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的你,該怎樣強化力量訓練?
健身=進化
健身的你,該怎樣強化力量訓練?
先不要說健美選手那種動不動就200kg深蹲的訓練,我們看看最熟悉的拉扎爾,他們用40kg以上的啞鈴做上斜臥推也是常事,所以力量基礎決定了健身的進步。
我們先看看天天都舉鐵究竟有啥用?
力量訓練會增加肌肉緯度,其中一種原理是因為大重量會更多的刺激到快肌纖維,這種肌纖維有更大的生長潛能。 也是為什麼馬拉松運動員雖然大量的訓練但是肌肉還是依然很小,因為刺激到的快肌纖維很少。
力量訓練也會幫助增強關節和骨骼,讓骨頭更加的結實。 因為身體很重視自我保護,如果覺得自己的骨骼或關節不夠強壯,是不會讓太多的肌肉在上面生長的,以防用力過度而對關節產生的損壞。換種說法就是你的骨骼越強大,上面的肌肉就越多。
力量訓練可以很科學地讓身體逐漸增強。 身體總是想保持在一種平衡的狀態,所以無論增加體重或者減少體重,也是因此原因減肥增肌會變的如此頭疼。 想要繼續進步一定要讓身體打破這個平衡。
那麼該怎麼樣提高力量基礎呢?
最基礎的力量訓練計劃就是1rm 訓練,意思與名稱相同,一周一次最大重量訓練。 這是最簡單而且最頻繁被力量舉初者利用到的訓練計劃。這個原理是推大重量來刺激肌肉和精神系統,雖然一開始會有很快的效果,但是訓練者會很快的就遇到力量平台,因為力量訓練的容量不夠。
所以在主要訓練之後也會穿插補助訓練來強化較弱的身體部位。 但是要小心的挑選這些動作,重量要放輕一些,6-10次,3-5組,不要挑選超過4個動作,因為雖然力量舉訓練對肌肉的破壞沒有多次數的訓練大,但是會對關節會產生不小的壓力。 所以在力量舉動作完成後的補助訓練要以訓練肌肉為主。
力量舉訓練也需要分化周期的,根據重量的強度訓練周期也會有所不同,從2-3周訓練到4-5周,甚至有些1x1計劃是10周以上。 周期劃分成3種,高容量訓練,高強度訓練,和恢復訓練。
其中高容量訓練會在高強度訓練之前,這樣可以讓骨骼和身體適應一下接下來要用到的大重量,常見的5x5訓練就是高容量訓練。 在高容量訓練結束後,可以測試一下1rm或者休息2周左右,然後開始高強度訓練,一般都在90% 1rm 以上。
但是因為身體不可能日復一日的在這種高強度下訓練,所以這種高強度周期會比較短暫,強度越高,周期越短,之後身體需要一段時間好好的恢復。
聰明的小夥伴也許已經秒懂了是什麼回事,那麼看看這位叫王海的小夥伴怎麼強化自己!以下為原文轉載。
「力量舉」這個詞我是15年三月份接觸到的, 花了整一個月的時間去了解了關於力量舉,五月份開始正式嘗試力量舉訓練,三大項訓練數據暫時未更新,因為同年十二月份腰部受傷,這裡提供我15年11月15日測得的三大項1RM數據,體重80kg,硬拉210kg、臥推110kg、深蹲170kg。
先解釋下力量舉與大力士的同異之處,兩者共同之處都是向人類極限力量挑戰,不同之處是力量舉是人類極限絕對力量,大力士是極限力量耐力和爆發力。
訓練之前我們得搞清楚我們在幹嘛,我們衝著什麼目標去的,如果是為了聊天泡妹子那就可以換個環境了,因為在訓練過程中的專注會讓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肌肉訓練分為三種:
1、肌肉耐力 2、肌肉力量 3、肌肉圍度。
肌肉耐力的訓練強度一般在12-20RM(約60%-75%1RM)。肌肉力量的訓練強度一般在1-8RM(約85%-100%1RM)。肌肉圍度的訓練強度一般在6-12RM(約80%-85%1RM),訓練重量可根據個人自身情況上下調整,下面正式分享關於力量舉的訓練 。
力量舉的重量選擇:
學好三大項的姿勢(硬拉有相撲拉、傳統拉,深蹲有高槓蹲和低槓蹲可根據自身身體情況自行選擇)
要知道三大項每個準確的1RM,測試時要有保護,但保護的人在整個動作中不可觸碰槓鈴,整個動作是全部自己控制
為安全考慮,建議把自己的1RM減少2.5-5kg
力量舉必須根據計劃加重量,每周的重量都是往上漲的,一般力量舉平時訓練不會力竭。
做5x5計劃的朋友要用80%1RM選擇第一周重量,最長五周
每周把三大項的重量增加2.5KG或2%1RM
三大項是主要動作,其他均為輔助,無需做太多
力量舉訓練計劃5x5的補充:
深蹲硬拉可以多增些,5kg每周或4%1RM,也可以增加組數,每周加一組,重量不變。
硬拉深蹲每周訓練一次即可,臥推可以每周兩次
深蹲和硬拉一定要隔3-4天進行
力量舉訓練之外的輔助訓練:
在不影響力量訓練計劃的前提下,輔助訓練可根據自己需求自己搭配,重量選擇為肌肉圍度訓練強度
力量舉訓練的熱身和組間休息:
把肌肉熱身到適當的熱度和狀態,一般控制在五組以內,次數和重量正好熱身到5x5計劃
一定要拉伸肌肉活動關節到位,避免在力量訓練中受傷
組間休息一般為5-10min,使用秒表嚴格控制
力量舉訓練中小夥伴的保護:
在保護過程中不可觸碰訓練者的身體及槓鈴,但必須專注以防訓發生突髮狀況,根據訓練計劃不盲目沖重量,克制住想展示的慾望
力量訓練的飲食問題這裡不做敘述,文章僅為個人訓練及經驗分享,個人自接觸力量舉以來,最大幫助者為:世界力量舉亞軍,加拿大全國冠軍randy
今天的故事就說到這裡,有方法有乾貨有分享,剩下就看你用不用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