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永遠不准和平、南北韓和解計劃被破壞、日本親華首相被迫下台、俄歐不允許和平共處、蠻橫粗暴圍堵欺壓中國。。。鐵證如山!世界所有衝突皆由美國幕後策劃主導,美國是世界最大搞屎棍!美國最不願意看到世界和平!
作者:占豪
我們都知道,1991年蘇聯解體宣 布世界進入單極化世界,美國也是在蘇聯解體前借伊拉克戰爭徹底入主中東掌控整體大局的。在蘇聯解體後,歐盟的危險也消失了,所以歐洲一體化進程也開始加 速,歐元準備誕生。歐元誕生將直接會給美元帶來競爭壓力,美國為了在歐盟和俄羅斯之間打入一個楔子,於是策劃了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肢解了南聯盟。
通 過肢解南聯盟,美國向世界展示了歐元的先天脆弱性,歐盟被迫在貨幣流通前讓幣值一定程度地折價,直到跌到1歐元兌0.8美元多一點才在2002年1月1日 實現正式流通。從1999年1月1日歐元發行到2002年1月1日實現流通,整整用了3年時間,而這一切都是拜科索沃戰爭所賜。所以,在占豪看來,科索沃戰爭既是一場西方與俄羅斯的」地緣戰爭「,也是美元與歐元的一場」貨幣戰爭「。
當 美國在歐盟與俄羅斯之間打入楔子,2001年9·11爆發,美國以反恐為藉口入侵了阿富汗,接著在2003年又入侵了伊拉克,其目的是要在接下來的一步中 推翻伊朗什葉派政權,從而掌控整個中東,並最終掌控世界能源價格的絕對定價權和世界商品的流向。一旦這一目標實現,美國就將是」地球帝國「的唯一霸主,美 國將徹底掌控世界,短時間內其它國家將很難再有機會挑戰美國。
正 是在這種背景下,伊朗推出伊核問題以自保,俄羅斯、歐盟和中國借伊朗核問題在中東阻擊美國。此時的美國,若不顧一切地往前進,武力入侵伊朗,三場戰爭的壓 力不但美國難以承受,關鍵是伊朗這個國家實力比阿富汗和伊拉克強大得多,再加上背後俄羅斯、歐盟和中國都想利用這一平台遏制美國,美國擔心一敗塗地而不敢 冒險。就是在這進不能進,退不能退的情況下,美國陷入了兩場戰爭的泥潭,並最終在2007年被拖出個次貸危機。
那麼,在美國陷入戰爭泥潭之際,俄羅斯、歐盟、中國以及其他國家在幹什麼呢?在西面,歐盟和俄羅斯開始談歐俄新關係。俄歐一旦實現妥協,北約可就真的要被廢了。北約如果被廢,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將基本消失殆盡。
與此同時,在東北亞,局勢也正在發生著比較大的變化。東北亞主要的矛盾點有兩個:一個是在朝鮮半島的南北關係,另一個是中日韓之間的歷史問題和領土領海爭端。那麼,就在美國陷入中東戰爭泥潭之際,這些局勢發生了不利於美國的變化。
半島關係方面,盧武鉉政府走得是陽光和解路線,2007年10月2日至4日,盧武鉉訪問朝鮮,金正日高規格接待,盧武鉉政府在平壤召開了第二次首腦會晤並簽訂了《北南關係發展與和平繁榮宣言》,《南北共同宣言》的宗旨得到延續。
半島局勢的這一格局,意味著南北正在走向和解,而韓國則正在離開美國的意志(盧武鉉的政策最終他自己也付出了代價,在其卸任後就捲入了受賄醜聞,最終盧不堪受辱自殺)。
在 中日之間,2008年5月7日,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日本皇宮會見了日本天皇明仁,並與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舉行了會談,簽署了《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 惠關係的聯合聲明》,並要構建兩國領導人的互訪機制。2008年6月18日,中日雙方同時宣布《關於中日東海問題的原則共識》,稱中日雙方經過認真磋商, 同意在實現有關海域劃界前的過渡期間,在不損害雙方各自法律立場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在東海選定適當的區域邁出共同開發第一步。顯然,中日在領土爭端問題上 在走向和解而不是對抗。
