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無法預防‧但未必危險
一般人聽到「胎兒臍帶繞頸」,總認為「啊!好危險」,甚至與「胎死腹中」劃上等號!其實,準爸爸、準媽媽請放輕鬆,臍帶繞頸並沒有想像的危險,而大多數胎兒是能平安呱呱墜地的!
臍帶繞頸的症狀
臍帶纏繞是臍帶異常的一種,以纏繞胎寶寶頸部最為多見,是臍帶異常中最重要的類型之一。另有一種不完全繞頸者,稱為臍帶搭頸。其次為纏繞軀幹及肢體,常被准媽媽們統稱為臍帶繞頸或臍帶纏頸。
臍帶纏繞胎寶寶頸部發生率為20%~25%,其中臍繞頸一周發生率為89%,而臍帶繞頸兩周發生率為11%,臍帶繞頸3周及以上者很少見,臍帶纏繞胎寶寶軀幹、肢體比較少見。
臍帶繞頸原因
臍帶繞頸是胎兒分娩時常見的情況,一般認為這與臍帶過長和胎動過頻有關。胎寶寶在母體內並不老實,它在空間並不很大的子宮內翻滾打轉,經常活動。每個寶寶的特點不同,有的寶寶動作比較輕柔,有的寶寶動作幅度較大,特別喜愛運動。他在媽媽的子宮內活動、遊戲,動動胳膊,伸伸腿,又會轉個圈,這時有可能會發生臍帶纏繞。
臍帶繞頸危害
臍帶繞頸屬高危妊娠,隨時可引起胎寶寶宮內窘迫。孕末期若臍帶有多處纏繞,對於胎寶寶則是非常危險的,纏繞較緊者可影響臍帶血流的通過,從而影響到胎寶寶氧和二氧化碳的代謝,使胎寶寶出現胎心率減慢,嚴重者可能出現胎寶寶缺氧,甚至胎寶寶死亡。通過B超檢查可在產前看到胎兒是否有臍帶繞頸,有時腹部還可聽到較明顯的臍帶雜音。因此,這時更需要勤聽胎心,注意胎動,以便及時採取措施。
臍帶纏繞後可脫開嗎
當臍帶纏繞胎寶寶,而且纏繞較緊、胎寶寶感到不適時,他會向周圍運動,尋找舒適的位置,左動動、右動動,當胎寶寶轉回來時,臍帶纏繞自然就解除了,胎寶寶就會舒服地休息一會。當然,如果臍帶繞頸圈數較多,胎寶寶自己運動出來的機會就會少一些。
不只繞圈‧還會打結
如果胎動太頻繁,有時會使臍帶成打結狀,即所謂的「真結」。江其鑫醫師說,「根據統計,真結的發生率大概占總生產數的百分之一」,如果有這樣的狀況,發生危險的機會不低,可能有靜脈血滯留、靜脈管壁血栓和胎兒缺氧,造成胎兒死亡或罹患神經系統的疾病。
臍帶繞頸發生後給孕婦的建議:
(1)學會數胎動,胎動過多或過少時,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2)羊水過多或過少、胎位不正的要做好產前檢查;
(3)通過胎心監測和超聲檢查等間接方法,判斷臍帶的情況;
(4) 發現臍帶繞頸後,不一定都需要剖腹產,只有胎頭不下降或胎心有明顯異常(胎兒窘迫)時,才考慮是否需要手術。
(5) 要注意的就是減少震動,保持睡眠左側位。
如何避免臍帶繞頸
是否可以避免發生臍帶繞頸呢?准媽媽可以通過以下辦法減少臍帶繞頸的發生率。 1.適當飲食 多進食富含營養的食物,避免菸酒及過於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忌生食海鮮、沒有熟透及易過敏的食物。
2.適當運動 運動時要選擇動作柔和的項目,如散步、游泳、准媽媽體操等,不宜選擇劇烈的運動,也應避免過於喧鬧的運動環境。
3.適當休息 生活要有規律,不要熬夜,不能太貪玩,避免過於勞累。
4.適當胎教 在進行胎教時要選擇曲調優美的樂曲,節奏不宜過強,聲音不要過大,時間不能過長,次數必須適當。
做到了以上幾點能有效避免對胎寶寶的過度刺激,避免胎寶寶長期處於過度興奮、活躍狀態,能很大程度低降低臍帶繞頸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