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餐企攬客立下「汗馬功勞」的團購,正漸漸被部分餐企從主營菜單中抹去。由於不堪團購拖累利潤、顧客投訴增多,一些微利餐企已經開始嘗試去掉「團購餐」。
而和當初不約而同的華麗「進團」相比,餐企的淡出顯得低調了許多。
團購人流的不可控性,使得人力成本加各種推廣費用走高,最終算下來不賠本就算萬幸。
喜歡到網上「團一桌」的重慶吃客們,近來發現部分餐館、酒樓不像以往那麼主動了,反而有意無意地引導吃客們到店堂點菜,淡化吃客的團購熱情,有的則乾脆將團購從主營菜單中拿掉。
重慶餐企選擇在淡季對經營方式進行調整,團購業務已不再是香餑餑了。
重慶123酒樓客戶經理說解放碑店目前已沒有團購,而從大眾點評網看到,南濱路店、大洋百貨店有團購,但都只提供代金券,79元的餐券,可消費100元,中午就餐的話,則只需69元。
嘉茂店則在網上發布退出團購的「變更通告」:現由於運營調整,已不再參與本次團購。還未使用團購券的會員,可持券至其他分店消費。
味道重慶大酒樓副總經理姚倩雯說:「旗下的MINI連鎖門店已不會提供團購產品了。重慶餐飲行業的龍頭陶然居大酒樓則只提供代金券,「紅蜻蜓魚頭火鍋」南湖路店索性不搞團購。
位於南湖路的渝豐合酒樓的工作人員則表示,團購不送啤酒和飲料,建議顧客到店裡來點菜;並告知團購沒錢賺,菜的分量也要少些,到時可能要加菜,算起來花的錢是一樣多。
該酒樓銷售部主管陳芳表示,酒樓雖在網上開展了團購,但從不會主動去推薦。阿興記大飯店也對團購進行了「節制」。該飯店今後對團購營收將控制在整體營收的20%以內。
「經過幾年來團購價格的殘酷圍剿,部分餐企不堪業績壓力關店,停止團購的現象將越來越多。」飯店副總經理謝宇稱。
一家飯店老闆算了一筆帳:團購餐單的優惠幅度約5折,在未開團前,日營收為萬餘元,推出團購後,營收有小幅提高,平均每天增加千餘元。
不過,團購人流的不可控性,使得人力成本加各種推廣費用走高,最終算下來不賠本就算萬幸。
另一位餐企老闆則表示,「餐館本身的團購價已經非常低了,團購網站還要再提一次成,提點大多都在5%以上。在餐飲行業整體利潤下滑的情況下,飯店、酒樓不得不在菜品質量、分量上做減法,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重慶市飲食行業協會秘書長張正雄介紹說,這些餐企的調整並非個體行為,而有一定的行業性與普遍性,餐企對於團購可謂愛恨交加。