在中日韓關係方面,2007年3月,中日韓三國成立聯合研究委員會,負責探討建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可行性,並開始進行三邊投資協定談判。2009 年10月,第二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舉行,中日韓領導人達成儘快啟動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政府·企業·學界聯合研究的共識。同年10月,中日韓在泰國舉行的第六 次中日韓商務部部長會議發表聯合聲明,提出中日韓將於2010年上半年啟動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政府·企業·學界聯合研究。很顯然,中日韓三國正在啟動經濟一 體化的自貿區談判,並且已經接近實質性的妥協。
在台海方向,2008年馬英九贏得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兩岸實現大小三通,兩岸關係突飛猛進,美國對台海影響力降低到了新中國後的最低。與此同時,在日本則是美國軍事基地的搬遷問題,在韓國則是討論韓軍指揮權何時歸還問題。大家好像都已經為」歡送「大美利堅做好準備了。很顯然,美國在西太平洋也開始遇到麻煩。
東面是俄羅斯和歐盟的和解,西面是中日韓的經濟一體化和朝韓的和解,美國若繼續陷於戰爭泥潭,局勢將非常不妙。所以,在次貸危機爆發後,美國在2008年積極推動G20聯合救市後,2009年歐巴馬上台就開始進行所謂的」傾聽「世界的外交政策。
面對這樣的局勢,美國開始轉變戰略。在美國轉變戰略前後,關係到俄羅斯和歐盟關係的事件發生了一系列變化;關係到中國和日本,朝鮮和韓國的也發生了一系列變化。
在西面,2008年4月,被美國扶植的喬治亞薩卡什維利政府傳出可能加入北約,俄羅斯對此非常敏感,於是推動南奧塞梯獨立,試圖迫使喬治亞停止加入北約的行動。但是,喬治亞薩卡什維利政府是白宮一手扶持,這位不知深淺的政客竟然在2008年8月7日深夜,也就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正式開幕前,喬治亞出兵突襲南奧塞梯,並宣稱包圍了首府茨欣瓦利。第二天,奧運會開幕式當天,普京在北京對小布希說,俄軍已經對喬治亞開戰,俄格戰爭爆發。
這 場戰爭,當時美國的表態和歐盟國家表態差異巨大,這一方面體現了北約基本已經陷入了半癱瘓狀態,同時也給未來的俄歐新關係蒙上了一層陰影。但是,這一結果 並未真的實質性影響俄歐關係的進一步推動,雙方一談在積極推動。在俄歐新關係中,俄羅斯和歐盟國家波蘭的關係至關重要,只要俄羅斯能和東歐國家實現和解, 則俄歐新關係有望實現突破。
然 而,意外事件發生了,2010年4月10日,到俄羅斯參加」卡廷慘案「70周年紀念活動的波蘭總統卡欽斯基乘坐的一架圖-154飛機,竟然在俄羅斯斯摩棱 斯克州北部一軍用機場降落時失事,機上96人全部遇難,其中包括總統和總統夫人以及很多波蘭高官。這一事件直接結束了俄羅斯與波蘭回暖的關係,俄歐新關係 的推進已經很難推進。雖然2010年12月俄羅斯總統訪問了波蘭,但兩國關係卻很難再進一步回暖。
2010 年,歐債危機爆發。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發,接著是美國向歐盟妥協的利比亞戰爭,北約被再次激活。再接著就是美歐合作以推翻敘利亞巴沙爾政權為目的的 中東變局了。一直看占豪微信訂閱號(微信號:占豪)的戰友們到這裡應該就很清楚了,接下來美國和歐盟配合要借敘利亞反對派推翻巴沙爾政權,但巴沙爾政權在 俄羅斯和伊朗的支持下把反對派打敗了,2013年9月歐巴馬宣布要恐襲敘利亞,普京以軍事支持敘利亞為威脅阻止了美國的行動。2013年12月,美國引爆 烏克蘭局勢,俄歐陷入了直接爭端,俄羅斯和西方關係破裂,俄歐新關係基本壽終正寢。
與 此同時,美國在2012年開始要在東歐三國加強反導系統部署,並且繼續討論北約東擴問題。就在2016年5月12日,羅馬尼亞的反導系統經過3年建設完成 部署,第二天波蘭的反導系統又開始奠基。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經過系列運作後,將正在實現突破的歐俄新關係給終結了。不但如此,從烏克蘭局勢開始,美還一直 在推動俄歐的新冷戰。
