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擱置建水壩 中國最後一條自由河流保住自由

@ 2016-05-18

這是中國最後一條自由河流保住自由,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這地區生活著7000種植物、80種罕見或瀕危的動物,有些物種是這地區特有的。中國政府曾經計劃在此建造大水壩,2位知名的地質學家向時任總理溫家寶寫了一封信,警告說怒江大壩很容易遭受毀滅性地震的襲擊,任何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大壩都無法經受怒江板塊的移動,也沒人能阻止大型山體坍塌。

後來這個計劃被擱置了,怒江暫時保住了自由,成為中國最有一條自由的河流。

怒江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在中國境內蜿蜒流過2736公里,然後流經緬甸和泰國,最終流入安達曼海。怒江在雲南省的丙中洛段呈馬蹄形。目前,在怒江沿線流域建造一系列大壩的計劃似乎處於擱置狀態。攝影:Adam Dean 來源:國家地理中文網

「許多年前我們就聽說過建大壩的事。」一位通過捕魚掙外快的20歲農場工人說道。「不過政府還沒有批准,我們也沒有太關注。建大壩會污染水,還會對魚造成傷害,對我們沒有好處。」他說道。圖為查臘村是怒江邊上一個肥沃的村子,圖為查臘村的一個農民在收割大麥。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中國建造了大量大壩,對此環保主義者頗感無奈。雲南省委書記最近宣布停止在怒江的支流上建造水電站壩,他還主張在該地區建造一個國家公園。這一聲明預示建造怒江大壩計劃的擱置。如果建造怒江大壩,數萬人將會被重新安置,怒江峽谷的自然美景也將被永久改變。

自從提出在怒江建造大壩的計劃後,許多東西都隨之改變了,綠色流域的主任於曉剛說道。地質學家認為該地區有發生地震的危險。圖為查臘村的36歲農民李正信準備下網捕魚。許多農民會通過在怒江捕魚增加收入。怒江流域的大壩可能會阻攔魚的遷徙。

「每年我都會遊覽怒江,看到建造大壩的公司在慢慢撤離。」於曉剛說道,「這是中國最後一條還未建造大壩的河流。」怒江的每一個轉彎處都是鋸齒狀的岩石或者曾經覆蓋整個山頂的森林的殘餘樹木。儘管森林遭到大肆砍伐,該地區仍生活著中國半數的動物物種,包括罕見的雪豹和滇金絲猴。

瀾滄江流域建造了數個大壩,而怒江則完全沒有人類的干擾,沿線許多河段的水流都很湍急。在不同的季節,怒江的水流量和顏色都會發生變化,在乾燥的冬季江水會呈現出藍綠色。這片流域生活著500萬人,其中許多是少數民族,如傈僳族和傣族。這片地區也是中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37歲的李廣進是對建造大壩表示支持的民眾之一。他和妻子展開一張油布,放上牛肉,等待顧客前來購買。大壩會為上游帶來就業和發展機遇,要知道那裡的農民解決溫飽都很困難。圖為該縣河段上的一座燈光閃爍的吊橋。如果該地區變成一座國家公園,更多的遊客將會慕名而來。

十幾年來,華電集團一直試圖向政府建議建造怒江大壩。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的高級工程師張博庭說道,未來為了尋求經濟發展,中國一定會竭盡全力開發剩餘的水力發電潛能。為了慶祝仙女節和春天到來,怒族、傈僳族和藏族人從一個神聖洞穴的鐘乳石中取水,敬獻給一個藏傳佛教聖壇。

此外,中國還面臨發展再生能源以減少空氣污染和擔負國際氣候改變職責的巨大壓力。「我認為怒江大壩工程最終會實施。」張博庭說道。他還補充說,許多當地和省級官員都對此表示支持,大壩會帶來就業機會,創造稅收收入。圖為在丙中洛鎮的仙女節上,人們穿上傳統的服飾準備登台表演。

