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這個部位」千萬不能吃!一旦攝取過量輕則噁心嘔吐血壓升高,重則可能神經中毒!99%的人都不知道!

@ 2016-05-17

有人說「豬的全身都是寶」,什麼部位都可以吃。如果你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

豬身上並非全身都是寶,從安全或營養的角度來說,有些部位是不宜大量食用的。例如豬頸上的血脖肉。

血脖肉是什麼肉?

血脖肉是豬的脖子肉,因屠宰場宰豬時都是從豬脖子處開始放血,

所以脖子處的肉就有淤血,看上去血淋淋的,稱為「血脖肉」,又稱槽頭肉、腮肉。

血脖肉為什麼不能吃?

1、豬頸下分布著下頜淋巴結、腮腺淋巴結和咽後淋巴中心等重要淋巴結。

正常的淋巴結呈黃白色或黃褐色,雖然品相不佳,但食入後對人體也無礙。

而出現充血、出血、水腫、化膿、壞死等病變的淋巴結(俗稱「肉棗」)中

則含有有大量的細菌、病毒、毒素、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危害非常大。

2、喉後方有甲狀腺,食入會出現噁心、嘔吐、血壓升高等症狀。

人食用甲狀腺後,過量的甲狀腺素將擾亂人體正常的內分泌活動,

造成一系列精神、神經症狀,同時人體正常的物質代謝也將受到干擾,

出現各種中毒症狀,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如何處理豬血脖肉?

有經驗的朋友肯定會把這些肉疙瘩處理掉,

但對於沒經驗的新手來說,恐怕找到肉疙瘩就不是一件容易事。

方法 淋巴結在皮的下面,藏在脂肪內,呈顆粒狀單獨分布,也有連成一長片的;

顏色主要是紅色的、淡黃色的,有一些血腫了還會發紫,和肉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它們可以用手撕下來,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筋筋絆絆』的部分,

即使是沒經驗的新手朋友也能輕鬆地分辨。 怎麼識別帶淋巴的血脖肉?

1看 肉質蒼白色、脂肪層多、肉質軟綿、纖維不清晰、顆粒狀肉質多;

2摸 帶淋巴肉的血脖肉摸上去有明顯的顆粒感、

顆粒塊狀肉相對硬實、含有大量淋巴結、脂肪瘤和甲狀腺等;

3聞 帶淋巴的血脖肉,

腥臭味重;新鮮的豬肉具有固有的氣味無異味。

(一)買肉:正規的商超市場購買,尤其是肉餡最好是買鮮肉現加工;

血脖肉」摘除腺體是畜牧檢疫的一道主要工序,鮮肉出廠前按照要求必須摘除「血脖肉」腺體,

而且生豬上市必須要有檢驗合格的印章。

(二)遠離不正規的街道包子鋪:這些包子鋪材料來源很難說是正規的商超里的肉,

血脖肉價格相對便宜,所以,「血脖肉」「下腳料」用來製作包子、水餃、餡餅等食品的肉餡,

也是不良商家採取降低成本的手段。

(三)儘量在家就餐:小飯店、米粉店就少去為好;帶餡的食物在家吃為好。

我們日常幾乎每天都離不開肉,雞翅,羊肉,豬頸肉,等等,都是人們常吃的美味佳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