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了消費體驗顧客卻不買單!餐飲人是否陷入了「匠心」誤區?

@ 2016-05-18

如今許多餐廳都打著極致消費體驗的旗號,從服務和菜品等各個方面進行完善,但消費者卻並不買單。究其原因,是餐廳並未真正挖掘和了解到消費者內心的真實所需。

此前,餐飲圈掀起了對「匠心」的熱烈追捧。不少餐飲人開始重視對品牌匠心的傳揚,這一變化不論對餐飲業或是消費者而言都是良性的。

那麼究竟什麼才是匠心呢?有人說認真打造出好產品便可稱為匠心。但是,產品的好壞究竟是誰說了算呢?這是餐飲人經常陷入的誤區,將自己的喜好錯誤地默認為顧客的喜好。那餐廳該怎麼破除誤區呢?先看下面這兩位餐飲人是怎麼做的吧!

路妍:綠茶的末位菜品淘汰制

如果你每隔一兩個月的時間去一趟綠茶餐廳,或者去不同省市的綠茶餐廳用餐,當你看到餐牌的那一刻,搞不好你會以為自己進了一家「山寨綠茶」 。因為你所看到的餐牌上的菜品與此前看到的不是一模一樣的,有多出的新菜品,也有一些舊菜品「不翼而飛」了。

事實上,綠茶餐廳的餐牌一直都處於變動狀態中,所有綠茶的菜品都在持續更新,算得上是一張與時俱進的餐牌了。這一切都源於綠茶創始人路妍所提出的特有傳統制度——末位菜品淘汰制,即餐廳經營的每個月,餐牌上銷售量最差的一個菜就會被「掃地出門」。

通過後台數據,綠茶可以清晰地知道餐廳每一道菜品的實際銷量,由此可以判定哪些菜更受消費者歡迎,哪些是消費者不喜歡的。藉助數據分析,便有了綠茶獨特的「變動式」餐牌,上面會標有不同的星級推薦產品,也會刪除銷量最差的產品,當然還會有新產品呈現。

除此之外,綠茶餐廳還通過對用戶在網際網路平台上的點評信息進行分析,對各地餐廳菜品進行調整。比如上海顧客喜微甜、重慶顧客需加辣等,針對各地顧客的餐飲喜好對菜品口味進行微調,滿足不同地域顧客的飲食需求。

綠茶餐廳以上種種做法都是為了提升消費者對餐廳菜品的體驗。藉助後台數據,餐廳為消費者做出了「隱形」的投票決定,藉此讓消費者在餐廳裡能擁有極致的舌尖體驗。在綠茶你幾乎不會點到不好吃、不受歡迎的菜品,因為留在餐牌上的所有菜品都是你自己「投票」決定留下的「摯愛」。

王聰源:牛爸爸的「萬元」定價

台灣「牛爸爸」是前段時間掀起餐飲「匠心」浪潮的餐飲品牌之一。據稱,牛爸爸在台灣的店面僅200多平米,但店裡的牛肉麵卻賣到了500台幣到1萬台幣不等的價格。儘管如此,牛爸爸仍然擁有超高的人氣,不少食客都是慕名而來。

牛爸爸所謂的匠心來自於創始人王聰源,他曾表示自己很推崇日本的壽司之神小野二郎,他做出了極緻美味的壽司。如今自己開店的王聰源也希望能像小野二郎一樣,做出極緻美味的牛肉麵,讓每個吃過牛肉麵的人都記住這裡,認為這裡是最好的。於是,他開始了長達7年的頂級牛肉麵的探索之旅。

功夫不負有心人,王聰源從牛肉的選材、烹製的手法,以及餐具廚具的搭配等環節研究出了頂級牛肉麵的搭配與製作方式。如今的牛肉麵中用到了日本、澳大利亞、美國和巴西等國家進口的頂級牛肉,每一塊牛肉都有特定的切法和形狀要求,搭配的湯汁也有五六種,都是用牛身上不同部位熬製而成的,甚至麵條都有二十多種。

那麼這樣一碗在王聰源眼裡的頂級牛肉麵究竟該如何定價呢?這款耗費了自己7年時光,實驗了無數次才研發出來的具有極致口感的牛肉麵,不論成本高低,在王聰源的心裡更像是無價之寶。王聰源曾表示,在完成了頂級牛肉麵的研發後,他曾考慮定價10萬台幣。但多數客人給出的意見是1萬元。於是王聰源欣然接受,萬元牛肉麵也正式走向市場。

也許你會覺得王聰源定價的方式過於草率,但這卻恰是牛爸爸萬元牛肉麵能真正火起來的原因之一。一碗牛肉麵在餐飲人看來價值遠不止萬元,其背後的成本除了食材,更有製作人的匠心。餐飲人為了新菜品的誕生所付出的種種,甚至已經超出了金錢衡量的範圍。然而,判定產品價值的權力還是握在顧客手中。只有顧客喜歡,能夠接受其口味及價格,這碗麵才算得上真正的成功。

參某說

不論是綠茶的末位菜品淘汰制還是牛爸爸的「萬元」定價,都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進行餐廳的改革和升級。他們尊重消費者的喜好和需求,經營戰略皆是以消費者體驗為先,這正是兩家餐廳能夠擁有高人氣的真正原因。

如今許多餐廳都打著極致消費體驗的旗號,從服務和菜品等各個方面進行完善,儘管在餐飲人看來已堪稱完美,但消費者卻並不買單。究其原因,是餐廳並未真正挖掘和了解到消費者內心的真實所需,未能設身處地地為顧客所想。

換言之,餐飲人如今該考慮的不僅是我們能為消費者提供什麼,更應考慮消費者需要什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