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的老闆,是餐飲企業的投資和法人代表,其素質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競爭力與發展力。一名優秀的餐飲老闆應該是團隊的精神領袖,是團隊的靈魂。他應該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激勵他們團結奮進,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同時也成就了他們
餐飲業的老闆,是餐飲企業的投資和法人代表,其素質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競爭力與發展力。許多人在酒店開業前,就缺乏正確的創業心態,賺錢期望值過高,結果遇到挫折就後退。也有的餐飲業主前期經營賺得了一定的利潤,希望擴大企業影響力、競爭力和規模,但由於其自身素質的限制,確是欲窮千里目,難上一層樓!
其症狀有兩種:其一是創業、創新萎縮症。許多人創業前屬「勞動人民」出身,有些人甚至本身就是廚師或從事過餐飲業工作或熟悉家庭飯菜製作,屬於業內人士。他們在創業前多勤勉好學,開個街邊小攤或大排檔的小飲食店,或許還能成功。然而隨著經營活動的進展,一方面他們逐漸忙於日常事務而無暇顧及其他,另一方面他們賺得了利潤,開始追求享受,懶於創新,再加上業主的固執和偏見,從而患上了「創業創新萎縮症」。這種病的後果是企業產品老化,市場競爭能力差,固守傳統品種,毫無革新意識,生產工藝落後,餐飲設備陳舊,管理獨斷專行,組織結構僵化,許多中小型飲食店經營不善,有些勉強維持,有些則瀕於倒閉。探究其原因,主要是老闆的素質問題。
第二種病是「短期行為病」。這種病的患者不重視資金投入,不重視企業形象,只顧眼前利益,其結果是企業後勁不足。有些業主甚至是進行虛假宣傳和欺詐性經營,騙得錢後「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一個優秀的企業家應該具備商品意識、市場意識、服務意識和全局觀念,只有這樣才能得到長足的發展。
平時與飯店老闆討論飯店的經營管理問題,每當談起服務質量與工作效率問題時,有些老闆老是抱怨,在日常工作中,總會有那麼一些員工犯一些只需稍微多一點責任心就完全可以避免的重複性錯誤;抱怨員工如此不明事理而做一些違規違紀的事;抱怨他們為什麼如此士氣低落;抱怨他們如此機械,在服務工作中沒有一點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抱怨現代的員工和以前員工比起來怎麼相差如此之大;抱怨為什麼招收不到一些素質更好一點的員工。於是不停地對員工實行職業道德、崗位職責及服務技能再培訓,這當然是一個好的舉措。但是,有的情況就不是如此,老闆們仔細回想一下,就會發現,這些員工進入飯店時個個都是生氣勃勃的,上班的第一天他們的臉上充滿了笑容,雖然有點緊張,但那都是新人進新飯店的必然反應。這些新進店的員工都下決心要在老闆面前留下良好的印象,在工作上好好的回報,即使不是如此樂觀,至少,他們都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了肯定的態度,他們態度良好,全神貫注,非常重視飯店的利益。
然而過了幾個月或幾年以後,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同樣一位員工,對飯店和他自己的工作都不再那樣熱切。他對自己的要求,開始時是設在最高標準,現在都一路下滑,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老闆的管理機制、用人機制、經營機制出了問題,是一個重要的方面,這涉及到老闆的個人素質問題。因此說,真正需要培訓學習的,首先是老闆自身。
一名優秀的餐飲老闆應該是團隊的精神領袖,是團隊的靈魂。他應該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激勵他們團結奮進,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同時也成就了他們各自期望,達到企業與員工雙贏的目的。總之,飯店老闆有一定的素養,為員工做好表率,是餐業企業最好的管理之道。
經驗研究表明,高素質餐飲老闆成功的秘訣是:
大量閱讀:
每天大約用三分之一的時間閱讀報刊。許多餐館業主在創業前或創業中不經常閱讀一些飲食文化與食俗的資料開拓視野,並思考是否可以應用於自己創業的實踐之中去。
親自觀察:
對別人的企業和自己的企業進行方方面面的觀察,了解翔實可靠的情況。經常有這樣的情況,老闆親自坐在餐廳品茶,一邊觀察服務質量,一邊靜聽客人用餐時的議論,這是明智的。
不恥多問:
老闆不是全才,如能以平和的心態去向專家、同行及至於員工請教,同員工共同商討問題,就可能避免許多決策上的失誤,同時也使自己有了提高。餐飲業圈內有一批經理人,他們有管理經驗,但沒有資本投資。由於種種原因,他們的流動性較強,他們看到一個企業總能吸收該企業的精華,同時深切地看到企業的不足。老闆是否能從這些經理人身上學到一些東西呢?
