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菜慢顧客不要了應對全套技巧

@ 2017-05-30

餐飲服務中,用餐高峰時段,上菜速度跟不上,經常會遇到顧客退菜。

這種情況下,怎麼辦?

服務情景:

客人投訴說:這道菜我都等了半天,速度太慢我不要了

錯誤應對:

1、先生,今天客人比較多,真不好意思

2、先生我也沒有辦法,後廚剛把菜傳給我

3、是嗎,那幫您退了吧

4、那怎麼辦,菜都做好了,那能不要呢

問題診斷:

「先生,今天客人比較多,真不好意思」這種說法是我們在餐廳中大家經常喜歡說的話語,菜上不上來,總是推卸說是客人多的緣故,難道這能是真正的理由嗎?

卻不知這句話傷了多少客人!「先生我也沒有辦法,後廚剛把菜傳給我」這是把責任都推給後廚,那我們服務人員都在幹嘛呢,客人會管我們這些嗎?

他關注的是他該上的菜還沒有上,而不是誰的責任,這是餐廳內部的問題,與客人無關。

「是嗎,那幫您退了吧」話語過於簡單,也不了解客人的真正想法,就擅自退菜,不但給酒店帶來銷售損失,同時也會傷了客人。

「那怎麼辦,菜都做好了,那能不要呢」這句話讓客人聽了很刺耳,這難道是客人的責任嗎?有種挑釁的味道,沒有認清主客關係,容易激怒客人。

服務策略:

面對客人提出來的問題,服務人員應該先多檢討自己,從自身找原因,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

再此介紹處理客人投訴與不滿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我們要會專心聆聽。目光注視客人,進行眼神交流,同時注意自己的肢體語言,如頻頻點頭、身體稍前傾,表示關注,切忌雙手交叉胸前,左顧右盼。

在聽的過程中適當插話,但不要打斷客人的思路。插話以短語為主,如對、是這樣的、真是這樣等。

聽的過程中也要學會注意觀察,判斷顧客抱怨的真實性,同時初步判斷客人所講的是否是他的真實投訴原因。

其次,要能表示理解客人。表示理解和同情對方感受。

例如:「如果換了是我,我也會很生氣。」同時,我們要提出適當問題,盡量避免讓客人重複抱怨的主題,這樣會加重客人的不滿。如有可能與客人談一些其它話題,拉近彼此距離,例如:天氣、體育、家鄉等。

再次,向客人表示歉意,並尋求解決辦法。一定要讓客人感覺到真誠,避免形式化的用語。

例如:「非常抱歉,這都是我們的責任。」要站在對方立場上考慮問題,如有必要,請當事人(廚師或服務員)出面道歉,但應徵得顧客同意。注意事前應先與當事人溝通,忌變為當事人與顧客的爭論。

如果有客人誤會,用專業人員的視角向客人解釋,切忌採取說教方式,如有必要提供相應資料(不要向客人透露公司重要信息,如產品的製作標準)。

然後,有意承擔責任,採取補救措施(提出解決問題方案)。勇於承擔自己應負責任,不推卸。徵求顧客意見,佔據主動地位,有機會提供超值服務。

例如:「您覺得我們怎麼處理好呢?」注意判斷,如非公司責任,需向客人解釋清楚。爭取顧客的同情心,有利問題解決,切忌過於虛假。分清解決方案的層次,由低向高,注意把握分寸,切忌一步到位或起點過低。

如果起點過低,會讓客人感到缺乏誠意。盡可能不做書面證明,如超出權限範圍,向客人解釋,並答應客人馬上向上級主管匯報。例如:「對不起,您的要求超出了我的權限,我馬上與公司聯繫,請稍候。」

同時,確定客人是否滿意,仔細觀察(察顏)觀色,提問,例如:「這樣解決您還滿意嗎?」如有必要採取跟進行動,重複客人及自己的聯繫方法,答應客人如還有問題,我們會採取跟進行動。

最後,別忘了解決投訴後要善於總結。調整自我及相關人員情緒,進行備案,工作檢討,如果客人投訴的問題餐廳確實存在隱患,應作出改進計劃,避免再次發生,如是餐廳工作人員個人問題,應該進行個人培訓或輔導,如果需要,事後跟進——聯絡客人。

就本案而言,遇到這種情況,確實是我們上菜慢的責任,就應該向客人真誠的表達歉意,理解客人心情,並婉轉的說明理由,請求客人諒解。

若是漏上了菜的緣故,也要檢討自我,其實服務人員應該經常、仔細地核對所上菜品與點菜單是否相符,尤其在菜上齊後更應該仔細核對,並告知客人:菜以上齊。發現有漏菜,則應立刻通知廚房,馬上補上,若發現時客人已經基本吃好了,則完全是我們的責任,則應退款,並請求客人原諒,客人要是同意可以協助打包。

語言模板:

服務員:先生,真的不好意思給您添麻煩了,其實我比您還著急,雖然今天客人非常多,但也不能讓您等這麼長時間啊(先檢討自己,婉轉的提出客人多,也讓客人能理解)

我知道您這個菜已經等了很長時間,我剛到廚房看過,讓廚房給您這邊的菜先做,馬上就可以送來,我這就去為您傳這個菜去,請您稍等,謝謝您的理解!

服務員:先生,不好意思,由於您點的這道菜是燉菜,為了保證菜餚的味道,時間是要長一些,來大家看(把此菜特點介紹出來,在介紹中把此菜上桌,若客人還不想要或沒有吃意)要麼我把這道菜打一下包吧,大家回去也可以品嚐一下,再此也真的很不好意思,耽誤大家了!

任何時候都不要推卸責任,無論對內對外,記住:我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