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赴華留學生撰文告誡美國民眾:中國並非如你所臆想

@ 2016-05-18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美國《僑報網》5月12日消息,伊利諾州蓋爾斯堡地區報刊The Register-Mail網站11日刊登瑪卡萊斯特學院(Macalester College)大三學生約翰•格拉斯哥(John Glasgow)題為《中國並非如你所想》(China not what you might think)的文章。格拉斯哥曾在北京學習,他在文章介紹了他體驗到的真正的中國,以下為文章全文:

如果你問一個美國人,哪個國家的人擁有雄心壯志,食物充盈大方,樂於參與政治辯論,你可能會得到許多答案,比如一些歐洲強國。然而,如果我告訴這個美國人,答案其實是中國,他會作何反應?美國人的意識中已經被預設了一個「污染」了的中國。與蘇聯數十年為敵使得美國人無法對中國展開想像。即使冷戰已經過去了二十五年,美國人依然在用有色眼鏡看中國。美國人並沒有領略到這個國家令人著迷的複雜性,以及它同美國之間的相通之處。「反共思維」在美國主流媒體與政治中仍然陰魂不散。這種想法使得我們無法感受到真正的中國。

美國人對中國誤會重重令我更願意深入理解這個問題。通過一系列調查研究,我認為癥結在於美國人對「共產主義」的誤解。在美國人眼裡,對一個共產主義國家的解讀都與陳年往事中對蘇聯的「鄙夷」相連接,而這種理解根本無法概括中國的任一方面甚至會妖魔化中國。我承認,我自身也是在對中國的恐懼和懷疑中長大的。

進入大學後,我開始懷疑這種心態。換位思考,難道所有美國人都如同其他國家民眾所設想那般地生活嗎?有了這種疑問,我申請了國會的吉爾曼獎學金項目(Gilman Scholarship Program)去中國留學。這個獎學金項目是為了幫助那些願意通過留學促進美國進步的學生。這段經歷讓我有機會生活在真實的中國中。

我在中國的三個半月時間教會我,去一個國家實地考察是多麼重要。當我從底特律出發時,對於中國的刻板印象使我非常擔憂。

降落至北京後,我為想像中的「嚴重污染、警方壓迫、軍事力量、對人身自由的限制以及外國人會遭到的懷疑」做了充分的準備,然而卻沒為真實的中國做準備以至於非常驚訝。我在北京、西安、成都、昆明的所見所聞,讓我感到這裡和美國普通城市的生活沒什麼區別。除了在食物、音樂、宗教方面的不同外,中國並不是媒體所描述的那種深受污染的不毛之地,也沒有我們認為「共產主義國家一定擁有的暴力警察」,而且這裡也不缺乏民眾思考的自由性。

我還發現,中國擁有無與倫比的自然奇觀,它是一個非常安全的國家,暴力很少見也不會被容忍。這裡的市民關心政治、充滿激情,他們依然懷有理想並且被賦予追夢的權利。

從中國回來後,我努力負責任地利用這段經歷。並不是每個人都想出國看看,我們中有許多人甚至對未知的遠方感到恐懼。但無論如何,我們必須了解我們這個地球村。只有通過實際接觸,而不是自我想像才能為我們帶來益處。試想,如果中國的生活狀態與我們臆斷的截然不同,那麼我們對其他國家是不是也存有這種誤解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