然而,水力發電是解決農村貧困的靈丹妙藥嗎?在過去的60年里,中國建造了8萬多座大壩,總共發電300千兆瓦,大約是美國水力發電量的3倍。但這些水電站導致數千萬老百姓背井離鄉,僅三峽大壩就重新安置了130萬農民,傈僳族的村民們在一個教堂參加復活節主日。

三峽大壩建成12年後,仍有上萬人持續上訪,有些人表示由於被迫離開賴以生存的田地和生計方式,變成了赤貧者。2002年,於曉剛邀請村民跟他一起到瀾滄江上游實地考察。在那裡,他們遇到了被迫遷移的村民,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圖為傈僳族的村民們在復活節的慶祝活動中載歌載舞。

「在一個村子裡,人們失去了土地,被迫靠為水電公司撿垃圾為生。」於曉剛說道。那次實地考察表明,怒江的村民對當地村民的生活條件感到非常震驚。圖為40歲的傈僳族農民錢一丘在自家的梯田裡勞作,梯田下面就是流經拉烏村的怒江。

前不久,李慧珍和她的幾個朋友拿著小鐮刀在舊房子的瓦礫中間收拾一個菜園。在過去的10年里,李慧珍和丈夫住在附近「小沙壩新村」的一棟兩層小樓里,沒有土地種菜或者飼養家禽。圖為在怒江邊上的維拉壩村,一個傈僳族村民坐在床邊,床邊生著一堆爐火。

儘管住房條件有了很大改善,但她依然不快樂。「我們沒有什麼可做的,整天無所事事,所以我到老房子這種菜來了。」李慧珍說道。支持者表示,一旦建成,這些大壩每年的發電量將會超過三峽大壩。圖為60歲的璞意納和妻子杜友蘭站在自家房子的外面。兩人在這裡生活了一輩子。

不過,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電力需求也逐漸下降。與此同時,中國政府開始意識到可以從現有的水電站壩中獲取更多的能源。如果在怒江建造水電站壩,複雜的地形將會使中國的電網面臨很大的挑戰,而且造價很高。圖為53歲的怒族牧羊人吳桂英把山羊往怒江邊上的山上趕。

如果怒江大壩項目最終實施,國家電網就必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3年批准的世界遺產地內或附近修建輸電線。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該地區生活著7000種植物、80種罕見或瀕危的動物,有些物種是該地區特有的。雲南政府已經禁止在怒江支流建造小型水電站。

環保人士稱,怒江大壩項目延期還有其它原因。2008年,四川省發生了一次毀滅性的地震,造成8萬人死亡,此後中國西南地區的基礎設施面臨的地質風險便開始引起重視。2位知名的地質學家向時任總理溫家寶寫了一封信,警告說怒江大壩很容易遭受毀滅性地震的襲擊。

「任何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大壩都無法經受怒江板塊的移動,也沒人能阻止大型山體坍塌、滑坡和泥石流,這些自然災害在怒江兩岸仍時有發生。」圖為建築工人在輝坡隧道建設項目中施工,這一隧道工程是連接保山和六庫的公路的一部分。

自從三年前上任以來,習近平主席多次談到創建「生態文明」,顯然這是對中國過去破壞自然的矯正。他還掀起了一場政府反腐運動,其中一個擔任省委書記的白恩培。於曉剛表示,中國的反腐運動使雲南省官員興建怒江大壩工程的熱情冷卻了下來。圖為丙中洛的年輕人通過打桌球的方式賭博。

今年3月,雲南省委書記李紀恆宣布,反對在怒江支流建造小型水電工程,禁止在怒江地區開採小型礦藏,表示推動怒江大峽谷申報國家公園,以刺激該地區旅遊業的發展。圖為怒江流域的棉谷村,這是一個政府住房建造項目,旨在鼓勵山區的村民搬到下游生活,以便減少森林砍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