密切關注市場動態:
親自觀察市場,組織瀏覽報刊,彙集餐飲業動態的資料,進行民意測驗。
良好的公關才能:
優秀的老闆本身就是一個公關大師,能以高超的技藝溝通與外部的聯繫,消除外部的壓力。他們與行業主管部門、工商管理部門、衛生防疫部門及協會組織均有著良好的關係並積極配合工作。他們與各新聞媒體均有密切的聯繫,為企業的宣傳提供了方便。
能抓住時機、善於突破:
餐飲業除了「秋風起,涮鍋熱」的季節性決策之外,還有許多稍縱即逝的機遇。例如尚未引人注意的黃金地段的選擇機會、理想物業的承租機會,國家或該地區舉辦特殊活動時企業的參與機會,與優秀的廚師或管理人員的合作機會等,這些機會一旦失去,此生難求。
總之,餐飲企業的經營決策,主要是靠企業的老闆來完成的,一個企業的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老闆的素質。因此成功的老闆必須要有健全的大腦,象電視劇《亮劍》中的人物李雲龍那樣,心胸有多大,企業就有多大,要有超前意識,個人膽識,要有廣闊胸襟,堅強的意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使命感,要具備必勝的信念。千萬不能將餐飲企業搞成家族式的企業、小作坊式的企業。企業不是自己的,而是社會的,認識到這一點就可以正確處理好各種關係,心胸和境界也就提高了一步。為顧客創造價值,是企業經營的宗旨;員工是企業的財富,如果任人唯親,而不是任人唯賢,將會搞亂員工之間的關係,這個飯店一定不會成功。
在綜合素質上,老闆的親和力尤為顯得重要。「一將功成萬骨枯」,太多的人想成為強者,所以世界上才少了謙和,社會因此而浮躁。謙和是人生的一個境界,一個由廣博的閱歷和深刻的見識托起來的高度。成功的老闆總會讓人看到他謙和的一面,客氣親和,謙遜有禮,句句話富含哲理,他用自己的行動感染企業的每一個人。在餐飲企業這個大家庭里,我們看到朝氣蓬勃的團隊,親切友善的笑容,員工對老闆在敬畏中透析出的愛慕。
高素質的老闆就會有一個高素質的餐飲企業。一流的就餐環境,讓您體驗飲食文化的無窮魅力;一流的服務水準,讓您在回憶中體會浪漫情懷;一流的菜品質量,讓您享受美味中精神愉悅的過程。有了高素質的老闆,企業的管理就會到位,管理到位體現在優質二字上,無論是菜品還是服務,是環境還是人員,呈現在顧客面前是優質的服務。老闆的親和善談讓員工感覺到句句到位,但不會越位;老闆的親和力感染了員工,服務人員的熱情和親切讓客人不多喝幾杯都不行。
[王喜慶點評]:
做餐飲企業的老闆,與做其他企業的老闆,從管理和經營的本質上說並無二致。但是餐飲企業有自己獨特的業態特徵,這就要求其所有者既要具備基本的管理運營理念和手段,又要站在行業內,根據餐飲企業的特性,具體有效地實施老闆行為。
本文所提出的某些餐飲企業老闆的行為「病態」,以及高素質餐飲老闆的成功秘訣,是依據一定的行為信息基礎所作出的感覺判斷,有一定的概括性。但是,在龐大的餐飲老闆隊伍中,以及期望成為餐飲企業老闆的人群中,有一個問題被有意或無意忽略,那就是「准入」。
在現今白熱化的餐飲市場競爭中,行業進入門檻的低要求與所有者經營者素質的高要求,是一對異常突出的矛盾,這一對矛盾是餐飲業生存周期短、同品質化嚴重、行業競爭力弱的根本原因。是在經營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還是具備了相應知識經驗後再進入餐飲行業,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如同一個運動員在練中提高,與他具備了相應素質技能才成為了運動員並不矛盾一樣,後者是決定性的因素。因此,餐飲老闆或「准老闆」必須面臨「素質准入」問題,即本文所說的種種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