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際核飛彈如何填裝彈藥?看完俄羅斯的做法才知道什麼叫簡單粗暴

@ 2016-05-21

洲際核飛彈如何填裝彈藥?看完俄羅斯的做法才知道什麼叫簡單粗暴

世界大國對於核飛彈的保密級別都是最高級,而如何提高核武器的生存能力一直是美俄超級軍事大國一直在做的,美國方面我們可以看到,主要的核飛彈都採用地下發射井的模式發射,而俄羅斯同樣在西伯利亞廣闊的區域分布有上百個洲際飛彈發射井,而這還不包括具備很好機動能力的彈道飛彈發射車。

(俄羅斯正在為洲際飛彈填裝彈藥)

俄羅斯目前正在打造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洲際彈道飛彈,這款名為薩爾馬特的龐然大物將在2018年具備作戰能力,屆時這款龐大的飛彈將替代冷戰時期部署的撒旦洲際飛彈,而就在俄羅斯展示核力量的同時美國也不甘示弱,正在推進路基洲際彈道飛彈的更新換代計劃。

陸基是指飛彈發射的平台,一般分為發射井和地面移動設施發射。與空基(以空中平台為機載)海基(以戰艦和潛艇為平台)發射相對應。彈道飛彈主要是指飛彈的運動方式,與巡航飛彈相對應。所以說陸基飛彈和彈道飛彈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就像一件東西的大小尺寸和顏色一樣。陸基飛彈可以使彈道飛彈也可以是巡航飛彈,彈道飛彈可以使陸基發射,也可以從潛艇甚至水面艦艇發射。

(核飛彈小心翼翼的進入發射井中)

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為提高陸基戰略彈道飛彈的生存能力,有些國家將飛彈發射陣地從地面轉入地下。1959年服役的美國「宇宙神」D洲際飛彈起初豎立在地面發射,以後加築了地面掩體,抗力僅0.014兆帕。1961年服役的「宇宙神」E洲際飛彈部署在地下掩體內,掩體上部與地表面齊平,掩體抗力為0.175兆帕,發射前仍要打開掩體蓋、起豎飛彈、加註推進劑,再點火發射。

中國也部署了洲際飛彈發射井。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美國和蘇聯對飛彈發射井採取了綜合抗核加固措施。到1979年9月,美國完成了1000個「民兵」飛彈發射井的全面抗核加固,使發射井抗力由2.1兆帕提高到14兆帕,截止1988年底,將少量用於部署「和平衛士」飛彈的發射井抗力提高到28兆帕;蘇聯將308個SS-18 飛彈發射井的抗力提高到42兆帕。

(俄飛彈部隊一般為連級為單位管轄一個飛彈發射裝置,注意圖中車門上的數顆星星,可能是代表執行任務成功的次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