使館,還有新加坡國父:李光耀。
因為專業學機電維修,又有多年的工作經驗,羅海陽作為成都地區唯一的候選人被外派去了新加坡開利公司,從事空調維修工作,同行的中國人只有2人。
開利是新加坡本地的空調巨頭,提供綜合的空調服務。 3個月後,他剛剛完成上崗培訓,便接到了公司選拔的消息:之前去李光耀家裡維修空調的同事被拒絕提供服務了,公司需要遴選另一名維修工接替。
甄選在公司內部小規模地進行。這是羅海陽第一次踏出國門,英語都還說不流利,沒想到,面試的內容卻讓他脫穎而出。
「有沒有腳臭?有沒有體臭?有沒有紋身」……面試問題需要針對個人情況真實作答。羅海陽說,公司強調「形象第一、服務第二」,可能因為他是華裔,形象老實,當時也沒有戴耳環、首飾的習慣,初面居然順利過關,被公司推薦上報到了李家。
忐忑中,羅海陽等來了終面,形式是視頻面試,面試官是李家住宅的主人李光耀。面試結束,他的工作證上交給了安保部門,經過漫長的審核,3個月後,他第一次真正踏進李家大門。
李光耀親自面試:
(照片來源:新加坡晚報)
「我家的空調都很古老,你會修嗎」
初次見到李光耀是在視頻面試時,羅海陽回憶,「之前不怎麼看電視和報紙,完全沒見過。螢幕對面是個瘦高的老人,坐著,跟我說普通話,簡單問了幾句。」羅海陽告訴記者,不到10分鐘的時間,老人先問了工作經驗、有無犯罪記錄之類的問題,最後拋出個難題:「我家的空調都很古老,你會修嗎?」
「會!」羅海陽自信地回答。這是他的最終面試,在此之前,他已經接受了國內外派平台和新加坡方面公司的層層選拔。
這一點也得到了開利公司的證實,該公司對成都商報記者介紹,羅海陽確實在他們公司工作,為客戶維護李家的十多台空調。
進李家大宅 工具箱要打開檢查
「歐思禮路38號。」當記者提到李家住宅時,羅海陽仍然記得門牌號,並且對著網上流傳的照片告訴記者,「就是這棟房子,不過我們工作走的是後門,不是前門。」
李光耀家是座將近70年的老宅。據媒體報道,上世紀40年代,李光耀從他人手中購得這處房產,一住就是70年。
第一次進入李家,羅海陽還需要公司主管的陪同。他回憶,剛進門,身上的手機、鑰匙就被工作人員收繳暫存了,隨身攜帶的工具箱也被打開,一件一件地檢查。在羅海陽印象里,這棟白色的房子有典型的南洋風格。整座大宅占地有700多平米,四周有2米多高的鐵欄,每個角落裡都站著特警,不時有巡邏人員從身邊經過。
直到再次去李家,羅海陽才近距離地見到穿著相對正式的李光耀,並握了手,用英語問候。說起這次見面,羅海陽興奮不已,雙手比划著說:「我的主管都沒有與他握過手,我第二次去就有機會了。」
此後兩年,羅海陽成了李家的「御用空調維修工」,每周3次來做固定清洗和保養。他說,李家一共10多台空調,大多數是日本東芝品牌,只有兩台是開利品牌,已經工作30多年,年紀比他還要大。李光耀對空氣品質要求非常高,清洗也比其他客戶勤,「一進門,覺得空氣特別清新,一點空調異味都聞不到。」
雖然與李光耀接觸不多,羅海陽印象里卻有一幕場景讓他記憶猶新。某次,臥室大門緊鎖,羅海陽站在門外,試探性地敲了兩下,得到「come in」的回覆後,擰開把手,見到李光耀坐在桌前吃榴槤,還舉起一塊問他:「你要不要來點?」
兩年掙了近6萬 最終決定回成都成家
(照片來源:新加坡晚報)
2年後,羅海陽已經能熟練解決空調的任何問題了,收入也從剛開始的$1500新幣逐漸增加,「2年大概有接近5萬5的收入,記得李家曾經給過200新幣的小費,算是最多的了。」羅海陽的表現讓公司同事印象深刻。
2014年6月底,隨著簽證期滿,羅海陽也面臨著回還是不回的抉擇。新方挽留他續簽,願意提供上升空間和更好的薪酬。但家中父母擔心他孤身在外,遲遲解決不了個人問題。幾番考慮,他還是回到成都,做起了生意,當起了老闆,火速相親結婚,「還是懷念在那邊的生活,辛苦,但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