在 東方,2009年日本換了鳩山由紀夫為首相,他力主日本」回歸亞洲「,要和中國一起聯手,他還積極推動美國在普天間機場的搬遷。結果,這位首相只在任上干 了8個月就被拿下了(2010年6月2日鳩山由紀夫被迫辭職),因為從2010年開始美國要重返亞太,搞遏制中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鳩山由紀夫已經成了這 一戰略的絆腳石。在多年來不斷右傾的日本政壇,鳩山由紀夫註定曇花一現。
在 鳩山由紀夫辭職之前,在半島則發生了意見重磅事件——天安艦事件。一艘載著韓國海軍104人的天安號護衛艦,2010年3月26日晚間在黃海海域白翎島和 大青島之間巡邏時,突然沉入海底的事件,沉船導致46名艦上官兵死亡。5月20日,多國專家組成的軍民跨國調查小組報告指稱護衛艦遭朝鮮潛艇發射魚雷擊 沉。
美 韓將矛頭直指朝鮮,聲稱是朝方的潛艇擊沉了天安艦。半島局勢突然風聲鶴唳,大有戰爭一觸即發的態勢,中國以絕不准在中國家門口」生戰生亂「的態度強力遏制 住了這一態勢。但是,本來發展良好的半島南北關係也就此陷入了冰點。這一事件雖是」意外「事件,至今也沒有任何」真相「,但其就發生在美國宣布重返亞太之 後,最終美國也是最大受益者,中韓朝都是受害者。
天 安艦事件發生兩個多月後,乾了8個月的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被迫辭職。雖然鳩山在離任時給繼任者菅直人遞了條子要照顧好中日關係,但鳩山的想法顯然是不太可 能被接受了。2010年9月,為了重新定位日本在中美之間的關係,日本在釣魚島抓扣了中國漁船船長詹其雄,中日關係由此急劇惡化。
在中日關係因釣魚島惡化後,日本極右翼分子開始推動所謂的」釣魚島國有化「,中國被迫進行釣魚島的巡航,中日關係日由此進入了不可逆的趨冷通道。日本在之後的兩年都在不斷地重新定位自己的位置,最終把自己定為美國搞亞太再平衡遏制中國的橋頭堡。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也由此陷入停滯。
經 過這一輪下來,在西太平洋威脅最大的半島南北關係和中日韓的和解基本上就不存在了。2013年,中韓為了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兩國強力發展關係。在 2014年仁川亞運會閉幕式朝方二號人物和三號人物緊急訪問韓國,兩國關係有緩和態勢,但美國連夜派亞洲安全事務助理訪問韓國,阻止了這一苗頭。經過兩年 的努力,在金3和美國雙方的不配合下,最終美國的薩德系統已經開始準備部署韓國,中韓兩國兩年努力拉近關係的成果幾乎被對沖殆盡。
綜 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美國之所以放下中東轉而向中俄發飆,根本原因在於,美精英看到了若美繼續陷於中東戰爭泥潭,其結果必然是歐盟和俄羅斯和解,中日韓和 解,半島南北和解,南海和解······按這種趨勢發展個十年八年,美國在中東再被戰爭拖垮,這歐亞大陸差不多除了中東也就快沒美國什麼事情了。至於中 東,隨著美國實力衰弱,局面恐怕也會惡化。
正 是在這種背景下,美需要斬斷歐俄靠近的趨勢,需要拆解中日韓、朝韓、台海兩岸的和解,於是我們看到了上述一系列事件的上演和上演後的事態發展。當然,包括 中國東協的經濟關係美也要拆解,於是TPP就誕生了。美國的目的,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對歐亞大陸的分而治之,這些手段都是在歐亞大陸走在一起趨勢下的反操 作。
當 然,在這一系列事件後,中國在2013年提出了新的更加宏大的戰略和倡議——」一帶一路「戰略。這一戰略很快得到了包括俄羅斯在內的n多國家支持,就是因 為中國是在世界和平發展大趨勢下給出了一個新的出路,大家又看到了新的希望。當然,毫無疑問,美針對」一帶一路「也必然會加以阻撓,譬如南海的動作,再譬 如推動美印軍事合作,還要試圖重回中亞等等,都是美展開的新一輪措施······大國較量還在繼續,且看誰是風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