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丹漢堡靠「這3招」完爆麥叔叔跟肯爺爺!南霸天始終不肯北上拓店的秘密竟然是......

@ 2016-05-18

連鎖速食店南霸天「丹丹漢堡」,是不少北部民眾南下必朝聖的點,也是台南、高雄人的最愛,但你知道為什麼「丹丹漢堡」讓這麼多人念念不忘?到底紅在哪?

部落客爆肝護士就發文分析,「丹丹漢堡憑什麼紅?」她認為丹丹能在南部橫掃市場無敵手的主要原因有三項:

1. 超便宜:一個漢堡賣39,麵線羹+炸雞+飲料才79元。

2. 本土味:可吃炸雞配麵線糊、配廣東粥,或者薯條搭肉羹、米糕,光是這些菜色就讓人目不暇給

3. 選擇多、優惠多:早餐6種、定食12種,組合優惠超多,樂勝麥XX、肯XX等外來店家。

再加上丹丹漢堡出了名的「澎派大碗」,民眾只要花少少的錢就能吃到爽,部落客甚至說:「這種價格與味道,誰還會去麥叔叔呢~」

不少民眾很希望「丹丹」北上拓點,不過多年來一直沒有消息。也有北部民眾打臉丹丹的餐點「太甜」,引來網友論戰。

小編還是衷心希望丹丹能到台北試試水溫,一定爆滿的啊!!

在南部,做的響噹噹能與麥當勞勢均力敵的速食店「丹丹」漢堡,便宜又大碗,一個套餐只要89元就讓你吃超飽。可是很奇怪,它不往北發展,只往南部擴店,讓一眾北部老饕非常遺憾,批踢踢實業坊有鄉民blurry做出解答:

丹丹漢堡不可能在台北立足,因為品牌形象不夠潮

光是丹丹漢堡這個名字就沒有什麼舶來品的魅力了,怎麼可能在台北生存?

舉例說明比較清楚。

如果麥當勞改名為叔叔漢堡,肯德基改名為爺爺漢堡,你覺得台北人會想吃嗎?

漢堡這種速食本來就是西方傳來的,不取個洋名就算了,還取個這麼鄉土的名字的,誰要去吃啊?

再舉個例子,如果有一部西洋電影,角色的名字都不是音譯,而是翻譯作陳國勇、張志強、吳美婷等非常中式的名字。

(類似以前漫畫喜歡把日文原名改成中文名字

野比 のび太 變成 葉大雄 , 新堂功太郎 變成 許大功 。)

而這部電影的片名叫做

陳國勇--消失的密室

陳國勇--火盃的考驗

陳國勇--混血王子的背叛 等等

這種片名台北人哪會去看啊!

說不定還會以為是藍色蜘蛛網搬上大銀幕了。

再說一個,如果 Haagen Dazs 改名叫做小明冰淇淋,你覺得這樣還賣一盒幾百元嗎?還能嗎?還能嗎?還能嗎?

反過來說,小美冰淇淋在便利商店一盒賣20元的樣子,如果他把名字改成 Dig Angel (因為吃冰淇淋要用挖的嘛),中文翻譯作「挖穴天使」 。這樣小美冰淇淋能不讓賣一盒兩百元嗎?能不讓嗎?能不讓嗎?能不讓嗎?

所以說,丹丹漢堡如果要進軍台北,改名字肯定是必須的了。

如果不想改變太大,又希望有個洋名,那就改名做 Dance Hamburg , 丹斯漢堡。有夠潮,光是看到英文店名就高潮了,開在夜店旁邊24小時營業保證賣到翻過去。

餐點也可以改名字,什麼嘻哈牛肉堡、雷鬼薯條、breaking炸雞等等,又潮又有tempo,吃起來不是很過癮嗎?台北人能不買單嗎?能不買嗎?能不買嗎?能不買嗎?

還可以在東區開個旗艦店,店門口是可以練舞的廣場,門面的玻璃是鏡面的,從外面看是鏡子,只能從裡面單嚮往外看。保證可以吸引到一狗票台北的高中、大學熱舞社跑到 Dance Hamburg 門口練舞,哇哇哇,這不就成了台北的嘻哈中心、街舞中心、潮男潮女中心嗎?

於是丹丹漢堡新的品牌形象整個都出來了,能不前進台北嗎?

能不立足台北嗎?能不幹掉噹噹漢堡、基基漢堡、斯斯漢堡、呱呱漢堡、漢漢漢堡嗎?

一份夜店頭轉餐能不賣到999元嗎?不能嗎?不能嗎?不能嗎?

現在只是丹丹漢堡不想賺台北人的錢,不然重新把品牌形象包裝一下,在台北開個一百家店不是問題。

但是丹丹就是不來開,害我每次想吃丹丹,都要叫人用高鐵送上來,車資很貴耶!不小心遇到晚點,炸雞還會冷掉,都要重新加熱,很幹。

如果有人認識丹丹的老闆,請他趕快開來台北吧,感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