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殲10戰鬥機5年摔了4架誰的責任?

@ 2016-05-19

主要有兩個最大的原因,一是殲十配置的俄羅斯AL31FN大推力渦扇發動機質量不穩定。蘇聯解體後,分散在原加盟共和國的配件廠紛紛倒閉或者轉產,俄羅斯境內新的配件廠投資不足,質量檢測體系不完備,產品質量下降,雖然各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仍然存在質量問題,這導致發動機整體質量下降,參差不齊。有確切的信息證實,AL31FN的軸系問題比較突出,滑油出現碎屑等導致軸系過熱突然停車,這些都是非常致命的事故隱患。

二是,殲十是一種高機動性的戰鬥機,操作非常靈活,據殲十飛行員反映,殲十在空中加油時由於機頭過於靈活,受油管很難對準加油機的加油傘。殲十高G的機動也會對發動機的進氣效率造成影響,比較容易發生髮動機喘振,這也是很大的事故隱患。

另外,近幾年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根據軍委要求的「能打仗,打勝仗」的指示,近幾年加大了海上和近岸飛行訓練的強度和難度,按照一切從實戰出發,從難從嚴要求部隊,摔打部隊,訓練時間大大延長,訓練難度越來越高,包括夜間訓練的時間和難度都在大幅度增加。根據外電報道,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年飛行時間已經達到200小時以上,接近、持平、甚至超出歐美飛行員年飛行時間,更加符合實戰要求,高強度和長時間的訓練也會對飛行安全有影響。

2016年5月12日海軍新聞發言人梁陽發布消息,11日19時30分,海軍東海艦隊航空兵一架戰鬥機在進行夜間訓練時失事,墜毀於浙江台州附近一家縫紉機廠廠區,造成部分建築損毀,根據目前掌握情況無人員傷亡,飛行員成功跳傘。海軍和東海艦隊迅速組織力量正在進行事故善後處置,事故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核實。 據網上網友統計,殲10到目前為止共掉了6架,記得比較清楚的,2015年一架成飛試飛的時候掉了1架,2015年10月12號,瀋陽空軍掉了一架殲10,還有就是12月17號東海艦隊掉了一架雙座型的,總共有官方報道的.加上今年5月11日這架,這兩年共掉了4架,其中2015年掉了3架,按照目前殲10的裝備數量和訓練強度,這種情況還算是正常的! 比較引人注意的是,這兩年海軍航空兵掉的2架殲十,都是夜間飛行訓練時掉的。因為海軍航空兵裝備殲十的數量少於空軍,50%比50%就顯得多了。有人將殲十墜毀的罪魁禍首算在俄羅斯的AL31發動機上,這當然是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不是唯一的原因。海軍航空兵夜間在海上和南方水網地域飛行容易發生危險是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海上飛行是最危險的飛行活動,尤其是作戰飛機。根據美軍的統計和總結,海軍戰鬥機飛行員的非戰鬥損失遠超空軍戰鬥機飛行員,這不僅僅是在航母上起降時事故率較高的原因,還有海上氣候惡劣,變化快等原因。更為險峻的是,海上夜間飛行存在海面和星空不容易分辨的問題,夜間情況下,海面就像一面鏡子,折射星空和天空的鏡像,形成海天溶為一體的假象。又因為海面不像陸地有城鎮燈光和路燈作為參照物可以參照,飛行員夜間從空中看上去猶如進入了萬花筒,非常容易失去位置感,完全分不清海天分際線。海軍飛行員在海軍航校的必修課中就有堅決相信儀表的課程,在夜間飛行,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須相信儀表,堅決按儀表飛行,儀表會真實的顯示飛機的高度、姿態等狀態,但是人的本能往往還是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就會給飛行造成極大的隱患,有時候明明是倒著飛行,飛行員卻以為是正著飛行,這樣的情況一旦出現,飛行員以為在向高空飛,卻會一頭扎進海里,釀成機毀人亡的大事故。 我國南方沿海地區,湖泊星羅棋布,溝壑縱橫,水稻田居多,是典型的水網地帶,夜間飛行很容易出現類似海上飛行那種水面與星空互相輝映的鏡像,極大的增加了飛行的危險係數。

凡事都有科學道理,我們平常在城裡開車,除了有人搶紅燈基本無驚無險,但是讓你天天在險峻的十八彎山路上高速開車,出事故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如果是夜間開就更危險了。老百姓可以不在十八彎的山路上開快車,但是作為海軍航空兵飛行員卻不能只在白天練習飛行,因為敵人不會只在白天來,這就要求海軍航空兵按照全天候都能戰鬥的要求去訓練,為未來的軍事鬥爭做好充分的準備。 不訓練就不會出事,飛行訓練包括夜間飛行訓練頻率高,難度大,出事的幾率就高,這是符合科學規律的。

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將每一次訓練當做戰鬥飛行,殲十和駕馭它們的殲十飛行員是中國人民的驕傲,我們為他們祝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