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家有新寶寶,通常會有不少人去探望。捏捏小臉蛋,親一親,這往往是對孩子喜愛的表現。做父母的,有時也忍不住親吻孩子。可是您知道這種行為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嗎?
殊不知這種表示友好的行為,卻會導致幼兒免疫力差,容易生病感染:
新生兒免疫力差,易被感染
成人所處環境複雜,一些在成人體內或者從外界攜帶回的病菌,對於成年人來說不會致病或者發病很輕,但對於新生兒來講卻能夠引起嚴重後果,甚至導致死亡,這是由新生兒特殊的生理情況所決定的。
有相關專家指出,孩子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全建立,特別是新生兒免疫力低下。如果成人攜帶病菌,很可能通過親吻、撫摸等行為把病菌傳染給孩子。在門診,媽媽和孩子同時患感冒、皮膚病、口腔潰瘍等疾病的情況是很常見的。
曾有報道,英國母親露絲·斯科菲爾德出生僅11天的女兒珍妮弗因感染「單純皰疹病毒」而亡,專家說這種病毒極可能是斯科菲爾德在懷孕後期染上,並通過親吻等方式傳染給珍妮弗的。
該報道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關注,讓更多人開始關注新生兒「被接吻」的健康安全問題。
那什麼樣的人要讓自家的「寶寶」遠離他呢:
長時間吸菸
有抽菸習慣的家長,不按時刷牙,看見可愛的寶寶就要上前親吻的人群。親吻孩子前最好先刷牙
危害:吸菸者呼吸道和口腔中長時間有尼古丁、煙焦油等有毒物質殘留,嬰幼兒對這些物質非常敏感,容易誘發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口腔疾病
如果父母正在長口腔潰瘍,或有齲齒、牙齦炎等口腔問題,不要親吻孩子。
危害:這時口腔內會潛藏大量細菌和病毒微生物,與寶寶親吻時,這些細菌、病毒微生物會乘機潛入孩子口中,帶來健康隱患。
濃妝淡抹
一些媽媽每天帶妝工作,回家後還沒卸妝就親上了孩子。家長應該儘量避免塗有唇膏去親吻寶寶,在接觸寶寶時應儘量減少化妝。
危害:由於不少化妝品含有鉛、汞等化學物質,且含有雌性激素。這些有害物質通過親吻進入寶寶體內容易引起慢性鉛中毒等病症。
腹瀉拉肚子
拉肚子雖然是腸道傳染病,但致病的細菌是通過口腔進入腸道的,因此帶菌者的口腔也是傳染源。
危害:如果媽媽不卸妝就親吻寶寶,或讓寶寶親吻媽媽,這些有害物質就會進入寶寶體內,可能引起接觸性皮炎、慢性鉛中毒等病症。
肝炎病毒
如果媽媽是肝炎病人或肝炎病毒的攜帶者,親吻寶寶是不夠安全的。
危害:A肝的傳播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和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觸,而B肝則通過注射、輸血或血製品、密切接觸、母嬰等途徑傳染,乳汁、唾液、眼淚都是不安全因素。
呼吸道傳染病
成人如患細菌性腦膜炎、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 感冒、腮腺炎、結核、麻疹、百日咳等疾病,此類疾病接觸唾液即可傳染。
危害:病原體藉由患者咳嗽、打噴嚏、說話時噴出的飛沫,短距離地在風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張口或偶然碰觸到眼睛表面時接觸到,造成感染。
此時媽媽就會問了,除了不讓這些人親吻,撫摸是不是就是安全了?
應注意:非直接接觸
切忌用嘴巴嘗試牛奶的溫度。用奶瓶喂奶時,有的父母直接吸一口來判斷溫度是否合適,實際上這樣做會讓大人口腔中的細菌依附到奶嘴上,然後再進入寶寶的身體。
家長的正確做法應為,將奶瓶倒過來,將牛奶滴幾滴在手臂的內側,如果感覺不燙也不涼,說明溫度比較合適。
在接觸嬰兒的食物或奶瓶等物品前,要注意先洗手。母乳喂養的媽媽在喂奶前最好能用清水清洗乳 頭。
切忌成人衣物與寶寶混洗。寶寶衣服要單獨洗,不要與大人衣服混洗,並且應準備專用的洗衣盆、洗衣液等用具。
由於有些父母跟老人住一起,小編就不得不提醒:千萬不要咀嚼後喂孩子,必須制止!
一些老人習慣將食物咀嚼後再喂給嬰幼兒,認為這樣更易消化。
事實上,老人通常患有牙齦炎等口腔疾病,或者腸胃有問題,這些病症都會產生相應的病菌存留在口腔內。如果孩子吃老人咀嚼過的食物,可能感染上這些病菌。
新生兒有著特殊的生理情況,一些細菌對於成人來說不會致病,但卻容易讓新生兒引起嚴重疾病,甚至死亡。
傳遞愛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親吻,眼神、語言、表情、擁抱等等,都是很好的親子溝通方式。
如果實在忍不住想親吻寶寶,可用親吻額頭、小手代替親吻嘴巴,更要避免其他大人隨意親吻寶寶的嘴巴和臉頰。另外,在親吻或撫摸孩子前,最好洗臉洗手。
總結
嬰兒的免疫系統遠比成人脆弱,成人的生活壞境比較複雜,此時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衛生,明確有傳染性疾病的父母更不要和寶寶親密接觸,應積極治療。
推薦閱讀:寶寶出現了這些情況,千萬不能多喝水!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